我國女性閱讀現(xiàn)狀分析及應對策略——以首份我國女性閱讀數(shù)據(jù)為例
[Abstract]:Five cop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Chinese women's reading situation.
【作者單位】: 泉州師范學院圖書館;
【分類號】:G7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畢立平;孫曉玲;;加強女性讀者服務工作的幾點設想[J];當代圖書館;2012年03期
2 王小波;再論女性意識與婦女解放[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3 楊文珠;;當代女性閱讀現(xiàn)狀及其對“女性期刊”的辨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年10期
4 董作紅;;淺談女性閱讀與圖書館服務[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年06期
5 李冬梅;熊麗華;;女性閱讀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J];圖書館建設;2007年05期
6 張蓮芳;;從女性期刊現(xiàn)狀反觀女性閱讀心理[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07年05期
7 杜芳琴;婦女研究的歷史語境:父權制、現(xiàn)代性與性別關系[J];浙江學刊;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娜;誰是玩偶——再讀《玩偶之家》[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2 楊雪云;;女性的網(wǎng)絡表達模式及其社會學解讀[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戴媛;;撐起一片天空——《磨礪》之女性主義解讀[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彭珍珠;;《尤利西斯》與社會性別[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王曉琴;;永遠之女性,領導我們走——論郭沫若小說中的女性崇拜意識[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劉昀;;徘徊在理智與情感間的女性主義者——從小說《愛瑪》看奧斯丁的矛盾心理[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7 楊六榮;;走出房間意象的女性漂泊寫作[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8 趙靜;;重返伊甸園——《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對工業(yè)文明的批判與人性的復歸之路[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9 李娜;;“在路上:何處是歸途?”——反思中國現(xiàn)代女性文學寫作[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左文娟;;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偏見描述和尷尬定位——由一位母親致媒體的公開信引發(fā)的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靜;;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婦女解放[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2 張珊珊;;絕望中的希望——淺析蕭紅短篇小說《手》[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六[C];2009年
3 凌靜;;潮汕女村官參政過程、特點和困難研究[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4 暢引婷;;符號運用策略對女性主義傳播效應的影響——以父權制概念的意義闡釋為例[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方玨;;主奴關系與承認——論女性主義哲學的辯證方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葉文振;;女性學研究方法的發(fā)展與特點[A];福建省社會學2006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吳榮蘭;;從無聲到有聲——論《喜福會》中華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8 李萍;;當前我國農(nóng)村離婚率趨高的社會學分析[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林吉玲;;男女平等與社會和諧發(fā)展[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10 徐明宏;;夫妻同悅的理想與現(xiàn)實——論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轉(zhuǎn)向[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玲;我國競技體育女性參與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陳麗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縣長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3 魏曉虹;《閱微草堂筆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長娟;社會性別視角下鄉(xiāng)村女教師生涯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越民;中美報紙新聞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6 傅建安;20世紀中國文學都市“巫女”形象論[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軍;想象性書寫與邊緣性閱讀[D];吉林大學;2011年
8 袁梅;中國古代神話中智慧導師阿尼瑪原型及其承傳移位[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9 孟欣欣;大眾文化視野下現(xiàn)代體育的視覺化生存[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10 張文諾;文學大眾化與解放區(qū)小說[D];蘭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nóng)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賈蓓;新世紀都市類報紙女性報道現(xiàn)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楊秋利;《醒世姻緣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巖;跋涉在路上—女性視域下的李少紅影視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麗;論奧斯丁筆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沈敏;20世紀60年代至今美國電影中的女性主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李追坤;楊必譯本《名利場》中的女性主義翻譯表現(xiàn)及其意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賀羨;我國兩性收入差距的現(xiàn)狀、原因及對策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9 呂瑩瑩;論毛姆的自由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韓鳳儀;當代女大學生婚戀觀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禮;女性意識缺席是女性期刊的致命傷[J];編輯之友;2003年06期
2 鄒桂香;;圖書館服務中的女性閱讀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0年02期
3 彭曉華;跨文化比較研究:廣告性別形象的再現(xiàn)——兼及對女性主義廣告批判的反思[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喬以鋼;女性寫作與文化生存[J];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5 李莉;女性讀者的文化視角與閱讀傾向[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6 王方園;;公共圖書館開展女性閱讀推廣的必要性及發(fā)展策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1年06期
7 侯麗萍;;縣級圖書館女性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1年14期
8 梁旭光;婦女生育價值及其合理補償[J];山東社會科學;1990年04期
9 佟新;不平等性別關系的生產(chǎn)與再生產(chǎn)——對中國家庭暴力的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0年01期
10 鐵愛花;宋代女性閱讀活動初探[J];史學月刊;2005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彩萍;大學生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1997年04期
2 宋金紅;;探究農(nóng)村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年03期
3 康繆燕;;讓學生愛上閱讀——當今小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0年05期
4 莫琴琴;高中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4年25期
5 胡振娟;;對中專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5年29期
6 張紅蕊;李志嫻;李志強;;關于改善大學生閱讀現(xiàn)狀的幾點建議[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7 胡風娥;;大學生閱讀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1年06期
8 范在予;;高中生閱讀現(xiàn)狀與閱讀指導[J];學理論;2012年27期
9 李勝新;;農(nóng)村小學生閱讀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年S1期
10 茅衛(wèi)東;;教師閱讀現(xiàn)狀令人擔憂[J];教育文匯;2007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曹玖林;;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淺議[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余傳詩;上海發(fā)布市民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N];中華讀書報;2011年
2 記者 孫麗萍;長假懶讀書,堪稱國人閱讀現(xiàn)狀縮影[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3 記者 陳怡;把握閱讀現(xiàn)狀 打造書香城市[N];上海科技報;2011年
4 馮莉(廣州圖書館少年兒童借閱部館員);廣州地區(qū)繪本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N];中國圖書商報;2012年
5 會寧縣雞兒中學 孫文章;初中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與對策[N];甘肅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蘇軍;兒童閱讀現(xiàn)狀令人堪憂[N];文匯報;2009年
7 安徽蕭縣閆集鎮(zhèn)大楊莊小學 朱輝雪;農(nóng)村中小學課外閱讀現(xiàn)狀令人憂[N];中國教育報;2013年
8 白彩英;建設學習型社會需重視小學生閱讀工作[N];太原日報;2011年
9 劉輝 (作者單位:鄂爾多斯教育學院圖書館);營造書香校園 喚醒閱讀興趣[N];鄂爾多斯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文繼紅;聚焦公眾閱讀現(xiàn)狀[N];遼寧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長青;北京社會閱讀現(xiàn)狀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2年
2 袁藝;高中生書冊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朱鴻雁;小學生語文閱讀現(xiàn)狀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瑞瑞;高中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5 成俊俊;中山市中職生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巖;高中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2年
7 楊漢東;中專生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教學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8 王耀軍;關于初中生英語閱讀現(xiàn)狀、問題和解決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蕾;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英語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研究[D];魯東大學;2012年
10 梁新民;幼兒師范生文言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83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228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