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研究
本文選題:家庭 + 家庭教育; 參考:《南京郵電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感恩無論對于個人的成長還是社會的發(fā)展都有積極的意義。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倡導感恩。近年來,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感恩節(jié)等節(jié)日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紛紛借助于這些節(jié)日向家人及朋友表達謝意,并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多元文化的不斷滲透,這種優(yōu)秀品質在實際傳承的過程中亦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不知感恩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感恩是一種情感教育,而家庭作為一切教育的發(fā)端以及獨特的人文關懷特性,自然成為進行感恩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對當代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研究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的道德情操,亦可以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本文從家庭視閾的角度對感恩教育進行研究。在深入分析和探討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和國外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現(xiàn)象及案例論述當前我國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存在的問題,并試圖從家長素質、家庭人際關系結構、家庭環(huán)境、自我教育及社會背景等方面分析家庭中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最后,為了更好地在家庭教育中實施感恩教育,本文分別從上述幾個方面提出相應對策,并且提出積極借鑒中外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有益經驗,與此同時,倡導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感恩教育模式。
[Abstract]:Gratitude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Gratitude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both personal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people have been advocating gratitude. In recent years, Mother's Day, Father's Day, Thanksgiving and other festivals are increasingly favored by people, people have to use these holidays to express their gratitude to family and friends, and become a good social fashion.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nfiltration of multiculturalism,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actual inheritance of this outstanding quality, and the phenomenon of ungrateful has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Gratitude is a kind of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family, as the beginning of all education and the unique humanistic care characteristic, naturally becom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family educa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personal moral sentiment, but also create a good social moral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anksgiving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On the basis of deepl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Thanksgiving educ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Thanksgiving education in the foreign family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hanksgiving education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rough a series of phenomena and cases. It also trie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in the family from the aspects of parents' quality, famil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tructure, family environment, self-education and social background. Finally,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hanksgiving education in family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bove several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positive reference to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in family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it advocates families and schools. Social Trinity Thanksgiving Education Model.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7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憲章;;感恩教育豈能“一摁了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年12期
2 ;感謝陽光和空氣——“感恩教育”讓孩子學會感激[J];思想·理論·教育;2005年08期
3 李隆漢;;和諧社會亟需感恩教育[J];人才開發(fā);2005年11期
4 豐根鳳;劉家桂;;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06期
5 梁柳卿;;感恩教育從“謝謝”開始[J];教育科研論壇;2006年04期
6 黃俊;;讓孩子帶著感恩之心成長——談感恩教育[J];教育科學研究;2006年04期
7 梁勤儒;王燕芳;陳昌齡;;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直面的課題[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8 徐躍進;;讓學生在感恩教育中增強責任意識[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4期
9 梁濤;;試論當前青少年感恩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6年03期
10 蔡珊如;;學校應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J];教育導刊;2006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嚴寒;;建設和諧校園需要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6年
2 戴敖鎖;王倩;;“感恩教育”必須以感動為起點[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3 陳曉麗;;感恩教育在促進青少年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吳勝強;;感恩教育初探[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張聯(lián)英;李宇衛(wèi);華業(yè)慶;;淺析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對策[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教育——德育論叢(第二輯)[C];2012年
6 ;構建和諧校園 需要感恩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甘肅卷)[C];2010年
7 謝寒;占子龍;;中學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李艷華;;學會感恩 架起做人的支點——感恩教育策略初探[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姜娜;;讓感恩教育走進學生心間[A];2013河北省班主任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王思敏;;獨樂,不如感恩同樂——和諧社會下感恩教育緊迫性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3)[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媛媛 張晶晶;感恩教育感化心靈[N];黃石日報;2007年
2 葉駿 鄭新啟;金師附小:“感恩教育”潤心田[N];金華日報;2006年
3 記者 林燕英;“感恩教育”不能缺失[N];中山日報;2006年
4 王生偉 記者 楊中偉;青川“感恩教育”為青少年營造健康成長環(huán)境[N];廣元日報;2007年
5 李曉元;淺談大學生感恩教育[N];吉林日報;2009年
6 記者 龍群;彭成感恩教育報告會潯城開講[N];九江日報;2009年
7 記者王悅;全市中小學積極開展“感恩教育”活動[N];銅川日報;2009年
8 記者 李秀春;麗江開展“10個1”感恩教育活動[N];云南日報;2009年
9 本報實習記者 李靖;不要剝奪孩子接受感恩教育的權利[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10 王旭東;“下跪洗腳”,感恩教育尚未“站起來”[N];工人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鄒強;中國當代家庭教育變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南鋼;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李述永;家長關懷與少年成長[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茜茜;當代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7年
2 俞雋;小學感恩教育校本課程實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
3 華瑩;大學生感恩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亢婧;大學生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5 楊波;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實效性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9年
6 楊艷;當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7 陳果;高校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 劉麗;汶川地震災后大學生感恩教育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09年
9 黃江華;大學生感恩教育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劉振中;論當代大學生的感恩教育[D];中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090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190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