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基于盧梭自然教育理論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當前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基于盧梭自然教育理論的分析 出處:《教育探索》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忽視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構建、教育內容過于功利化、教育方式不科學、教育目標單一化等問題。借鑒盧梭自然教育的理論,我們探索了解決當前我國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重視"消極教育",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依據(jù)兒童的個性特點,確定合適的教育內容;尊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科學地進行教育;注重素質教育,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family education has ignor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od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education content is too utilitarian, education is not scientific, educational and other issues. From the single target of Rousseau's natural education theory, we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the importance of "negative education" construction good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content; respect for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law,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education; focus on quality education, to promote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G78
【正文快照】: 新世紀我國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飛速發(fā)展,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造成了獨生子女的數(shù)量大大增加,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的教育競爭也愈發(fā)激烈,這些新的變化催生我國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新問題。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已經逐漸被人們認識,并開始尋求解決的途徑。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任敏;馮文全;;盧梭自然教育思想解讀[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2期
2 楊雄;;當前我國家庭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問題與對策[J];探索與爭鳴;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浩,李偉斌;淺談校園文化建設與美育教育[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彭正梅;;學習中的消極經驗之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孟慶坤;;論酒神精神的審美救贖功效[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4 朱浩;;試比較馬克思與盧梭的“政治自由理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謝鴻飛;;現(xiàn)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評論;2000年02期
6 林國華;;雨果·格勞秀斯的若干問題——《戰(zhàn)爭法權與和平法權》“導言”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7 鄒娟;;盧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09期
8 李福巖;;社會政治的理性追尋與現(xiàn)實范導——政治哲學的理論旨趣[J];長白學刊;2012年01期
9 張金輝;王俊清;;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兒童觀[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姜毅超;孫慧;;論追求學生幸福的教學生活世界[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曾云鶯;王東紅;;轉型期大學生家庭誠信教育低效的傳統(tǒng)文化歸因——一個教育者的角度[A];“傳承人文奧運精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科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吳宗泉;;盧梭的教師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嶸;;夸美紐斯和盧梭“適應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張彩云;;約翰遜的有機教育實驗[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田山俊;;論盧梭的勞動教育思想:政治觀與哲學觀的角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定清;;文學倫理學批評與人文精神建構[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宣興章;;國際關系理論的古希臘根源:行動者、結構論述模式的劇場假象[A];國際關系研究:合作理論及爭鳴——2008年博士論壇[C];2008年
8 文紅;;幼兒園早期閱讀中的合作性教學策略探究[A];2014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9 王深;;啦啦操的美學因素與觀眾振奮心理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高連福;孔子與馬克思的人學思想及其會通[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昆;滲透數(shù)學觀念的教學設計方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高文君;中學數(shù)學課堂探究水平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薛原;生命化教育視野下中學體質健康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方新文;對話德育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孟暉;“傳記式批評”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張更立;異化與回歸[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圍;積極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華榮;體育的憲法保障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波;科學發(fā)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學;2010年
2 張小妹;“自然狀態(tài)”范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劉雪梅;幼兒家庭教育中母子沖突關系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錢藝;小學六年級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狀況的調查與培養(yǎng)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徐霞;初中政治課堂提問優(yōu)化策略初探[D];蘇州大學;2010年
6 魏奇;淺析人的全面發(fā)展與當代中國教育[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7 李怡;論教育懲罰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治;研究型課程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金衛(wèi)東;“新一代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學校支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占軍;小學低年級學生直線跑偏斜現(xiàn)象分析與教學糾正措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黎軍,張大玲;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評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盈;美國家庭教育的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2004年10期
2 方秋堂;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河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阿力甫·熱介甫;關于家庭教育[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4期
4 楊宣筑;家庭教育與青少年成長[J];中國婦運;2004年11期
5 楊湘紅;家庭教育之誤區(qū)及對策[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08期
6 常萬新;家庭教育投資的誤區(qū)與對策探析[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7 田鋒;適應形勢發(fā)展 做好四個轉變[J];銅仁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4年S1期
8 彭睿;家庭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與對策[J];當代青年研究;2004年06期
9 秦筱萌,李賢軍;重視在青少年影視時尚追逐過程中的家庭教育[J];教書育人;2004年09期
10 鄂玉祥;家庭教育不應被忽視[J];教書育人;2004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俊卿;;淺談孩子的家庭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2 初源芳;;第一講 家庭教育的原則和方法[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5——遼海講壇·第三輯(家教卷)[C];2008年
3 初源芳;;第二十三講 走出家庭教育誤區(qū)與孩子共同成長[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5——遼海講壇·第三輯(家教卷)[C];2008年
4 黃明科;;談談對老年人的家庭教育[A];陜西省老年學會——試論老年知識分子的生命質量座談會論文集[C];2002年
5 秦慕萍;汪蟬娟;劉援;;構建家校合一的家庭教育工作和諧平臺[A];湖北省兒童全面發(fā)展研究會第三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肖承凱;邱厚明;;家庭教育狀況的調查與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鄧德樺;;家庭教育思考與分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世界;;臨夏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家庭教育對中學生的影響[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高原;張占友;王泉;;關于家庭教育現(xiàn)狀的調研報告[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錢永發(fā);;家庭教育的認識、認清及務必做好[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霍曉麗;家庭教育缺了什么[N];河北日報;2004年
2 王英倫 記者 呂揚;家庭教育——天下父母共同的話題[N];陜西日報;2004年
3 ;家庭教育要為城市文明作支撐[N];文匯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馬美菱 邵嶺;家庭教育面臨諸多困惑[N];文匯報;2002年
5 蘇軍;家庭教育“錯位”面面觀[N];文匯報;2005年
6 楊斌鵠 實習生 陶從知 王瑩;家庭教育面臨10大挑戰(zhàn)[N];西安日報;2004年
7 蘇軍;家庭教育“錯位”面面觀[N];新華日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張新德;家庭教育如何定位[N];長春日報;2006年
9 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黃晴宜;創(chuàng)新發(fā)展家庭教育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N];中國婦女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陳若葵;家庭教育“十五”規(guī)劃總結會召開[N];中國婦女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鄒強;中國當代家庭教育變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南鋼;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李述永;家長關懷與少年成長[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秦中應;當代湘西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傳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李義丹;人的科學發(fā)展觀理念下的中小學素質教育探析[D];天津大學;2013年
6 黃立新;技術支持的協(xié)同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培;傈僳族嬰幼兒家庭教育傳統(tǒng)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尤廷蘭;景頗族家庭教育現(xiàn)狀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胡海燕;中學生家長家庭教育能力現(xiàn)狀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單璐;梁啟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現(xiàn)代啟示初探[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運宏;從暢銷書《哈佛女孩劉亦婷》思考家庭教育的科學指導[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劉建英;社會變遷條件下的家庭教育淺探[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7 郭鳳偉;家庭教育對中專生學習現(xiàn)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黎麗娟;城市化進程中初中學生家庭教育現(xiàn)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金衛(wèi)東;“新一代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學校支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朱魯英;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價值觀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66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136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