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詞語和手語圖片對聾生語義分類影響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5 16:15
本文關鍵詞:書面詞語和手語圖片對聾生語義分類影響的實驗研究
【摘要】:語義分類問題是語言研究的一大重要問題,聾生由于獲得的語音信息有限,許多聾生都存在閱讀困難,而且大多數(shù)聾生語義分類的發(fā)展也被耽擱。因為語義分類對聾生語言發(fā)展有重要影響,所以對聾生語義分類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聾生和健聽生語義分類有無差異、手語和書面詞語對聾生語義分類有無影響以及語音、手形、語義對聾生語義分類的影響。 本研究采用語義歸類任務,所有刺激均用E-prime軟件呈現(xiàn),一共分為以下三個實驗: 實驗一采用書面詞語考察聾生基本概念語義分類能力,干擾方式有書面詞語語音干擾、語義干擾、無關干擾三種,干擾詞與靶子詞之間有三種時間間隔:-200ms,Oms,200ms。實驗目的是考察聾生和健聽生基本概念分類能力有無差異以及語音干擾、語義干擾、無關干擾三種條件下聾生語義分類成績有無顯著差異。 實驗二采用手語圖片作為干擾刺激考察聾生基本概念分類能力,干擾方式有手形干擾、語義干擾、無關干擾三種,干擾詞與靶子詞之間有三種時間間隔:200ms,Oms,200ms。實驗目的是考察聾生在手語手形干擾、手語語義干擾和手語無關干擾條件下聾生語義分類成績有無顯著差異,同時考察手語干擾和書面詞語干擾條件下聾生對基本概念的分類能力有無差異,即刺激材料性質是否影響聾生語義分類能力。 實驗三采用書面詞語考察聾生上下位分類能力。干擾條件有語義干擾和無語義干擾兩種,干擾詞與靶子詞之間有三種時間間隔:-200ms,0ms,200ms。與實驗一和實驗二不同的是,實驗三采用的語義干擾詞與靶子詞具有分類學聯(lián)系,而實驗一和實驗二采用的語義干擾詞與靶子詞具有主題關聯(lián)聯(lián)系。實驗目的是考察聾生上下位分類能力是否比健聽生弱以及上下位概念聯(lián)系是否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 綜合實驗結果和有關討論,本研究支持以下結論: 1.聾生無論基本水平分類能力還是上下位分類能力均弱于健聽生,而且聾生在概念類別—概念成員間關系方面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本實驗同時支持聾人在提取熟悉度高的書面詞語詞義時采用直通加工方式的假設。 2.刺激材料影響聾生的語義分類,聾生在手語干擾下的語義分類正確率優(yōu)于在書面詞語干擾下的語義分類正確率,在手語干擾下的語義分類反應時短于書面詞語下的語義分類反應時,采用書面詞語作為刺激材料可能低估聾生的語義分類能力,本實驗支持手語詞匯通達的交互激活模型。 3.書面語語音對聾生語義分類影響不大,手形對聾生語義分類有著顯著影響,干擾詞與靶子詞具有主題關聯(lián)聯(lián)系時對聾生完成語義分類任務影響不大,干擾詞與靶子詞具有分類學聯(lián)系時對聾生完成語義分類任務起到顯著干擾作用。
【關鍵詞】:聾生 語義分類 手語 書面詞語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762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文獻綜述9-19
- 1.1 語義組織的相關理論9-11
- 1.1.1 概念聯(lián)系類型9
- 1.1.2 語義組織理論9-11
- 1.2 聾生語義組織的特點11-13
- 1.2.1 聾生和健聽學生語義分類的相似性11
- 1.2.2 聾生語義組織的獨特性11-13
- 1.3 聾生語義分類的影響因素13-14
- 1.3.1 詞匯13
- 1.3.2 閱讀13
- 1.3.3 雙語13
- 1.3.4 背景知識13-14
- 1.4 聾人的詞匯加工過程14-19
- 1.4.1 聾人的語音意識14-15
- 1.4.2 聾人的字詞識別15
- 1.4.3 手語和漢語的詞匯通達過程15-19
- 第二章 研究問題與意義19-23
- 2.1 問題提出及研究假設19-21
- 2.2 研究的價值與意義21-23
- 第三章 實驗研究23-43
- 3.1 實驗一23-29
- 3.1.1 被試23
- 3.1.2 實驗材料23
- 3.1.3 實驗設計23
- 3.1.4 實驗步驟23-24
- 3.1.5 結果與分析24-27
- 3.1.6 討論27-29
- 3.2 實驗二29-34
- 3.2.1 被試29
- 3.2.2 實驗材料29
- 3.2.3 實驗設計29
- 3.2.4 實驗步驟29-30
- 3.2.5 結果與分析30-33
- 3.2.6 討論33-34
- 3.3 實驗三34-43
- 3.3.1 被試34-35
- 3.3.2 實驗材料35
- 3.3.3 實驗設計35
- 3.3.4 實驗步驟35-36
- 3.3.5 結果與分析36-41
- 3.3.6 討論41-43
- 第四章 綜合討論與結論43-47
- 4.1 綜合討論43-45
- 4.1.1 聾生和健聽生語義分類能力的比較43
- 4.1.2 書面詞語和手語對聾生語義分類的影響43-44
- 4.1.3 語音、手形、語義對聾生語義分類的影響44-45
- 4.1.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45
- 4.2 結論45-47
- 第五章 本研究對聾校語文教學的啟示47-49
- 5.1 語音教學的作用不可忽視47
- 5.2 教學過程中注重對詞義的解釋及概念的歸類47-48
- 5.3 對于重度聾生,教學時應以手語、書面語為主48-49
- 參考文獻49-57
- 附錄57-63
- 致謝63-65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丁新萌,陰國恩;背景知識對4~8歲兒童和大學生分類活動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2 陳寶國;王立新;彭聃齡;;高、低頻漢字形音義激活的時間進程[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4期
3 梅芙生;對我國聾人語言教學法的沉思[J];教育科學;1999年03期
4 梅芙生;;談聾人手語與聾人教師的作用[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1年03期
5 朱曉平,顧泓彬;漢語字詞識別研究的現(xiàn)狀[J];心理科學;1992年01期
6 周曉林,莊捷,舒華;言語產生研究的理論框架[J];心理科學;2001年03期
7 譚和平,昝飛,劉春玲;聾生漢字加工的自由回憶與詞序位置記憶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6期
8 昝飛,譚和平;移動窗口條件下聾生閱讀過程中字詞識別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6期
9 彭聃齡,郭德俊,張素蘭;再認性同一判斷中漢字信息的提取[J];心理學報;1985年03期
10 王乃怡;語音與漢字識別[J];心理學報;1990年01期
,本文編號:1094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10945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