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地標建筑元素的陶瓷產品設計探索 ——以《韻律》系列作品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1-24 19:33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創(chuàng)新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審美情趣也隨之改變。陶瓷產品作為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更應該與時俱進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本文通過大量的文獻查閱和圖片搜集,發(fā)現(xiàn)城市地標建筑是一張城市的名片,是文化的載體之一,承載著當?shù)匚幕奶匦?體現(xiàn)著一個城市的特征。因此筆者提取有代表性城市地標建筑的元素與陶瓷設計相結合,以陶瓷為載體,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既具觀賞性,又具實用性的陶瓷產品,不僅可以拓寬陶瓷產品設計的創(chuàng)作思維,同時可以更好地傳播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精神風貌。
【文章來源】: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2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地標建筑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形式主要是提取地標建筑的外形輪廓、線條,
圖 2-31 圖 2-32 圖 2-33地標建筑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形式主要是提取地標建筑的廓形、線條、建筑里面的細節(jié)進行再設計。圖 2-25 至圖 2-27 是用故宮建筑元素設計的一系列服裝作品。紫禁城的房頂成了服裝的帽子、墻身成了上衣、臺階幻化為裙擺、鞋子等,展現(xiàn)了紫禁城的宏偉壯麗了,呈現(xiàn)了中國建筑、歷史和文化;圖 2-28 至圖 2-30是瑞士的時裝品牌 Akris,展示了一組基于日本建筑師藤本壯介的作品為設計元素的 2016 春夏系列時裝,將三維立體空間轉變成二維圖案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圖 2-31 至圖 2-33 提取建筑中的幾何元素和外形線條作為服裝的基礎廓形,帶給時裝造型新生命力的靈感來源,裁剪干脆利落,線條流暢,富有建筑獨有的氣勢和美感。6.地標建筑形象在日用陶瓷設計中的運用
設計制作的一套茶具,體現(xiàn)其地域文化特征,呼吁人們保護白鷺。整套茶具造型以圓臺為基礎,將白鷺的形態(tài)化作蓋鈕立于圓臺之上,在壺蓋上配以水波紋;茶杯和公道杯的杯身上也運用水波紋形式,還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整套施以影青釉,再以點金裝飾于壺蓋上,仿佛白鷺置身于波光粼粼的星河中,寧靜而祥和。作品《印跡》經過調查分析之后選取了十二個城市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標建筑作為設計元素,設計制作了一系列杯子。將地標建筑的形象進行提煉概括作為杯蓋的蓋鈕,杯身的造型統(tǒng)一,高低錯落有致,杯底邊沿部分稍帶弧度,使杯身的造型更豐富。整套作品施以青白釉,在杯蓋上點金作為裝飾,杯身上用地標建筑所在城市的天際線來裝飾,采用釉上貼花工藝,作品數(shù)量共 23 件。杯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東西,將建筑元素融入其中,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傳播了城市文化。中期作品的創(chuàng)作實踐,讓本人深刻認識到,地標建筑元素運用在陶瓷產品設計中,能為陶瓷產品注入新的活力,使造型和裝飾更加豐富,具有趣味性。所以應該更深入去發(fā)掘城市地標建筑所蘊含的城市文化和時代精神,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將地標建筑形象與陶瓷產品結合,呈現(xiàn)出更多更好的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中的文化傳遞模型研究[J]. 張祖耀,孫穎瑩,朱媛. 包裝工程. 2018(08)
[2]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過程中的需求分析及轉化[J]. 葛暢. 裝飾. 2018(02)
[3]陶瓷設計何以出新[J]. 李正安. 陶瓷學報. 2018(01)
[4]城市·印記——分析城市地標建筑與城市文化的關系[J]. 劉煜哲. 旅游縱覽(下半月). 2017(12)
[5]工藝為本,創(chuàng)意加值——臺灣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考察認知[J]. 宋曉.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7(09)
[6]城市地標概念的明確及地標建筑在城市中的作用[J]. 呂朝陽,呂佰昌,李維韜. 建材與裝飾. 2017(31)
[7]基于徽州文化的日用陶瓷餐具設計[J]. 韓琳,閆強,王響,周光云. 藝術科技. 2016(10)
[8]傳統(tǒng)建筑元素在當代陶瓷造型設計中的應用[J]. 游凌志,王芳. 中國陶瓷. 2016(10)
[9]現(xiàn)代日用陶瓷器形的創(chuàng)新設計方法初探[J]. 倪偉,陳虹. 陶瓷學報. 2015(03)
[10]客家建筑文化元素在地方特色陶瓷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有感于《客家·新文房“四寶”》陶瓷產品包裝的設計與應用[J]. 羅志強.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4(06)
碩士論文
[1]我國現(xiàn)代日用陶瓷產品創(chuàng)意設計研究[D]. 徐海霞.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3
[2]現(xiàn)代日用陶瓷產品設計觀念的演變及成因[D]. 何琦.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0
[3]論日用陶瓷設計的創(chuàng)意思維[D]. 李馨.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516626
【文章來源】: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2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地標建筑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形式主要是提取地標建筑的外形輪廓、線條,
圖 2-31 圖 2-32 圖 2-33地標建筑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形式主要是提取地標建筑的廓形、線條、建筑里面的細節(jié)進行再設計。圖 2-25 至圖 2-27 是用故宮建筑元素設計的一系列服裝作品。紫禁城的房頂成了服裝的帽子、墻身成了上衣、臺階幻化為裙擺、鞋子等,展現(xiàn)了紫禁城的宏偉壯麗了,呈現(xiàn)了中國建筑、歷史和文化;圖 2-28 至圖 2-30是瑞士的時裝品牌 Akris,展示了一組基于日本建筑師藤本壯介的作品為設計元素的 2016 春夏系列時裝,將三維立體空間轉變成二維圖案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圖 2-31 至圖 2-33 提取建筑中的幾何元素和外形線條作為服裝的基礎廓形,帶給時裝造型新生命力的靈感來源,裁剪干脆利落,線條流暢,富有建筑獨有的氣勢和美感。6.地標建筑形象在日用陶瓷設計中的運用
設計制作的一套茶具,體現(xiàn)其地域文化特征,呼吁人們保護白鷺。整套茶具造型以圓臺為基礎,將白鷺的形態(tài)化作蓋鈕立于圓臺之上,在壺蓋上配以水波紋;茶杯和公道杯的杯身上也運用水波紋形式,還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整套施以影青釉,再以點金裝飾于壺蓋上,仿佛白鷺置身于波光粼粼的星河中,寧靜而祥和。作品《印跡》經過調查分析之后選取了十二個城市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標建筑作為設計元素,設計制作了一系列杯子。將地標建筑的形象進行提煉概括作為杯蓋的蓋鈕,杯身的造型統(tǒng)一,高低錯落有致,杯底邊沿部分稍帶弧度,使杯身的造型更豐富。整套作品施以青白釉,在杯蓋上點金作為裝飾,杯身上用地標建筑所在城市的天際線來裝飾,采用釉上貼花工藝,作品數(shù)量共 23 件。杯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東西,將建筑元素融入其中,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傳播了城市文化。中期作品的創(chuàng)作實踐,讓本人深刻認識到,地標建筑元素運用在陶瓷產品設計中,能為陶瓷產品注入新的活力,使造型和裝飾更加豐富,具有趣味性。所以應該更深入去發(fā)掘城市地標建筑所蘊含的城市文化和時代精神,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將地標建筑形象與陶瓷產品結合,呈現(xiàn)出更多更好的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中的文化傳遞模型研究[J]. 張祖耀,孫穎瑩,朱媛. 包裝工程. 2018(08)
[2]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過程中的需求分析及轉化[J]. 葛暢. 裝飾. 2018(02)
[3]陶瓷設計何以出新[J]. 李正安. 陶瓷學報. 2018(01)
[4]城市·印記——分析城市地標建筑與城市文化的關系[J]. 劉煜哲. 旅游縱覽(下半月). 2017(12)
[5]工藝為本,創(chuàng)意加值——臺灣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考察認知[J]. 宋曉.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7(09)
[6]城市地標概念的明確及地標建筑在城市中的作用[J]. 呂朝陽,呂佰昌,李維韜. 建材與裝飾. 2017(31)
[7]基于徽州文化的日用陶瓷餐具設計[J]. 韓琳,閆強,王響,周光云. 藝術科技. 2016(10)
[8]傳統(tǒng)建筑元素在當代陶瓷造型設計中的應用[J]. 游凌志,王芳. 中國陶瓷. 2016(10)
[9]現(xiàn)代日用陶瓷器形的創(chuàng)新設計方法初探[J]. 倪偉,陳虹. 陶瓷學報. 2015(03)
[10]客家建筑文化元素在地方特色陶瓷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有感于《客家·新文房“四寶”》陶瓷產品包裝的設計與應用[J]. 羅志強.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4(06)
碩士論文
[1]我國現(xiàn)代日用陶瓷產品創(chuàng)意設計研究[D]. 徐海霞.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3
[2]現(xiàn)代日用陶瓷產品設計觀念的演變及成因[D]. 何琦.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0
[3]論日用陶瓷設計的創(chuàng)意思維[D]. 李馨.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5166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35166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