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佛寺空間的保護利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08:38
目前,對于歷史建筑及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由注重本體保護拓展至與周邊環(huán)境整體保護;文物建筑由單體保護發(fā)展成對于歷史建筑群落及其影響范圍的整體性保護。作為重要的歷史建筑文化遺存,佛寺及其空間的修復保護與活化利用一直被社會各界所關(guān)注。很多案例表明,諸多現(xiàn)存佛寺正面臨著文物價值損毀、修擴建的建筑風格與原有建筑風格等差異大、周邊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環(huán)境存在矛盾沖突等問題,不利于佛寺的保護與發(fā)展。有鑒于此,本文以揚州佛寺為例,對佛寺及其空間的發(fā)展歷程、構(gòu)成模式及影響要素進行探討。(1)對現(xiàn)今揚州已公布的153處佛寺建筑及其空間進行調(diào)研,通過文獻查閱、實地走訪、調(diào)研測繪等方法,取得大量第一手資料,通過分析文獻資料、現(xiàn)場考證等途徑,得出揚州佛寺建筑空間的發(fā)展演變歷程:以塔為中心的聚合空間—以殿堂為中心的多院空間—軸線對稱的遞進空間。(2)根據(jù)佛寺的分布現(xiàn)狀,從佛寺選址及布局兩個角度對影響揚州佛寺建筑及其空間構(gòu)成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剖析,得出揚州佛寺空間受到了佛教文化與社會多元文化的共同影響,在選址上具有“占山”、“親水”、“遍城”特色;在布局上具有整體內(nèi)外分明,建筑組合秩序性強,形式豐富多樣等特征。同時,寺院園林空...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10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揚州市221處文保單位中“宗教建筑”組成占比??
?2??由表1-1可知:從揚州現(xiàn)存221處文保單位中的宗教建筑構(gòu)成來看,佛寺(含附屬物)??在各保護級別中的數(shù)量最多,且具有明顯的數(shù)量優(yōu)勢,如圖1-1所示:??2’?I?…I??::^?^?*??a.國保?b.省保?c.市保???遍觀鬆S#綴裹真寺&教堂??圖1-1揚州市221處文保單位中“宗教建筑”組成占比??圖片來源:作者自繪??由上述得出:從揚州221處文保單位中的宗教建筑構(gòu)成來看,佛寺(含附屬物)在各??級比重中都達到了一半以上,尤其是“國!迸c“市!备窃冢罚埃ヒ陨?梢姄P州佛寺??是揚州地區(qū)重要的宗教文化組成部分。因此,將揚州佛寺定義為本次研宄的主要選取對象??和研宄視角。??[注?2]資料來源:揚州文物局官網(wǎng)-文保單位:http://yzwhyc.yangzhou.go
圖1-4所示:??I!??I???I??I?:―—t?j?「—丨.??I?研究目的及I?國內(nèi)外研宄|?^研究戧新|1研究內(nèi)容、??I?.研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大運河文化的內(nèi)涵、特征及分類研究[J]. 姜師立. 中國名城. 2019(02)
[2]規(guī)矩方圓 浮圖萬千——中國古代佛塔構(gòu)圖比例探析(上)[J]. 王南. 中國建筑史論匯刊. 2017(02)
[3]《中國佛教儀式研究——以齋供儀式為中心》[J]. 侯沖. 世界宗教研究. 2018(05)
[4]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佛教研究(上)[J]. 魏道儒. 中國宗教. 2018(08)
[5]傳統(tǒng)書院作為空間遺產(chǎn)的價值認知、承載與保護[J]. 李曉峰,吳奕葦. 建筑遺產(chǎn). 2018(03)
[6]儀式場域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問題探究——基于“場域—慣習”理論的分析[J]. 苗瑞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2018(03)
[7]基于場域理論的交互建筑研究[J]. 張文翰. 設計藝術(shù)研究. 2018(03)
[8]中國佛教制度及其演變——以僧制為中心[J]. 紀華傳. 宗教研究. 2016(01)
[9]佛教與世界和平——佛教在美國的傳播及其發(fā)展趨勢[J]. 瑞法. 法音. 2017(07)
[10]凈土信仰與中國文化探略[J]. 王思杰. 理論觀察. 2017(06)
博士論文
[1]多元文化影響下的湖南古代佛教寺院建筑研究[D]. 李旭.湖南大學 2016
[2]大運河“申遺”成功之后的文化治理與規(guī)劃研究[D]. 張佳.浙江大學 2014
[3]中國古塔及其審美文化特征[D]. 戴孝軍.山東大學 2014
[4]漢化佛教空間的“象”與“教”[D]. 王迪.天津大學 2013
[5]學修體系思想下的我國現(xiàn)代佛寺空間格局研究[D]. 漆山.清華大學 2011
[6]中國當代漢地佛教建筑研究[D]. 袁牧.清華大學 2008
[7]我國建筑遺產(chǎn)保護理論和方法研究[D]. 陳蔚.重慶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佛寺建筑空間環(huán)境研究[D]. 孟丹.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2]西安漢傳密宗寺院建筑布局研究[D]. 陳思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6
[3]中國佛教教義傳播過程中的俗化現(xiàn)象探討[D]. 郭人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16
[4]佛教思想史視域下的中國佛塔類型研究[D]. 沈雅彤.山東大學 2015
[5]20個中國漢傳佛寺的平面布局研究[D]. 杜季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3
[6]基于本體保護的廣州寺廟建筑旅游景觀設計研究[D]. 劉茜.廣州大學 2013
[7]建筑遺產(chǎn)保護規(guī)劃編制體系中的技術(shù)問題研究[D]. 白穎.東南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344204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10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揚州市221處文保單位中“宗教建筑”組成占比??
?2??由表1-1可知:從揚州現(xiàn)存221處文保單位中的宗教建筑構(gòu)成來看,佛寺(含附屬物)??在各保護級別中的數(shù)量最多,且具有明顯的數(shù)量優(yōu)勢,如圖1-1所示:??2’?I?…I??::^?^?*??a.國保?b.省保?c.市保???遍觀鬆S#綴裹真寺&教堂??圖1-1揚州市221處文保單位中“宗教建筑”組成占比??圖片來源:作者自繪??由上述得出:從揚州221處文保單位中的宗教建筑構(gòu)成來看,佛寺(含附屬物)在各??級比重中都達到了一半以上,尤其是“國!迸c“市!备窃冢罚埃ヒ陨?梢姄P州佛寺??是揚州地區(qū)重要的宗教文化組成部分。因此,將揚州佛寺定義為本次研宄的主要選取對象??和研宄視角。??[注?2]資料來源:揚州文物局官網(wǎng)-文保單位:http://yzwhyc.yangzhou.go
圖1-4所示:??I!??I???I??I?:―—t?j?「—丨.??I?研究目的及I?國內(nèi)外研宄|?^研究戧新|1研究內(nèi)容、??I?.研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大運河文化的內(nèi)涵、特征及分類研究[J]. 姜師立. 中國名城. 2019(02)
[2]規(guī)矩方圓 浮圖萬千——中國古代佛塔構(gòu)圖比例探析(上)[J]. 王南. 中國建筑史論匯刊. 2017(02)
[3]《中國佛教儀式研究——以齋供儀式為中心》[J]. 侯沖. 世界宗教研究. 2018(05)
[4]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佛教研究(上)[J]. 魏道儒. 中國宗教. 2018(08)
[5]傳統(tǒng)書院作為空間遺產(chǎn)的價值認知、承載與保護[J]. 李曉峰,吳奕葦. 建筑遺產(chǎn). 2018(03)
[6]儀式場域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問題探究——基于“場域—慣習”理論的分析[J]. 苗瑞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2018(03)
[7]基于場域理論的交互建筑研究[J]. 張文翰. 設計藝術(shù)研究. 2018(03)
[8]中國佛教制度及其演變——以僧制為中心[J]. 紀華傳. 宗教研究. 2016(01)
[9]佛教與世界和平——佛教在美國的傳播及其發(fā)展趨勢[J]. 瑞法. 法音. 2017(07)
[10]凈土信仰與中國文化探略[J]. 王思杰. 理論觀察. 2017(06)
博士論文
[1]多元文化影響下的湖南古代佛教寺院建筑研究[D]. 李旭.湖南大學 2016
[2]大運河“申遺”成功之后的文化治理與規(guī)劃研究[D]. 張佳.浙江大學 2014
[3]中國古塔及其審美文化特征[D]. 戴孝軍.山東大學 2014
[4]漢化佛教空間的“象”與“教”[D]. 王迪.天津大學 2013
[5]學修體系思想下的我國現(xiàn)代佛寺空間格局研究[D]. 漆山.清華大學 2011
[6]中國當代漢地佛教建筑研究[D]. 袁牧.清華大學 2008
[7]我國建筑遺產(chǎn)保護理論和方法研究[D]. 陳蔚.重慶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佛寺建筑空間環(huán)境研究[D]. 孟丹.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2]西安漢傳密宗寺院建筑布局研究[D]. 陳思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6
[3]中國佛教教義傳播過程中的俗化現(xiàn)象探討[D]. 郭人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16
[4]佛教思想史視域下的中國佛塔類型研究[D]. 沈雅彤.山東大學 2015
[5]20個中國漢傳佛寺的平面布局研究[D]. 杜季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3
[6]基于本體保護的廣州寺廟建筑旅游景觀設計研究[D]. 劉茜.廣州大學 2013
[7]建筑遺產(chǎn)保護規(guī)劃編制體系中的技術(shù)問題研究[D]. 白穎.東南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3442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33442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