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更新中公共開放空間控制的研究
本文選題:城市更新 + 公共開放空間; 參考:《深圳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深圳市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快速發(fā)展,既有建設空間不足的現(xiàn)象愈加明顯,深圳市開始將目光投向城市更新這片熱土,但深圳市城市更新的核心目的在于挖掘土地潛在經(jīng)濟價值,公共開放空間等無法直接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的公共利益空間,究竟在更新過程中控制的情況如何,尚有待深入探究。因此,本文通過對2012年以來深圳市的城市更新規(guī)劃實踐進行總結,試圖從整體層面和個案層面檢視城市更新,尤其是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項目中公共開放空間控制的情況。本研究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研究背景及研究框架等;第二、三章為理論研究部分,主要闡述相關概念與理論綜述;第四至六章為實證研究部分,主要闡述城市更新中公共開放空間的控制情況;第七章為思考與結語。現(xiàn)將第二至六章的內容總結如下:第二章:對城市更新、公共開放空間以及城市更新中的公共開放空間等概念和內涵進行辨析,明確城市更新中公共開放空間的具體研究范圍;第三章:對前序列研究以及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動態(tài)進行梳理,進一步說明選題的角度;第四章:在概述深圳市城市更新中公共開放空間規(guī)劃控制內容的基礎上,探討其公共開放空間的規(guī)劃控制特征;第五章:以人均公共開放空間面積指標作為整體層面上公共開放空間規(guī)劃控制情況的評價指標,對比分析城市更新規(guī)劃與相對應的法定圖則在人均公共開放空間面積上的差異;第六章:在此基礎上,分別選取工業(yè)區(qū)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若干典型實踐案例,從空間公共性的視角,剖析其公共開放空間是否真正起到作用并總結若干影響控制的因素。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henzhen, the phenomenon of insufficient space for existing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Shenzhen has begun to focus on the urban renewal of this hot land. However, the core purpose of urban renewal in Shenzhen is to excavate the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 of land, open public space and other public interest space which can not directly produce economic benefits. How to control the situation in the renewal process remain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of urban renewal planning in Shenzhen since 2012, and attempts to examine urban renewal from the overall level and case level, especially the situation of public open space control in urban renewal projects of demol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xplain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research framework; the second,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part, mainly elaborat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 theory summary; the fourth to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par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ntrol of public open space in urban renewal;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thinking and conclusion. The contents of the second to sixth chapter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chapter two: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renewal, public open space and public open space in urban renewal are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research scope of public open space in urban renewal is clarified. Chapter three: combing the former sequence research and related research trends at home and abroad to further explain the angle of the topic. Chapter four: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ontent of public open space planning control in the urban renewal of Shenzhen, The fifth chapter: take the per capita public open space area index as the overall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public open space planning control.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renewal planning and corresponding statutory plans in the area of public open space per capita. Chapter VI: on this basis, select several typical practical cases of industrial zone reconstruction and urban village reconstruction,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publi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whether the public open space really plays a role and summarizes 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ontrol.
【學位授予單位】:深圳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U984.1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海倫·伍勒;于一平;;人性化公共開放空間[J];世界建筑;2006年07期
2 李云;楊曉春;;對公共開放空間量化評價體系的實證探索——基于深圳特區(q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tǒng)的建立[J];現(xiàn)代城市研究;2007年02期
3 王宇靖;;上!熬c”之邊走邊談——淺析公共開放空間與其設施的整合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年03期
4 楊曉春;司馬曉;洪濤;;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系統(tǒng)規(guī)劃方法初探——以深圳為例[J];規(guī)劃師;2008年06期
5 楊曉春;洪濤;;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系統(tǒng)規(guī)劃的再思考——從深圳到杭州[J];世界建筑導報;2009年04期
6 林薈;;美國區(qū)劃發(fā)展及對我國城市公共開放空間保護的借鑒[J];綠色科技;2011年04期
7 吳卉;董雅;;城市公共開放空間設計與環(huán)境行為研究——以北京地壇園外園公園為例[J];建筑學報;2012年S2期
8 陸路;李萍;;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品質的模糊綜合評價[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9 蔣天潔;馬震;陳倩云;;關于校園公共開放空間的思考[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現(xiàn)代園林);2014年03期
10 徐進;商業(yè)建筑的公共開放空間[J];山西建筑;2004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曉春;司馬曉;洪濤;;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系統(tǒng)規(guī)劃的幾個切入點——以深圳為例[A];和諧城市規(guī)劃——2007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楊曉春;周曉露;萬超;;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可達性綜合評價的研究框架[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2-城市設計與詳細規(guī)劃)[C];2013年
3 劉冰冰;洪濤;張宇;;公共開放空間系統(tǒng)規(guī)劃技術方法的幾點總結[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2-城市設計與詳細規(guī)劃)[C];2013年
4 侯建鑫;宋瑞祥;李孝寬;;城市公共開放空間聲景觀調查及分析研究[A];運輸噪聲的預測與控制——2009全國環(huán)境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章建豪;黃文柳;;大城市中心區(qū)公共開放空間現(xiàn)狀挖潛與提升探析——以杭州武林天水地區(qū)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4.城市設計)[C];2012年
6 王函;趙健;;集約型新區(qū)公共開放空間規(guī)劃設計研究[A];2014(第九屆)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S07生態(tài)城市建設的技術集成[C];2014年
7 王慧;吳曉;朱凱;;城市公共開放空間人性化設計分析——以南京市山西路市民廣場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4.城市設計)[C];2012年
8 王騰飛;陳天;臧鑫宇;;中新天津生態(tài)城街區(qū)尺度公共開放空間規(guī)劃策略研究[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2-城市設計與詳細規(guī)劃)[C];2013年
9 袁青;劉通;;嚴寒地區(qū)村鎮(zhèn)公共開放空間行為兼容性優(yōu)化研究[A];2014(第九屆)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S01新型城鎮(zhèn)化與中國生態(tài)城市建設[C];2014年
10 蔡凱臻;;防災減災城市設計對策研究——以公共開放空間為對象[A];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深圳商報記者 黃青山 實習生 李仕昭;深圳將擴大步行可達范圍[N];深圳商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沈竹士;除了綠地,公園還應有“專長”[N];文匯報;2014年
3 記者 劉子燁;讓百姓共享沿江資源[N];聯(lián)合時報;2012年
4 通訊員 黃春光;東鳳擬建兩個大型濱江公園[N];中山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金波;基于需求的就業(yè)集中區(qū)公共開放空間密度指標的研究[D];深圳大學;2013年
2 劉通;嚴寒地區(qū)村鎮(zhèn)公共開放空間用地配置及布局優(yōu)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秦璐;城市主題功能性公共開放空間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4 伍雯晶;新型城鎮(zhèn)化下南海公共開放空間特征調查及規(guī)劃建設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洪洋;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哈爾濱公共開放空間優(yōu)化策略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6年
6 程麗;城鄉(xiāng)統(tǒng)籌視野下徐州重點中心鎮(zhèn)公共開放空間設計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7 潘龍;基于POE方法的深圳市高新園公共開放空間評價及優(yōu)化策略[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潘星婷;城市公共開放空間(POS)可達性研究進展與評價方法評述[D];深圳大學;2017年
9 余磊;深圳市城市更新中公共開放空間控制的研究[D];深圳大學;2017年
10 李莎莎;現(xiàn)代大城市社會生活公共開放空間設計要素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175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01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