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史鐵生“人在困境”的生活觀
本文關(guān)鍵詞:試析史鐵生“人在困境”的生活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通過對史鐵生生活觀的分析,能夠清晰地了解其寫作觀、心性品質(zhì)和對人類生命存在的思考。在史鐵生看來,寫作是為生存尋找根據(jù),而生存的本質(zhì)在于面對不斷出現(xiàn)的困境。"人在困境"在于人擺脫不掉苦難的命運,無法得到心靈相通的愛情,無法跨越欲望與現(xiàn)實的距離和對死亡的恐懼,而這些也構(gòu)成了史鐵生對生活的感悟。困境的永恒與人類試圖超越的努力這一矛盾相互對立、相互依存。史鐵生以"人在困境"的生活觀幫助現(xiàn)代人尋找精神的出路、靈魂的歸宿。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guān)鍵詞】: 史鐵生 困境 生活觀 苦難 愛情
【分類號】:I207.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關(guān)于史鐵生的標簽,最顯著的莫過于殘疾人作家。他1951年出生,2010年離世,在59年短暫的人生中,卻又長達28年與癱瘓、腎病、尿毒癥、腦溢淤血等疾病相抗爭。在漫長的疾病生活中,史鐵生也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筑建了一座獨屬于自己的文學高峰。他對生命的思考、對命運的探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衛(wèi)湘;演繹生命和死亡的哲理──讀史鐵生的作品[J];云夢學刊;2000年02期
2 蔡旭東;奢讀史鐵生[J];中國石化;2000年12期
3 趙毅衡;神性的證明:面對史鐵生[J];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02期
4 李松;熔鑄絕境的壯美——論史鐵生的生存美學[J];當代文壇;2002年02期
5 周國平;《病隙碎筆》(史鐵生著)[J];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05期
6 馬云;史鐵生散文:生命的留言[J];當代文壇;2003年03期
7 邢孔輝;史鐵生的寫作觀[J];當代文壇;2004年06期
8 戴國慶;殘疾及其拯救——論史鐵生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張小平;;無法釋懷的愛——解析史鐵生作品中“愛”的主題[J];蘭州學刊;2006年06期
10 周吉國;;切近而深遠 誠摯而博大——談史鐵生散文的意蘊[J];名作欣賞;2006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解璽璋;;史鐵生新作探索自我的旅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2)[C];2006年
2 齊宏偉;;苦難·愛愿·信仰——史鐵生與基督教[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八輯[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暢;未見史鐵生[N];學習時報;2006年
2 張新穎;史鐵生:以心為底[N];人民日報;2011年
3 柳袁照;史鐵生經(jīng)久不息的回響[N];蘇州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王坤寧 李婧璇;史鐵生:用靈魂和生命寫作[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3年
5 焦國標;史鐵生的“對話練習”[N];北京日報;2001年
6 楊宏鵬;解讀史鐵生[N];人民日報;2005年
7 凌迅;史鐵生:困厄中的思想提升[N];中華讀書報;2001年
8 記者 孟黎;史鐵生:寧靜氣度 徹悟境界[N];金融時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金瑩;史鐵生:從地壇到天堂,一路走好[N];文學報;2011年
10 凸凹;史鐵生與“純潔的精神”[N];北京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觀毅;朝圣者之路——史鐵生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D];山東大學;2009年
2 江鑫;論史鐵生的寫作觀[D];河南大學;2011年
3 彭早霞;論史鐵生小說的哲學精神[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宏婕;圍困中的仰望—史鐵生論[D];西北大學;2012年
5 余威;論史鐵生作品中的主體困境與建構(gòu)[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6 張少程;論史鐵生小說中的苦難敘述[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王偉麗;“殘疾文學”的中國范本—殘疾與作家史鐵生[D];山東大學;2015年
8 張麗芝;生存危機和信仰崛起后的抉擇[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9 孫婷婷;終極價值之思—史鐵生與北村的比較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10 張凱梁;張煒、史鐵生獨語散文比較[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試析史鐵生“人在困境”的生活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00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46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