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新世紀小說烏托邦敘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8 03:12

  本文關鍵詞:新世紀小說烏托邦敘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現(xiàn)當代文學歷史中,圍繞烏托邦展開的文學敘事是引人注目的。長期以來,對國家、民族和革命的烏托邦想象曾經(jīng)占據(jù)烏托邦敘事的中心位置。隨著時代政治語境的轉型,傳統(tǒng)烏托邦敘事裂解并逐漸演變?yōu)榉礊跬邪顢⑹。新世紀以來的烏托邦敘事延續(xù)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反烏托邦敘事慣性并有新的演變和發(fā)展。隨著人文精神的失落,烏托邦理想主義內涵遭到解構。對惡托邦與異托邦的書寫成為烏托邦文學敘事的突出特征,這也曲折表現(xiàn)出烏托邦寫作對現(xiàn)實的介入功能。面對現(xiàn)代社會的弊端與病癥,新世紀烏托邦敘事深入表現(xiàn)了人的精神“異化”和倫理道德的崩塌,同時對現(xiàn)代社會政治與意識形態(tài)進行了反思,對人類未來命運表現(xiàn)出關注與憂慮,這些內容構建起了新世紀烏托邦敘事的復雜圖景。新世紀以來的烏托邦敘事整體呈現(xiàn)出精神的沉重、悲觀的特點,凝聚在文學作品中的消極傾向占據(jù)著烏托邦寫作的精神主流。無論是對當下現(xiàn)代社會的反映,還是對未來時空的想象,烏托邦敘事中都彌漫著悲觀與絕望的情緒。理想與崇高、積極昂揚的精神與價值形態(tài)在90年代后的商品大潮的沖擊之下潰敗崩塌。烏托邦理想主義不斷遭遇到現(xiàn)實的失敗。如何破除理想主義面臨的精神困頓并廓清圍繞在烏托邦寫作周圍的精神迷霧是歷史與現(xiàn)實的必然要求。因此,重新確立烏托邦敘事理想主義的精神向度,批判性的審視反烏托邦敘事的貢獻與局限并據(jù)此作為構筑面向現(xiàn)實與未來生活的精神原鄉(xiāng)是當下思考烏托邦問題的關鍵。
【關鍵詞】:烏托邦 惡托邦 異托邦 精神氣質 迷失
【學位授予單位】:渤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 烏托邦的概念及中國烏托邦文學的演變10-16
  • (一)烏托邦與烏托邦文學的概念10-12
  • (二) 中國現(xiàn)代烏托邦文學敘事概述12-16
  • 1、對國家與民族的烏托邦想象12-13
  • 2、革命烏托邦的文學表現(xiàn)13-14
  • 3、八九十年代烏托邦想象的裂變14-16
  • 二 反烏托邦傾向:新世紀以來烏托邦敘事16-24
  • (一)歷史和革命烏托邦敘事16-19
  • (二)鄉(xiāng)土烏托邦敘事19-21
  • (三)城市烏托邦敘事21-24
  • 三 理想的消逝:新世紀以來烏托邦敘事的精神問題24-34
  • (一) 精神的退場24-27
  • (二) 社會主體的轉變與人的異化27-29
  • (三) 異托邦的存在29-34
  • 四 溫情的孤島:反烏托邦的理想內涵34-40
  • (一) 苦難中的溫情:烏托邦的退守34-36
  • (二) 以溫暖化解暴力:人性烏托邦36-40
  • 結語40-42
  • 參考文獻42-44
  • 附錄44-50
  • 致謝50-52
  • 作者攻讀學位期間學術成果52-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海曉君;;烏托邦的民主與道德和諧價值觀重述[J];法制與社會;2009年18期

2 張彭松;;烏托邦的困境與希望的哲學反思[J];哲學動態(tài);2009年12期

3 張彭松;;中西烏托邦觀念:比較研究及文化啟示[J];孔子研究;2010年04期

4 趙超;馬京鵬;;危機、反抗、烏托邦——2010年第6屆國際馬克思大會綜述[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0年12期

5 J.哈貝馬斯;薛華;;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國家的危機與烏托邦力量的窮竭[J];哲學譯叢;1986年04期

6 李雁;;論烏托邦的概念與歷史形態(tài)[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年01期

7 張翼;;消失的烏托邦[J];世界博覽;2013年12期

8 馬少華;烏托邦里的性和家[J];書屋;2002年12期

9 張麗娜;馬爾庫塞與審美烏托邦[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周寧;東風西漸:從孔教烏托邦到紅色圣地[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雙利;;烏托邦與我們——論恩斯特·布洛赫的烏托邦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4)[C];2004年

2 周春生;;莫爾的烏托邦不是空想世界——莫爾理想政治觀評述[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安徽元一房地產(chǎn)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賈智紅;走向社區(qū)烏托邦[N];安徽日報;2004年

2 山東師范大學 周均平;審美烏托邦:烏托邦研究的新趨向[N];文藝報;2008年

3 大連 張興德;社會轉型呼喚理論創(chuàng)新[N];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董四代 武夷學院教授;呼喚健康的烏托邦精神[N];福建日報;2011年

5 童世駿(上海);社會主義意味著什么?[N];社會科學報;2001年

6 中央財經(jīng)大學教授 袁東;今日“西方”:極度自負趕走了自信[N];上海證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偉;詹姆遜與烏托邦理論建構[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2 周黎燕;中國近現(xiàn)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史麗萍;朝鮮古代烏托邦文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4 李雁;新時期文學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彭松;社會烏托邦理論反思[D];清華大學;2004年

6 李丹;烏托邦思想研究:理論探微·發(fā)展脈絡·殊異甄析[D];吉林大學;2012年

7 張雙利;烏托邦、死亡和歷史的終結[D];復旦大學;2004年

8 李小青;永恒的追求與探索:英國烏托邦文學的嬗變[D];四川大學;2006年

9 宋秀梅;烏托邦時代個體命運的藝術備忘錄[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靜嫻;烏托邦與現(xiàn)代性交織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惠芬;烏托邦的歷史考辨與現(xiàn)實價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2 蔡偉;烏托邦理論的傳統(tǒng)特征與當代轉向[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晗;回歸烏托邦[D];鄭州大學;2004年

4 楊紅偉;論烏托邦的概念及其政治意義[D];武漢大學;2004年

5 賈婕;論烏托邦范疇的人文價值[D];山西大學;2007年

6 張明明;法蘭克福學派審美烏托邦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7 宋瑞榮;新世紀小說烏托邦敘事研究[D];渤海大學;2016年

8 韋良時;想象的困境——論詹姆遜的烏托邦文學觀[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蔡峻嶺;反面烏托邦文學的意蘊及其價值[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10 陳晗;解讀烏托邦的兩難困境[D];鄭州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新世紀小說烏托邦敘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3750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750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e45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