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雙字類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5 14:01
自宋代以來,文人對《文選》的改編層出不窮,其中頗具特色者如《文選雙字類要》。該書依托《文選》而作,摘取《文選》中詞句編纂成“雙字”條目,繼而按類編纂成書,實質(zhì)上屬于對《文選》的類書式改編。本文對《文選雙字類要》的考察,主要集中于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考察《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背景、編纂者以及編纂體例。在編纂背景方面,先結(jié)合北宋初期以文治國,科舉考試重詩賦的時代背景以及《文選雙字類要》編纂的可能性;再結(jié)合北宋初期時人尚《文選》的社會氛圍以及時人編纂類書以備科舉的風(fēng)氣來分析該書編纂的可行性。在編纂者的考訂方面,是書題作者為蘇易簡,但四庫館臣認為蘇易簡作為名臣,不應(yīng)當(dāng)有編纂類書的“荒謬”行為,據(jù)此疑為科舉之徒托名而作。通過梳理蘇易簡生平履歷、著述情況,分析其編纂該書的可能性。就編纂體例而言,該書承前代類書編纂之經(jīng)驗,事類兼收,并創(chuàng)造性的以“雙字”為條目貫穿全書。在部類設(shè)置上,該書建構(gòu)起“門-類”兩級體系,囊括眾多類別,并增添了一些新的門類。第二部分,對《文選雙字類要》的版本進行梳理。該書現(xiàn)存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三種:宋淳熙八年(1181)池陽郡齋刻紹熙三年(1192)重修本、明嘉靖十九年(1540...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xué)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與體例
第一節(jié) 《文選雙字類要》編纂背景及編纂者的考訂
一、《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背景
二、《文選雙字類要》編纂者考訂
第二節(jié) 蘇易簡著述情況概述
第三節(jié) 《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體例
一、《文選雙字類要》以前類書的體例和分部
二、《文選雙字類要》的分部和體例
第二章 《文選雙字類要》版本述略
第一節(jié) 宋淳熙八年池陽郡齋刻紹熙三年重修本
第二節(jié) 明嘉靖十九年姚虞、季本刻本
第三節(jié) 明抄本《文選雙字類要》
第四節(jié) 版本源流考訂
第三章 《文選雙字類要》與北宋前、中期科舉
第一節(jié) 五代及北宋前期科舉情況述略——以進士科為中心
一、五代科舉情況述略
二、北宋前、中期科舉情況述略
第二節(jié) 由北宋前、中期省題詩賦看《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與接受
一、北宋前、中期科場詩賦述略
二、由北宋科場詩、賦看《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與接受
第四章 《文選雙字類要》的價值與影響
第一節(jié) 對“文選學(xué)”研究的價值
一、推動了《文選》的社會接受
二、對時人全面了解《文選》注釋有所助益
第二節(jié) 在詞匯學(xué)方面的價值
一、促進新詞匯的產(chǎn)生
二、促進了詞匯的雅化
第三節(jié) 對后世類書編纂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對宋代詩文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與助益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文選雙字類要》到《文選類林》[J]. 蹤凡. 斯文. 2018(01)
[2]論《文苑英華》的編纂體例及其價值[J]. 宋婷. 河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7(01)
[3]從五色文化的視角看傳統(tǒng)“天人合一”政治思維[J]. 許哲娜. 天津社會科學(xué). 2015(05)
[4]陸游“國初尚《文選》”的歷史考察[J]. 張明華. 銅仁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05)
[5]科舉視閾下的宋代《文選》傳播與接受[J]. 郭寶軍. 漢語言文學(xué)研究. 2010(04)
[6]宋代科舉解試、省試詩文獻考論[J]. 周興祿. 貴州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0(02)
[7]論唐宋時期的類編詩文集及其與類書的關(guān)系[J]. 張巍. 文學(xué)遺產(chǎn). 2008(03)
[8]論宋代“《文選》學(xué)”衰落之原因[J]. 任競澤. 中國文化研究. 2007(02)
[9]略論宋代類書大盛的原因[J]. 何忠禮,鄭瑾. 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 2003(01)
[10]隋唐五代類書與詩歌[J]. 賈晉華. 廈門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1991(03)
博士論文
[1]歷代文選學(xué)及其周邊研究[D]. 錢振宇.河南大學(xué) 2015
[2]《初學(xué)記》與初唐文學(xué)研究[D]. 王樂.復(fù)旦大學(xué) 2014
[3]《文選》詮釋研究[D]. 馮淑靜.山東大學(xué) 2006
[4]晏殊《類要》研究[D]. 唐雯.復(fù)旦大學(xué) 2006
碩士論文
[1]《文選》與宋初詩歌[D]. 劉乃琳.遼寧師范大學(xué) 2013
[2]兩周時期五色象征意義初探[D]. 王招弟.陜西師范大學(xué) 2012
[3]北宋前期的翰林學(xué)士研究[D]. 朱淼芳.安徽大學(xué) 2011
[4]《初學(xué)記》與《白孔六帖》比較研究[D]. 藺華.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06
[5]《文選》在兩宋之流布與影響[D]. 汪超.廣西師范大學(xué) 2006
[6]宋代類書研究[D]. 王利偉.四川大學(xué) 2005
[7]《北堂書鈔》初探[D]. 梁玲華.四川大學(xué) 2004
本文編號:3249338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xué)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與體例
第一節(jié) 《文選雙字類要》編纂背景及編纂者的考訂
一、《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背景
二、《文選雙字類要》編纂者考訂
第二節(jié) 蘇易簡著述情況概述
第三節(jié) 《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體例
一、《文選雙字類要》以前類書的體例和分部
二、《文選雙字類要》的分部和體例
第二章 《文選雙字類要》版本述略
第一節(jié) 宋淳熙八年池陽郡齋刻紹熙三年重修本
第二節(jié) 明嘉靖十九年姚虞、季本刻本
第三節(jié) 明抄本《文選雙字類要》
第四節(jié) 版本源流考訂
第三章 《文選雙字類要》與北宋前、中期科舉
第一節(jié) 五代及北宋前期科舉情況述略——以進士科為中心
一、五代科舉情況述略
二、北宋前、中期科舉情況述略
第二節(jié) 由北宋前、中期省題詩賦看《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與接受
一、北宋前、中期科場詩賦述略
二、由北宋科場詩、賦看《文選雙字類要》的編纂與接受
第四章 《文選雙字類要》的價值與影響
第一節(jié) 對“文選學(xué)”研究的價值
一、推動了《文選》的社會接受
二、對時人全面了解《文選》注釋有所助益
第二節(jié) 在詞匯學(xué)方面的價值
一、促進新詞匯的產(chǎn)生
二、促進了詞匯的雅化
第三節(jié) 對后世類書編纂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對宋代詩文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與助益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文選雙字類要》到《文選類林》[J]. 蹤凡. 斯文. 2018(01)
[2]論《文苑英華》的編纂體例及其價值[J]. 宋婷. 河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7(01)
[3]從五色文化的視角看傳統(tǒng)“天人合一”政治思維[J]. 許哲娜. 天津社會科學(xué). 2015(05)
[4]陸游“國初尚《文選》”的歷史考察[J]. 張明華. 銅仁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05)
[5]科舉視閾下的宋代《文選》傳播與接受[J]. 郭寶軍. 漢語言文學(xué)研究. 2010(04)
[6]宋代科舉解試、省試詩文獻考論[J]. 周興祿. 貴州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0(02)
[7]論唐宋時期的類編詩文集及其與類書的關(guān)系[J]. 張巍. 文學(xué)遺產(chǎn). 2008(03)
[8]論宋代“《文選》學(xué)”衰落之原因[J]. 任競澤. 中國文化研究. 2007(02)
[9]略論宋代類書大盛的原因[J]. 何忠禮,鄭瑾. 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 2003(01)
[10]隋唐五代類書與詩歌[J]. 賈晉華. 廈門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1991(03)
博士論文
[1]歷代文選學(xué)及其周邊研究[D]. 錢振宇.河南大學(xué) 2015
[2]《初學(xué)記》與初唐文學(xué)研究[D]. 王樂.復(fù)旦大學(xué) 2014
[3]《文選》詮釋研究[D]. 馮淑靜.山東大學(xué) 2006
[4]晏殊《類要》研究[D]. 唐雯.復(fù)旦大學(xué) 2006
碩士論文
[1]《文選》與宋初詩歌[D]. 劉乃琳.遼寧師范大學(xué) 2013
[2]兩周時期五色象征意義初探[D]. 王招弟.陜西師范大學(xué) 2012
[3]北宋前期的翰林學(xué)士研究[D]. 朱淼芳.安徽大學(xué) 2011
[4]《初學(xué)記》與《白孔六帖》比較研究[D]. 藺華.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06
[5]《文選》在兩宋之流布與影響[D]. 汪超.廣西師范大學(xué) 2006
[6]宋代類書研究[D]. 王利偉.四川大學(xué) 2005
[7]《北堂書鈔》初探[D]. 梁玲華.四川大學(xué) 2004
本文編號:32493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324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