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詩話中韋應物詩歌接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4 00:18
韋應物是唐大歷時期杰出而獨特的詩人,白居易、蘇軾、嚴羽、胡應麟、許學夷等著名評論家對其人其詩有許多經典的評論。到了清代,議論之風大盛,詩話高度發(fā)展并進入總結期,詩論家們對韋應物詩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如韋詩的淵源、與他人詩歌的比較、藝術特征以及詩歌體裁等。清代詩論家們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深入挖掘,他們大膽提出新的觀點,甚至推翻前人的論斷,使后人對韋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試以清代詩話為主,清前歷代詩話為輔,從文學接受史的角度探討清代詩話對韋應物詩歌的接受情況,突出具有代表性及爭議性的觀點,加以分析闡釋。具體來說,本文圍繞清代詩話關于韋詩討論最為激烈的三個方面展開研究,即韋詩的淵源、韋柳高下之爭以及韋詩的藝術特征。第一部分探討了清代詩話對韋詩淵源的評價。清代詩論家們認為韋應物至少學習了陶淵明、謝靈運、謝跳等人的詩歌,甚至還汲取了漢魏詩歌古質的詩藝,他們在前人觀點的基礎上對韋詩淵源的研究進一步深化,更為客觀、細致。本章試圖梳理、評析清代詩話關于韋詩淵源的評論,以期對韋詩淵源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二部分評析了清代詩話關于韋應物、柳宗元詩歌的高下之爭。韋柳高下之爭向來是文學史一個引人注目的現(xiàn)象,這一...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清詩話中關于韋詩淵源之論
第一節(jié) 清詩話中關于“陶韋”的相關評論
一、歷代詩話中的“陶韋”并提
二、韋應物有陶淵明之性情
三、韋詩得陶詩之宗尚
四、陶淵明非韋應物可比
第二節(jié) 清詩話中關于韋應物學習其他詩人的評論
一、韋參學謝
二、清詩話中關于韋應物學習其他漢魏六朝詩人的評論
第二章 清詩話中關于韋柳高下的爭議
第一節(jié) 歷代詩話中的韋柳并稱
第二節(jié) 清詩話中有關韋柳異同之論
一、對韋柳詩歌淵源的比較
二、對韋柳詩歌風格的比較
三、韋柳五言古詩成就出眾
四、對韋柳詩歌情感的比較
第三節(jié) 清詩話中的韋柳高下之爭
一、清前韋柳高下之爭
二、清代的韋柳高下之爭
第三章 清詩話關于韋詩“清”“淡”之論
第一節(jié) 清詩話中韋詩的“清”與“淡”
一、清詩話中韋詩之“清”
二、清詩話中韋詩之“淡”
第二節(jié) 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對韋詩“清”“淡”的推崇
一、“神韻說”與“清”“淡”
二、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對韋詩“清”“淡”的推崇
第三節(jié) 關于韋詩“清”“淡”的負面評價
一、清前詩話關于韋詩的負面評價
二、清代詩話關于韋詩“清”“淡”的負面評價
余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辨體思想看明清詩學對韋、柳五古之接受[J]. 洪迎華,尚永亮.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2(04)
[2]“韋柳體”及韋柳高下爭議的接受學考察[J]. 洪迎華.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3]明人詩學視野中的韋應物論[J]. 孫春青.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4]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蘊[J]. 袁行霈. 中國社會科學. 2003(06)
[5]大歷詩壇上的一個特殊存在──試論韋應物詩歌古近諸體的藝術風貌[J]. 沈文凡.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2(02)
[6]論韋應物山水田園詩的寫實傾向[J]. 童強. 文學遺產. 1996(01)
[7]自成一家之體 卓為百代之宗——韋應物的詩史意義[J]. 蔣寅.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5(01)
[8]論韋應物詩歌的淡美風格[J]. 胥云.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2(04)
[9]論韋柳詩風[J]. 馬自力. 中國社會科學. 1989(05)
博士論文
[1]明前韋應物接受研究[D]. 彭偉.吉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清詩話中陶淵明詩歌的研究[D]. 呂苗苗.上海師范大學 2015
[2]韋應物清淡詩風研究[D]. 袁芳林.西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96195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清詩話中關于韋詩淵源之論
第一節(jié) 清詩話中關于“陶韋”的相關評論
一、歷代詩話中的“陶韋”并提
二、韋應物有陶淵明之性情
三、韋詩得陶詩之宗尚
四、陶淵明非韋應物可比
第二節(jié) 清詩話中關于韋應物學習其他詩人的評論
一、韋參學謝
二、清詩話中關于韋應物學習其他漢魏六朝詩人的評論
第二章 清詩話中關于韋柳高下的爭議
第一節(jié) 歷代詩話中的韋柳并稱
第二節(jié) 清詩話中有關韋柳異同之論
一、對韋柳詩歌淵源的比較
二、對韋柳詩歌風格的比較
三、韋柳五言古詩成就出眾
四、對韋柳詩歌情感的比較
第三節(jié) 清詩話中的韋柳高下之爭
一、清前韋柳高下之爭
二、清代的韋柳高下之爭
第三章 清詩話關于韋詩“清”“淡”之論
第一節(jié) 清詩話中韋詩的“清”與“淡”
一、清詩話中韋詩之“清”
二、清詩話中韋詩之“淡”
第二節(jié) 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對韋詩“清”“淡”的推崇
一、“神韻說”與“清”“淡”
二、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對韋詩“清”“淡”的推崇
第三節(jié) 關于韋詩“清”“淡”的負面評價
一、清前詩話關于韋詩的負面評價
二、清代詩話關于韋詩“清”“淡”的負面評價
余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辨體思想看明清詩學對韋、柳五古之接受[J]. 洪迎華,尚永亮.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2(04)
[2]“韋柳體”及韋柳高下爭議的接受學考察[J]. 洪迎華.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3]明人詩學視野中的韋應物論[J]. 孫春青.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4]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蘊[J]. 袁行霈. 中國社會科學. 2003(06)
[5]大歷詩壇上的一個特殊存在──試論韋應物詩歌古近諸體的藝術風貌[J]. 沈文凡.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2(02)
[6]論韋應物山水田園詩的寫實傾向[J]. 童強. 文學遺產. 1996(01)
[7]自成一家之體 卓為百代之宗——韋應物的詩史意義[J]. 蔣寅.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5(01)
[8]論韋應物詩歌的淡美風格[J]. 胥云.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2(04)
[9]論韋柳詩風[J]. 馬自力. 中國社會科學. 1989(05)
博士論文
[1]明前韋應物接受研究[D]. 彭偉.吉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清詩話中陶淵明詩歌的研究[D]. 呂苗苗.上海師范大學 2015
[2]韋應物清淡詩風研究[D]. 袁芳林.西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961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9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