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孔繼鑅《集杜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04:06
杜甫詩歌以其思想內容的博大和藝術技巧的精深,成為后世文人學習的典范。集杜詩作為杜詩存在的特殊形式,也是后人對杜詩接受和學習的重要形式。集杜詩從北宋產(chǎn)生以來,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到清代達到空前繁盛局面。在清代眾多集杜者中,晚清文人孔繼鑅以其集杜詩內容和形式均繼承杜詩特色而顯得十分不同。本文以孔繼鑅兩卷218首《集杜詩》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文本細讀、文史互證、統(tǒng)計梳理等方式,探究孔繼鑅集杜詩對杜甫詩歌思想和藝術的繼承發(fā)展情況,并探討影響孔繼鑅集杜詩創(chuàng)作的因素。緒論對集句詩、集杜詩的發(fā)展概況,集句詩、集杜詩以及孔繼鑅研究現(xiàn)狀做了梳理,同時對該選題的意義、研究內容和方法做介紹。主體內容包括四章。第一章,簡要介紹孔繼鑅其人和其文學創(chuàng)作情況,突出介紹孔繼鑅集杜詩以外的詩歌中也具有的寫實紀事精神,這是他以集杜詩寫實紀事的旁證。第二章,以孔繼鑅的《集杜詩》為中心,探討其集杜詩思想內容對杜詩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繼承,從關注社會現(xiàn)實、自然風物、家人親朋三角度出發(fā),分析孔繼鑅集杜詩對杜甫民胞物與等思想的繼承。第三章,圍繞孔繼鑅集杜詩藝術及方法展開,此章是本文的核心?桌^鑅集杜詩體裁廣泛,形式多樣,其集杜組詩章法有序...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集句及集杜詩發(fā)展概要
二、研究現(xiàn)狀
(一)集句詩研究現(xiàn)狀
(二)集杜詩研究現(xiàn)狀
(三)孔繼鑅研究現(xiàn)狀
三、選題意義、研究內容及方法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內容及方法
第一章 孔繼鑅其人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孔繼鑅其人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概況
第二節(jié) 《心向往齋集》詩歌中的紀實精神
一、漂泊東南天地間
二、舍家為國無遲徊
三、黃河頻決系民生
第二章 孔繼鑅《集杜詩》對杜甫思想的繼承
第一節(jié) 關注社會現(xiàn)實:反對戰(zhàn)爭,心系民生
第二節(jié) 關注自然風物:園居行役,包納眾景
第三節(jié) 關注家人親朋:以孝為先,愛親重友
第三章 孔繼鑅集杜藝術及方法探究
第一節(jié) 組詩傳統(tǒng)的承繼與嬗變
一、形式多樣,眾體兼?zhèn)?br> 二、題材豐富,兼具實用
三、結構變幻,章法有序
第二節(jié) 化歌行為律體
一、集杜詩體裁概況——兼談“好為古詩”
二、化歌行為律體
三、化歌行為律體的基礎與支撐
第三節(jié) 修辭藝術的繼承
一、特殊對仗“流水對”
二、多樣疊字
三、杜典孔意
第四章 影響孔繼鑅集杜詩創(chuàng)作的因素
第一節(jié) 晚清時局下的思想轉變
第二節(jié) 學杜尊杜的師學淵源
一、孔、潘交往經(jīng)歷
二、孔生追隨潘師
三、潘師推崇杜甫
第三節(jié) 志同道合的交游群體
一、學杜之友——魯一同
二、集杜之伴——湯鵬
三、學杜集杜交游群體——黃爵滋、朱琦、姚燮等
第四節(jié) 清代集杜詩創(chuàng)作的繁盛環(huán)境
一、集句態(tài)度及內容的嚴肅化轉變
二、集杜詩創(chuàng)作的空前繁榮
三、集句詩理論的發(fā)展及工具書的出現(xiàn)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玩杜以遣意:清初張潮的杜詩接受[J]. 張紅欣,孫微. 保定學院學報. 2017(06)
[2]周天麟《水流云在館集杜詩鈔》的風格特色[J]. 戴歡歡.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3)
[3]論經(jīng)典詩法“流水對”的歷史發(fā)展源流[J]. 張靜,唐元. 中國韻文學刊. 2017(02)
[4]杜甫長篇七言“歌”“行”詩的抒情節(jié)奏與辨體[J]. 葛曉音. 文學遺產(chǎn). 2017(01)
[5]文天祥“集杜詩”創(chuàng)作及其文化蘊含[J]. 陳冬根.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6]論古代集句詞的基本特征及其發(fā)展原因[J]. 張明華. 文史哲. 2016(03)
[7]杜甫詩中疊音詞的語音研究[J]. 張小芹.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01)
[8]清代“和陶集”考略[J]. 鄧富華.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5(03)
[9]20世紀以來文天祥《集杜詩》研究綜述[J]. 張福清.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4(05)
[10]李鍇《廌青山人集杜》?痹沎J]. 王國彪. 杜甫研究學刊. 2014(02)
博士論文
[1]杜甫七言歌行藝術研究[D]. 辛曉娟.北京大學 2012
[2]從和杜、集杜創(chuàng)作看韓國文人對杜詩的接受及解釋[D]. 崔皙元.南京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清代劉鳳誥《集杜詩》研究[D]. 李錦.西南大學 2018
[2]清代集杜詩研究[D]. 李曉川.河北大學 2015
[3]文天祥集杜詩研究[D]. 趙長杰.西南大學 2011
[4]文天祥《集杜詩》研究[D]. 艾茂莉.四川師范大學 2011
[5]論杜甫的歌[D]. 孫雪霄.山東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56116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集句及集杜詩發(fā)展概要
二、研究現(xiàn)狀
(一)集句詩研究現(xiàn)狀
(二)集杜詩研究現(xiàn)狀
(三)孔繼鑅研究現(xiàn)狀
三、選題意義、研究內容及方法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內容及方法
第一章 孔繼鑅其人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孔繼鑅其人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概況
第二節(jié) 《心向往齋集》詩歌中的紀實精神
一、漂泊東南天地間
二、舍家為國無遲徊
三、黃河頻決系民生
第二章 孔繼鑅《集杜詩》對杜甫思想的繼承
第一節(jié) 關注社會現(xiàn)實:反對戰(zhàn)爭,心系民生
第二節(jié) 關注自然風物:園居行役,包納眾景
第三節(jié) 關注家人親朋:以孝為先,愛親重友
第三章 孔繼鑅集杜藝術及方法探究
第一節(jié) 組詩傳統(tǒng)的承繼與嬗變
一、形式多樣,眾體兼?zhèn)?br> 二、題材豐富,兼具實用
三、結構變幻,章法有序
第二節(jié) 化歌行為律體
一、集杜詩體裁概況——兼談“好為古詩”
二、化歌行為律體
三、化歌行為律體的基礎與支撐
第三節(jié) 修辭藝術的繼承
一、特殊對仗“流水對”
二、多樣疊字
三、杜典孔意
第四章 影響孔繼鑅集杜詩創(chuàng)作的因素
第一節(jié) 晚清時局下的思想轉變
第二節(jié) 學杜尊杜的師學淵源
一、孔、潘交往經(jīng)歷
二、孔生追隨潘師
三、潘師推崇杜甫
第三節(jié) 志同道合的交游群體
一、學杜之友——魯一同
二、集杜之伴——湯鵬
三、學杜集杜交游群體——黃爵滋、朱琦、姚燮等
第四節(jié) 清代集杜詩創(chuàng)作的繁盛環(huán)境
一、集句態(tài)度及內容的嚴肅化轉變
二、集杜詩創(chuàng)作的空前繁榮
三、集句詩理論的發(fā)展及工具書的出現(xiàn)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玩杜以遣意:清初張潮的杜詩接受[J]. 張紅欣,孫微. 保定學院學報. 2017(06)
[2]周天麟《水流云在館集杜詩鈔》的風格特色[J]. 戴歡歡.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3)
[3]論經(jīng)典詩法“流水對”的歷史發(fā)展源流[J]. 張靜,唐元. 中國韻文學刊. 2017(02)
[4]杜甫長篇七言“歌”“行”詩的抒情節(jié)奏與辨體[J]. 葛曉音. 文學遺產(chǎn). 2017(01)
[5]文天祥“集杜詩”創(chuàng)作及其文化蘊含[J]. 陳冬根.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6]論古代集句詞的基本特征及其發(fā)展原因[J]. 張明華. 文史哲. 2016(03)
[7]杜甫詩中疊音詞的語音研究[J]. 張小芹.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01)
[8]清代“和陶集”考略[J]. 鄧富華.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5(03)
[9]20世紀以來文天祥《集杜詩》研究綜述[J]. 張福清.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4(05)
[10]李鍇《廌青山人集杜》?痹沎J]. 王國彪. 杜甫研究學刊. 2014(02)
博士論文
[1]杜甫七言歌行藝術研究[D]. 辛曉娟.北京大學 2012
[2]從和杜、集杜創(chuàng)作看韓國文人對杜詩的接受及解釋[D]. 崔皙元.南京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清代劉鳳誥《集杜詩》研究[D]. 李錦.西南大學 2018
[2]清代集杜詩研究[D]. 李曉川.河北大學 2015
[3]文天祥集杜詩研究[D]. 趙長杰.西南大學 2011
[4]文天祥《集杜詩》研究[D]. 艾茂莉.四川師范大學 2011
[5]論杜甫的歌[D]. 孫雪霄.山東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561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5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