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xué)論文 >

拿破侖形象在中國的早期接受研究(1816-1911)

發(fā)布時間:2020-12-31 09:33
  清代后期,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社會背景下,作為“他者”的西方進(jìn)入國人的視野,一大批西方政治家形象被中國社會各階層認(rèn)識和接受,拿破侖便是其中的一個突出代表。相對于晚清最后十余年間廣為流傳的盧梭、羅蘭夫人、華盛頓等西方政治家而言,拿破侖形象較早地傳入中國,在不同書寫者的筆下幾經(jīng)嬗變,從傳入之初的一個負(fù)面知識符號,最后演變?yōu)?900年代的啟蒙標(biāo)本、革命偶像和政治象征。晚清出現(xiàn)的大量通俗文學(xué)作品進(jìn)一步助推了對多元拿破侖形象的普及,使其成為在中國近代化進(jìn)程中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一個政治符號和精神象征。本文撰寫主要以時間為序,討論1816年至1911年國人對拿破侖形象接受的特點,并將其分為三個時段。嘗試探討三個方面的主要內(nèi)容:一是厘清不同時期拿破侖形象塑造的基本特征;二是勾勒出1816年至191 1年近百年間拿破侖形象的演變歷程;三是追尋不同時期拿破侖形象發(fā)生改變的原因,探究其與晚清國人政治訴求和社會心態(tài)之間的關(guān)系。論文主要分為五部分,緒論一章,正文三章,結(jié)語一章。論文緒論部分概述了21世紀(jì)以來有關(guān)中國文學(xué)中西方形象研究的學(xué)術(shù)動態(tài),界定了論文撰寫過程中使用的相關(guān)概念,并對拿破侖其人進(jìn)行了簡要的介紹。第...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文獻(xiàn)綜述
    三、研究方法與理論
    四、論文創(chuàng)新點
    五、研究對象及概念界定
        (一) 拿破侖其人
        (二) 相關(guān)概念界定
第一章 清末社會與拿破侖形象的最初介紹
    1.1 西方政治家形象在中國的傳入概況
    1.2 “霸王”與拿破侖形象的初踐中國
        1.2.1 拿破侖形象的初踐中國
        1.2.2 《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中的“霸王”拿破侖形象
    1.3 馬禮遜、郭士立拿破侖書寫的思想傾向
        1.3.1 教義宣傳的題材
        1.3.2 本土化改造策略的需要
        1.3.3 郭士立拿破侖書寫的獨特傾向
第二章 中國知識界與拿破侖的初遇
    2.1 早期涉外史地作品中的拿破侖形象
        2.1.1 早期涉及拿破侖史地作品概述
        2.1.2 拿破侖譯名的定型
        2.1.3 魏源與徐繼畬對拿破侖形象的接受與詮釋
    2.2 拿破侖形象在知識界的繼續(xù)傳播
        2.2.1 早期涉外游記中的拿破侖形象
        2.2.2 王韜《重訂法國志略》中的拿破侖形象
    2.3 早期知識界對拿破侖詮釋的特征及原因
第三章 知識階層與社會大眾對拿破侖的多元接受
    3.1 晚期政論作品中的拿破侖形象
        3.1.1 維新派筆下的“民賊”與“雄主”
        3.1.2 革命派鼓吹下的“革命表木”
        3.1.3 梁啟超對拿破侖的認(rèn)識
    3.2 晚期通俗文學(xué)作品中的拿破侖形象
        3.2.1 符號化的革命象征
        3.2.2 窮途末路的霸王
    3.3 晚期拿破侖多元接受成因
        3.3.1 接受源的增多
        3.3.2 政治的需要
        3.3.3 文學(xué)領(lǐng)域的鼓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xiàn)
附錄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想象與寫實:近代中國戲曲中的外國故事及表演[J]. 郭英德.  求索. 2017(08)
[2]晚清海外體驗與文化想象——王韜《淞隱漫錄》中的西方形象[J]. 曾麗容.  文藝評論. 2015(09)
[3]華盛頓形象在晚清社會的形成與傳播[J]. 張靜.  牡丹江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14(05)
[4]拿破侖的近世中國之旅[J]. 劉寶吉.  史林. 2014(02)
[5]清末(1900—1911)文獻(xiàn)中描述的“拿破侖”形象[J]. 程天芹.  蘭臺世界. 2013(27)
[6]拿破侖“三戴綠頭巾”——民國初期都市傳播文化的女權(quán)與民主傾向[J]. 陳建華.  學(xué)術(shù)月刊. 2013(03)
[7]華盛頓形象的中國解讀及其對辛亥革命的影響[J]. 熊月之.  史林. 2012(01)
[8]晚清使西日記研究:走出近代化模式的構(gòu)想[J]. 尹德翔.  湖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10(06)
[9]晚清西方形象研究導(dǎo)論[J]. 羅愛華.  淮陰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10(01)
[10]郭嵩燾使西日記中的西方形象及其意義[J]. 尹德翔.  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 2009(01)

博士論文
[1]盧梭與晚清中國思想世界(1882-1911)[D]. 王瑤.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14
[2]盧梭的中國面孔[D]. 余金剛.吉林大學(xué) 2013
[3]晚清駐外公使群體研究(1875-1911)[D]. 馬一.暨南大學(xué) 2012
[4]1910年代中國敘事文本中的西方形象研究[D]. 楊理沛.武漢大學(xué) 2012
[5]1900年代中國小說中的西方形象研究[D]. 鄒小娟.武漢大學(xué) 2011
[6]清末歷史譯著研究(1901-1911)[D]. 潘喜顏.復(fù)旦大學(xué) 2011
[7]晚清文學(xué)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傳統(tǒng)再構(gòu)[D]. 劉堃.南開大學(xué) 2010
[8]中國域外題材小說研究[D]. 王昊.蘇州大學(xué) 2009

碩士論文
[1]晚清域外游記中的歐美形象[D]. 馮雪.山西大學(xué) 2013
[2]清末中國和幕末明治日本海外漢詩中的法國形象[D]. 赫雪俠.山西大學(xué) 2012
[3]從東方到西方:王韜文言小說的異域文化想象[D]. 劉莉萍.安徽師范大學(xué) 2011
[4]清后期白話長篇小說中的西方人形象(1840-1911)[D]. 薛雪.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10
[5]想象的尷尬與搖擺[D]. 劉保龍.復(fù)旦大學(xué) 2009
[6]晚清政治小說中的西方形象[D]. 趙煥沖.福建師范大學(xué) 2006



本文編號:29493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493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612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