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而起:論肖江虹小說中的鄉(xiāng)村世界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20:08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認為現代的城市生活使人們脫離了對土地的依賴,也脫離了對過去的團體、過去的精神營養(yǎng)的依賴。于是所有的人都像無根浮萍,處于“拔根狀態(tài)”。肖江虹筆下的小說人物從逃離土地開始,整個鄉(xiāng)村就處于一種拔根狀態(tài)。本研究把農民逃離土地作為鄉(xiāng)村拔根的出發(fā)點,通過“農民的離地”衍生出了鄉(xiāng)村的種種拔根:鄉(xiāng)村荒蕪、禮儀消解、道德淪喪、民俗異化等拔根現象。第二章則主要分析這些拔根現象產生的社會原因,其一是與國家的政策有關;其二是城市的“拉力”與農村的“推力”,即“城鄉(xiāng)之間的推拉力”因素是造成農民離地的另一原因。第三章從農民進城后的生存境況來展開,即“亦工亦農”的身份讓他們飽受現代化給他們帶來的種種傷害:殘疾、絕癥、死亡等。其二,從制度、空間、交際三個維度來分析農民工的城市邊緣形象。其三,是從鄉(xiāng)村勞動力的流失,導致鄉(xiāng)村“三留守”問題逐漸呈現以致嚴重突出。第四章則主要是寫肖江虹對“鄉(xiāng)村拔根”的扎根呼喚,以及對城鄉(xiāng)關系走向和解的展望。第一節(jié)寫肖江虹通過對民俗匠人扎根的描述,來喚起失根青年的敬畏之心。第二節(jié)寫,在城鄉(xiāng)關系對立的背景下,通過民俗匠人們觀看到的“幻景”,來展望城鄉(xiāng)關系未來...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鄉(xiāng)村的拔根
第一節(jié) 農民的離地
一 土地的含義
二 農民與土地
三 農民的離地
第二節(jié) 傳統民俗文化的拔根
一 禮儀與道德的消解
二 民俗走向市場
第二章 拔根的社會成因
第一節(jié) 國家政策
一 戶籍制度的松動
二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大量興起
第二節(jié) 城鄉(xiāng)的推拉力
一 推拉理論的概述
二 農民進城的“推拉”因素
第三章 雙重身份及其代價
第一節(jié) 身份的雙重與代價
一 雙重身份的浮現
二 工人身份的代價
第二節(jié) 城市的邊緣群體
一 在制度的邊緣失范
二 在城市的邊緣駐扎
三 在交際的邊緣承受
第三節(jié) 村莊里的留守者
一 三留守群體
二 留守的無奈
第四章 扎根與展望
第一節(jié) 敬畏之心的呼喚
一 敬畏生命
二 敬畏道德
第二節(jié) 城鄉(xiāng)應走向和解
一 城鄉(xiāng)對立
二 城鄉(xiāng)應走向和解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肖江虹民俗“三部曲”藝術風格探析[J]. 尹愛華. 晉中學院學報. 2019(01)
[2]論肖江虹小說中的底層敘事[J]. 孫曉楠. 文化學刊. 2018(08)
[3]在城市與鄉(xiāng)村邊緣游走:肖江虹小說人物的存在境遇[J]. 顏軍. 揚子江評論. 2018(03)
[4]肖江虹小說的民俗敘事[J]. 楊波.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5]《蠱鎮(zhèn)》中的方言俗語與鄉(xiāng)土敘事[J]. 許賢. 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02)
[6]“蠱鎮(zhèn)”細讀:蒼生鬼神不等閑[J]. 杜國景.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7]肖江虹民俗小說的三重世界——論肖江虹的“民俗三部曲”[J]. 尤作勇.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8]民俗書寫與現代世界——肖江虹《儺面》座談會紀要[J]. 顏軍,肖江虹,尤作勇,楊波,楊飛,杜國景,龔婷婷.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9]淺析肖江虹《陰謀》中趙武的身份焦慮[J]. 嚴義卿.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7(33)
[10]貴州70后作家敘事角度的不同書寫[J]. 王伶俐. 戲劇之家. 2017(21)
博士論文
[1]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教育補償研究[D]. 張宇.天津大學 2015
[2]當代中國鄉(xiāng)村文明建設研究[D]. 夏淼.蘭州大學 2011
[3]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鄉(xiāng)村文化的變遷及其建構問題研究[D]. 周軍.吉林大學 2010
[4]90年代以來新鄉(xiāng)土小說的流變[D]. 趙允芳.南京師范大學 2008
[5]農民進城[D]. 蔡志海.華中師范大學 2006
[6]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 錢正武.中共中央黨校 2006
[7]論中國農民與土地的關系及解決當前失地農民問題的對策[D]. 廖小軍.福建師范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馬克思恩格斯城鄉(xiāng)關系思想及其當代啟示[D]. 鐘濤.廣西大學 2018
[2]“去鄉(xiāng)村化”時代語境下的肖江虹小說研究[D]. 周鵬.渤海大學 2018
[3]牧歌與挽歌的和鳴[D]. 馮露萱.吉林大學 2017
[4]肖江虹小說的文化書寫[D]. 許雅倩.西北師范大學 2017
[5]城鄉(xiāng)間的進退[D]. 劉香.江西師范大學 2015
[6]農村空巢老人社會適應問題研究[D]. 溫忠文.江西農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40383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鄉(xiāng)村的拔根
第一節(jié) 農民的離地
一 土地的含義
二 農民與土地
三 農民的離地
第二節(jié) 傳統民俗文化的拔根
一 禮儀與道德的消解
二 民俗走向市場
第二章 拔根的社會成因
第一節(jié) 國家政策
一 戶籍制度的松動
二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大量興起
第二節(jié) 城鄉(xiāng)的推拉力
一 推拉理論的概述
二 農民進城的“推拉”因素
第三章 雙重身份及其代價
第一節(jié) 身份的雙重與代價
一 雙重身份的浮現
二 工人身份的代價
第二節(jié) 城市的邊緣群體
一 在制度的邊緣失范
二 在城市的邊緣駐扎
三 在交際的邊緣承受
第三節(jié) 村莊里的留守者
一 三留守群體
二 留守的無奈
第四章 扎根與展望
第一節(jié) 敬畏之心的呼喚
一 敬畏生命
二 敬畏道德
第二節(jié) 城鄉(xiāng)應走向和解
一 城鄉(xiāng)對立
二 城鄉(xiāng)應走向和解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肖江虹民俗“三部曲”藝術風格探析[J]. 尹愛華. 晉中學院學報. 2019(01)
[2]論肖江虹小說中的底層敘事[J]. 孫曉楠. 文化學刊. 2018(08)
[3]在城市與鄉(xiāng)村邊緣游走:肖江虹小說人物的存在境遇[J]. 顏軍. 揚子江評論. 2018(03)
[4]肖江虹小說的民俗敘事[J]. 楊波.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5]《蠱鎮(zhèn)》中的方言俗語與鄉(xiāng)土敘事[J]. 許賢. 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02)
[6]“蠱鎮(zhèn)”細讀:蒼生鬼神不等閑[J]. 杜國景.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7]肖江虹民俗小說的三重世界——論肖江虹的“民俗三部曲”[J]. 尤作勇.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8]民俗書寫與現代世界——肖江虹《儺面》座談會紀要[J]. 顏軍,肖江虹,尤作勇,楊波,楊飛,杜國景,龔婷婷.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9]淺析肖江虹《陰謀》中趙武的身份焦慮[J]. 嚴義卿.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7(33)
[10]貴州70后作家敘事角度的不同書寫[J]. 王伶俐. 戲劇之家. 2017(21)
博士論文
[1]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教育補償研究[D]. 張宇.天津大學 2015
[2]當代中國鄉(xiāng)村文明建設研究[D]. 夏淼.蘭州大學 2011
[3]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鄉(xiāng)村文化的變遷及其建構問題研究[D]. 周軍.吉林大學 2010
[4]90年代以來新鄉(xiāng)土小說的流變[D]. 趙允芳.南京師范大學 2008
[5]農民進城[D]. 蔡志海.華中師范大學 2006
[6]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 錢正武.中共中央黨校 2006
[7]論中國農民與土地的關系及解決當前失地農民問題的對策[D]. 廖小軍.福建師范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馬克思恩格斯城鄉(xiāng)關系思想及其當代啟示[D]. 鐘濤.廣西大學 2018
[2]“去鄉(xiāng)村化”時代語境下的肖江虹小說研究[D]. 周鵬.渤海大學 2018
[3]牧歌與挽歌的和鳴[D]. 馮露萱.吉林大學 2017
[4]肖江虹小說的文化書寫[D]. 許雅倩.西北師范大學 2017
[5]城鄉(xiāng)間的進退[D]. 劉香.江西師范大學 2015
[6]農村空巢老人社會適應問題研究[D]. 溫忠文.江西農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40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4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