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禪宗大慧法脈寫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10:10
大慧宗杲(1089-1163)是宋代影響最大的禪師,是南岳下十四代圓悟克勤禪師法嗣。圓悟克勤是“文字禪”的代表人物,其以云門宗雪竇重顯的《頌古百則》為基礎(chǔ)編纂的《碧巖錄》十卷在宋代文字禪中占有重要地位。至大慧宗杲時,臨濟宗“宗風大振,號臨濟再興”,一躍而至極盛。而大慧燒掉師長的《碧巖錄》而大倡“看話禪”,大有向禪宗“不立文字”的傳統(tǒng)回歸之意。大慧之下,法嗣日盛,人數(shù)眾多,據(jù)《大慧普覺禪師年譜》記載,其中有度門弟子84人,嗣法弟子110多人,隨他參禪的僧人和士大夫更是不計其數(shù)。大慧弟子及其法系形成臨濟宗大慧法脈,一直承襲到明清之后,遍布于南方廣大地區(qū)傳習禪法。大慧嗣法弟子中,著名的有橘洲寶曇、泉州教忠寺彌光、福建西禪寺鼎需、福州東禪寺思岳、饒州薦福寺悟本、溫州能仁寺祖元、廬山東林寺道顏、福州西禪寺守凈、明州育王寺遵璞、建寧府開善寺道謙、衡山伊山寺沖密、潭州溈山寺法寶、福州雪峰寺蘊聞、溫州凈居寺妙道、平江資壽寺妙總(尼僧,哲宗時丞相蘇頌之孫女)等,宗杲法脈人數(shù)之多,在禪宗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大慧弟子及后世法脈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十分活躍。據(jù)許紅霞《南宋詩僧叢考》一書考證,在有詩文集傳世的12位南宋詩...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
第一章 大慧弟子及其創(chuàng)作概述
第一節(jié) 大慧弟子群體身份的界定
第二節(jié) 大慧弟子著述概況
一、橘洲寶曇與《橘洲文集》
二、云臥曉瑩與《云臥紀譚》《羅湖野錄》
三、其他弟子與語錄傳記類著述
第三節(jié) 大慧法脈的三種創(chuàng)作傾向
一、大慧詩禪寫作方向的開拓——以橘洲寶曇為例
二、大慧法脈的佛教文學寫作
三、大慧禪林筆記寫作的傳承——以云臥曉瑩為例
第二章 文學指歸:橘洲寶曇的詩歌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寶曇的詩歌創(chuàng)作
一、寶曇詩歌范式
二、寶曇詩歌主題
第二節(jié) 師法蘇黃的寫作實踐
一、“禁體物語”與“詩戰(zhàn)”
二、散文詩筆法
第三節(jié) 寶曇對大慧思想的接受與變革
一、接受:對儒禪互通思想的體認
二、嬗變:由禪僧到文學僧
第三章 禪學堅守:大慧法脈的佛理詩寫作
第一節(jié) 大慧法脈創(chuàng)作形式與內(nèi)容
一、頌古對“看話禪”的運用
二、偈頌對“文字葛藤”的批判
三、人物贊
第二節(jié) 大慧法脈創(chuàng)作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大慧法脈的禪法弘揚之路
第四章 禪史建構(gòu):曉瑩禪林筆記的紀事傳承與轉(zhuǎn)變
第一節(jié) 紀事傳承:典范塑造的手段繼承
一、禪機勘驗
二、人物塑造
第二節(jié) 意識轉(zhuǎn)變:由禪門神跡到史料紀實
第三節(jié) 文本控制:“互見法”的史筆新變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禪籍疑難詞語考四則[J]. 詹緒左,周正. 古漢語研究. 2017(02)
[2]失控的文本與失語的文學批評——以《史記》及其研究史為例[J]. 程蘇東. 中國社會科學. 2017(01)
[3]寫鈔本時代異質(zhì)性文本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J]. 程蘇東.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4]論宋代禁體詩及詩人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變遷[J]. 張志杰. 中國韻文學刊. 2016(01)
[5]禪詩與禪思——論僧詩的范圍、分類及審美取向[J]. 張昌紅.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5)
[6]論詩、偈的異同及偈頌的詩化[J]. 張昌紅.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6)
[7]白戰(zhàn)體與禁體物語[J]. 周裕鍇. 古典文學知識. 2010(03)
[8]董狐的“書法不隱”與南史的“據(jù)實直書”[J]. 劉波.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S6)
博士論文
[1]北宋詩僧研究[D]. 高慎濤.陜西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39496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
第一章 大慧弟子及其創(chuàng)作概述
第一節(jié) 大慧弟子群體身份的界定
第二節(jié) 大慧弟子著述概況
一、橘洲寶曇與《橘洲文集》
二、云臥曉瑩與《云臥紀譚》《羅湖野錄》
三、其他弟子與語錄傳記類著述
第三節(jié) 大慧法脈的三種創(chuàng)作傾向
一、大慧詩禪寫作方向的開拓——以橘洲寶曇為例
二、大慧法脈的佛教文學寫作
三、大慧禪林筆記寫作的傳承——以云臥曉瑩為例
第二章 文學指歸:橘洲寶曇的詩歌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寶曇的詩歌創(chuàng)作
一、寶曇詩歌范式
二、寶曇詩歌主題
第二節(jié) 師法蘇黃的寫作實踐
一、“禁體物語”與“詩戰(zhàn)”
二、散文詩筆法
第三節(jié) 寶曇對大慧思想的接受與變革
一、接受:對儒禪互通思想的體認
二、嬗變:由禪僧到文學僧
第三章 禪學堅守:大慧法脈的佛理詩寫作
第一節(jié) 大慧法脈創(chuàng)作形式與內(nèi)容
一、頌古對“看話禪”的運用
二、偈頌對“文字葛藤”的批判
三、人物贊
第二節(jié) 大慧法脈創(chuàng)作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大慧法脈的禪法弘揚之路
第四章 禪史建構(gòu):曉瑩禪林筆記的紀事傳承與轉(zhuǎn)變
第一節(jié) 紀事傳承:典范塑造的手段繼承
一、禪機勘驗
二、人物塑造
第二節(jié) 意識轉(zhuǎn)變:由禪門神跡到史料紀實
第三節(jié) 文本控制:“互見法”的史筆新變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禪籍疑難詞語考四則[J]. 詹緒左,周正. 古漢語研究. 2017(02)
[2]失控的文本與失語的文學批評——以《史記》及其研究史為例[J]. 程蘇東. 中國社會科學. 2017(01)
[3]寫鈔本時代異質(zhì)性文本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J]. 程蘇東.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4]論宋代禁體詩及詩人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變遷[J]. 張志杰. 中國韻文學刊. 2016(01)
[5]禪詩與禪思——論僧詩的范圍、分類及審美取向[J]. 張昌紅.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5)
[6]論詩、偈的異同及偈頌的詩化[J]. 張昌紅.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6)
[7]白戰(zhàn)體與禁體物語[J]. 周裕鍇. 古典文學知識. 2010(03)
[8]董狐的“書法不隱”與南史的“據(jù)實直書”[J]. 劉波.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S6)
博士論文
[1]北宋詩僧研究[D]. 高慎濤.陜西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394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3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