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改編戲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8:21
李漁以其在戲劇創(chuàng)作與理論研究上的成就而知名,專論《閑情偶寄》更是膾炙人口之作;同時,他也具有作為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的一面。站在小說家的角度,李漁所創(chuàng)“無聲戲”的概念,令他筆下這兩種文學樣式聯(lián)系得異常緊密,李漁的諸多戲劇皆由其小說脫胎而成。站在文學評論的角度,李漁在對前代的他者創(chuàng)作進行鑒賞、評點之余,更推陳出新,對這些既存作品施行個性化的改編和改造,將屬于自身的審美情趣直接實踐于前人的土壤上。對研究者而言,如能撥云見霧、洞察原本與李漁改編作品間的種種區(qū)別,勢必能對李漁的文學創(chuàng)作觀念擁有更為科學的認識。本文嘗試對李漁戲劇中具有藍本或前身的改編作品進行直接的比較研究,從同一原始材料出發(fā),從情節(jié)、結構、角色、主旨等方面詳細分析李漁改編作品前后的變化,從而探討其改編原則和具體操作手段,以期對李漁戲劇創(chuàng)作觀念做出清晰的辯證。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將原本和戲劇改編本都完全出自李漁自身所作的四部內(nèi)部作品作為比較對象,以情節(jié)、角色、結構為中心探討其敘事操作方法、以主題思想為中心的探討其文本價值取向,直觀審視其改編前后的變化,從而揭示李漁在小說創(chuàng)作與戲劇創(chuàng)作上的差異。第二章:以戲劇藍本非李漁所作的他者作...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李漁對自身作品的改造
第一節(jié) 小說與改編戲劇的敘事操作差異
第二節(jié) 小說與改編戲劇的價值取向差異
第二章 李漁對前人作品的改編
第一節(jié) 對柳毅故事與煮海故事的改編
第二節(jié) 李漁對前人戲劇作品的改編
第三章 從李漁的改編看其戲劇文學觀
第一節(jié) 主題多樣化
第二節(jié) 審美世俗化
第三節(jié) 嚴肅情節(jié)喜劇化
第四章 李漁戲劇改編的主要手段
第一節(jié) 向才子佳人題材的轉(zhuǎn)化
第二節(jié) 社會觀察角度的廣闊化
第三節(jié) 人物關系的緊密化與結構的對稱化
第四節(jié) 劇情合理化與演出便利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藏黑水城文獻《周易十二錢卜法》初探[J]. 趙坤. 西夏研究. 2016(01)
[2]中國古代三類班社論[J]. 解玉峰. 南大戲劇論叢. 2015(02)
[3]論《尼山薩滿傳》中的清代巫覡治病及其他[J]. 劉世珣.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4)
[4]唐宋寺院的茶筵﹑茶會和茶湯禮[J]. 周建剛.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12(01)
[5]小說對稱美的極致——論李漁《十二樓》在小說美學史上的意義[J]. 朱明秋.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11(04)
[6]李漁對前人創(chuàng)作的戲曲改編初探[J]. 駱兵. 藝術百家. 2004(02)
[7]李漁小說藝術成因論[J]. 王正兵.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4(01)
[8]李漁小說創(chuàng)作思想的利與弊[J]. 湯妙. 皖西學院學報. 2004(01)
[9]災難禳解故事中的習俗流傳[J]. 陳赟. 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 2003(04)
[10]李漁小說創(chuàng)新論[J]. 王正兵. 社會科學輯刊. 2003(02)
博士論文
[1]李漁的整體戲劇觀念及其理論研究[D]. 高源.山東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柳毅故事嬗變研究[D]. 胡秀峰.遼寧大學 2012
[2]古代戲曲同題材作品的文化嬗變與傳播接受[D]. 姜濤.山西大學 2010
[3]吳越民間水神信仰研究[D]. 沈松柏.溫州大學 2009
[4]明代才子佳人傳奇研究[D]. 張帆.四川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898042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李漁對自身作品的改造
第一節(jié) 小說與改編戲劇的敘事操作差異
第二節(jié) 小說與改編戲劇的價值取向差異
第二章 李漁對前人作品的改編
第一節(jié) 對柳毅故事與煮海故事的改編
第二節(jié) 李漁對前人戲劇作品的改編
第三章 從李漁的改編看其戲劇文學觀
第一節(jié) 主題多樣化
第二節(jié) 審美世俗化
第三節(jié) 嚴肅情節(jié)喜劇化
第四章 李漁戲劇改編的主要手段
第一節(jié) 向才子佳人題材的轉(zhuǎn)化
第二節(jié) 社會觀察角度的廣闊化
第三節(jié) 人物關系的緊密化與結構的對稱化
第四節(jié) 劇情合理化與演出便利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藏黑水城文獻《周易十二錢卜法》初探[J]. 趙坤. 西夏研究. 2016(01)
[2]中國古代三類班社論[J]. 解玉峰. 南大戲劇論叢. 2015(02)
[3]論《尼山薩滿傳》中的清代巫覡治病及其他[J]. 劉世珣.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4)
[4]唐宋寺院的茶筵﹑茶會和茶湯禮[J]. 周建剛.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12(01)
[5]小說對稱美的極致——論李漁《十二樓》在小說美學史上的意義[J]. 朱明秋.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11(04)
[6]李漁對前人創(chuàng)作的戲曲改編初探[J]. 駱兵. 藝術百家. 2004(02)
[7]李漁小說藝術成因論[J]. 王正兵.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4(01)
[8]李漁小說創(chuàng)作思想的利與弊[J]. 湯妙. 皖西學院學報. 2004(01)
[9]災難禳解故事中的習俗流傳[J]. 陳赟. 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 2003(04)
[10]李漁小說創(chuàng)新論[J]. 王正兵. 社會科學輯刊. 2003(02)
博士論文
[1]李漁的整體戲劇觀念及其理論研究[D]. 高源.山東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柳毅故事嬗變研究[D]. 胡秀峰.遼寧大學 2012
[2]古代戲曲同題材作品的文化嬗變與傳播接受[D]. 姜濤.山西大學 2010
[3]吳越民間水神信仰研究[D]. 沈松柏.溫州大學 2009
[4]明代才子佳人傳奇研究[D]. 張帆.四川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8980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9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