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的左翼詩學的作法及其可能性——康凌《有聲的左翼》閱讀摘要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寧;;魯迅與左翼:理解的障礙[J];中州大學學報;2017年01期
2 李龍;;歷史與允諾:當代左翼文論的可能性[J];學習與探索;2017年09期
3 孔蘇顏;劉小新;;1920年代臺灣左翼思想的興起及與東亞左翼知識圈的互動[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4 李斌;;論營業(yè)性演出對左翼話劇意識形態(tài)功能的解構(gòu)[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5 王俊剛;閆紅;;論左翼戲劇對藝術(shù)與意識形態(tài)的雙重建構(gòu)[J];大舞臺;2013年07期
6 王予霞;;論20世紀美共領(lǐng)導(dǎo)的左翼女性文學的歷史作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7 孫勝存;李致;;角色理論視鏡下左翼劇人角色與心態(tài)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李偉;;困境中奮進的拉美左翼:現(xiàn)狀與挑戰(zhàn)[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9 錢理群;;陳映真和“魯迅左翼”傳統(tǒng)[J];現(xiàn)代中文學刊;2010年01期
10 王文軍;;特殊的外來影響:共產(chǎn)國際和中國左翼報告文學[J];中國比較文學;2009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海波;二十世紀中國左翼文論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3年
2 田豐;歷史、革命與審美—對左翼鄉(xiāng)土小說的多元考察[D];山東大學;201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一帆;左翼話劇運動與創(chuàng)作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2 岳凌;論左翼戲劇的概念化與公式化[D];西南大學;2016年
3 葛安鳳;“新左翼”文學的價值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4 段小軍;30年代左翼牢獄題材小說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5 何艾瓊;臺灣的良心:論陳映真的左翼意識與文學創(chuàng)作[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6 楊凱華;周作人與“左翼”(1927~1936)[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蘭其壽;意識形態(tài)視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說特質(zhì)[D];廈門大學;2007年
8 朱法娟;20世紀30年代的北方左翼文化運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9 寧麗萍;“左翼文學批評”的生成與演變—文學思潮視野中的“左翼批評話語史”[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10 黃月娥;論1930年代左翼女作家的女性身體書寫[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776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7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