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哀歌”:關(guān)于《蕭紅墓畔口占》的兩種讀法和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0-11-01 08:09
正哀歌作為一種詩歌體裁,可上溯至古希臘。漫長而流變的抒情傳統(tǒng),加上現(xiàn)代性的語境,既逐步凸顯了悼亡這一核心命題,又隨時對其進行著某種消解。從中文對希臘詞elegi的兩種翻譯選項來看,"哀歌"在字面上顯然也比"挽歌"有著更深邃多變的情感。中文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6525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潘寶;;彼岸無花——讀戴望舒《蕭紅墓畔口占》[J];閱讀與寫作;2009年02期
2 何希凡;;穿越生死之門的詩心互照——讀戴望舒《蕭紅墓畔口占》[J];名作欣賞;2007年03期
3 向衛(wèi)國;;客觀的詩情與詩歌的現(xiàn)場感——戴望舒《蕭紅墓畔口占》析讀[J];江門文藝;2010年04期
4 王家新;;詩歌與消費社會[J];野草;2012年06期
本文編號:28652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6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