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時期是女性文學的繁榮期,揚州阮門閨秀正處于這個時期。文章梳理了阮門閨秀的詩集文獻,通過收集她們散落的文章與詩篇,分析其詩歌內(nèi)容,了解封建社會晚期女性的生活環(huán)境及心理狀況,以企為女性文學史提供一個窗口和一份參考材料,為揚州文化建設貢獻微薄之力。文學社會學和丹納的環(huán)境藝術論都強調(diào)時代、環(huán)境對藝術的影響,阮門閨秀跟隨阮元四處仕宦,在這個背景下來探討她們詩歌創(chuàng)作的求雅之路。文章用個案研究法和比較研究法,探求出阮門閨秀對環(huán)境雅、生活雅、思想雅的追求。作為論文研究的基礎,我們首先梳理阮門閨秀詩歌文獻。論文第一部分介紹了阮門閨秀的生平,梳理著作流傳情況及輯佚。阮門閨秀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直接影響到她們的風格,因此論文第二部分考察外部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人總是在具體環(huán)境下生活,是社會性動物。阮門閨秀的創(chuàng)作也是在具體環(huán)境、社會下產(chǎn)生的。丹納的《藝術哲學》認為環(huán)境直接影響到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家心態(tài)。嶺南溫和的天氣、清麗的山水、繁榮的經(jīng)濟,促使阮門閨秀從容平和的心態(tài)的形成;江南崇文的風氣推動阮門閨秀生活的文雅化。對封建社會的女性而言,家庭是她們生活的重點與責任,她們在其中生活,也受其影響。因此,論文第三部分考察她們家庭內(nèi)部的文學氛圍。家庭會在一個人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記,阮門閨秀生活的家庭小環(huán)境同樣影響她們的創(chuàng)作。阮門閨秀經(jīng)常聚集唱和的地方是宅院與園林;婚姻嫁娶擴大了她們的關系網(wǎng),而娘家的文學氛圍也是影響她們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個因素;阮門閨秀在阮元的支持下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她們的詩歌內(nèi)容與阮元的仕宦生涯息息相關,追隨阮元的人生抒寫是其詩歌主要內(nèi)容。論文在對外部世界進行考察后,我們進入詩歌文本研讀。論文第四部分分析阮門閨秀囿守與突破傳統(tǒng)的困境。阮門閨秀跟隨阮元仕宦各地,從南至北,皆有她們的足跡。這些經(jīng)歷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豐富了深閨生活。然而她們對外在的自然和社會的關注,與對待書本的態(tài)度一樣,都是作為信息來閱讀與消費,沒有感同身受,故而不能動人。她們出身顯宦與書香門第,傳統(tǒng)教育與主流思想規(guī)范著她們的言行舉止和價值觀,同時她們也通過家庭生活與文學活動參與建構傳統(tǒng)社會秩序。論文從大天地與小空間、閨閣閑情與關注時事、賢媛典范與馳騁才情三方面考察阮門閨秀創(chuàng)作的矛盾與局限:超出一般閨閣女子的眼界,關注社會與民生,展示自己的才華,但終究還是有意地囿守社會規(guī)范。對阮門閨秀的生平、詩歌了解之后,我們進行橫向的對比,突出阮門閨秀詩歌的特點。文章第五部分從題材內(nèi)容、詩歌風格、情感表達、歷史思考四個方面比較阮門閨秀與席佩蘭、梁德繩的詩歌,可看出阮門閨秀詩歌題材更為廣泛,關注現(xiàn)實與民生,接觸的社會更廣闊。眼界始大,對歷史思考就不局限于主觀,能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理性的看待歷史事件。高貴的出身與和睦的家庭氛圍,她們詩歌中呈現(xiàn)出富貴氣,蘊涵的情感積極向上,無怨憤哀愁。詩風雍容典雅,溫潤玉潔。
【學位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207.22
【文章目錄】: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研究價值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阮門閨秀生平與著作
第一節(jié) 阮門閨秀生平
第二節(jié) 詩歌文獻梳理
第二章 從容與文雅并重的地方抒寫
第一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以嶺南為代表
第二節(jié) 社會風尚:以江南為代表
第三章 家庭氛圍:一門風雅
第一節(jié) “雅集”:宅院園林
第二節(jié) 姻親:姻婭關系
第三節(jié) 跟從:追隨阮元
第四章 閨閣內(nèi)外的徘徊:囿守與突破
第一節(jié) 大天地與小空間
第二節(jié) 閨閣閑情與關注時事
第三節(jié) 賢媛典范與馳騁才情
第五章 與席佩蘭、梁德繩詩比較
第一節(jié) 題材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詩歌風格
第三節(jié) 情感表達
第四節(jié) 歷史思考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阮元家人物關系
附錄二: 孔璐華家人物關系
附錄三: 許延錦家人物關系
附錄四: 阮元與阮門閨秀詩歌題材相重表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鄧桂英;;論清代女性詩學主體性話語表達的矛盾與困境[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2 羅時進;;地域社群:明清詩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維度[J];文學遺產(chǎn);2011年03期
3 魏愛蓮;云妍;;十九世紀中國女性的文學關系網(wǎng)絡[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徐雁平;;課讀圖與文學傳承中的母教[J];古典文獻研究;2008年00期
5 戴健;;曲江亭雅集鉤稽[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崔t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學生活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2 段繼紅;清代女詩人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蘭嵐;揚州明清女性畫家研究[D];揚州大學;2016年
2 顧一鳴;閨中的“奇女”想象—略論清代女性詩歌中的王昭君、花木蘭、秦良玉等形象[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曉燕;清代閨秀詩話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4 陳莉莉;明清揚州地區(qū)家族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5 王婷婷;刺繡、書寫、憑欄:乾、嘉、道江南才媛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6 吳琳;清初女性詩歌嬗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常娟;明清之際的才女群及其家族化[D];西南大學;2012年
8 褚友翠;家與詩:略論清代中葉江南女性詩人的家庭角色與詩歌教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興君;嘉道年間毗陵女性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周麗丹;詩人阮元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
28274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2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