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梅娘三四十年代小說的日常生活敘事
【學位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207.4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梅娘其人及創(chuàng)作歷程
二、梅娘研究的現(xiàn)狀
三、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
第一章 日常生活的直觀書寫
第一節(jié) 描摹世間百態(tài)
1、孩童艱難的處境
2、岸然道貌掩蓋下的齷齪勾當
3、“看”的冷漠與助紂為虐的殘忍
4、微薄的善意與溫情
第二節(jié) 表達女性體驗
1、“家”的悲慘與自尋出路
2、“性”的正視與自我認同
3、“行路難”與善良施救
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藝術(shù)呈現(xiàn)
第一節(jié) 意蘊深刻的意象世界
第二節(jié) 融貫中西的敘事結(jié)構(gòu)
1、講故事
2、談感受
第三章 梅娘日常生活敘事的獨特價值
第一節(jié) 以日常人生照見淪陷區(qū)社會現(xiàn)實
第二節(jié) 超越當下的永恒關(guān)懷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申峰;;小說閱讀技法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年01期
2 朱澤寶;;新變與重構(gòu):論小說話中小說品第的開展及其意義[J];中國文學研究;2018年02期
3 曹薦科;;敘事教學:語文小說教學的新理念[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年11期
4 姜榮;;小說文本教學與理性光輝[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年30期
5 凌彥;;情境表演在職校語文小說教學中的應用——以《警察與贊美詩》教學為例[J];文教資料;2016年30期
6 楊學兵;;巧借同題電影 解讀小說深意[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年33期
7 蔡明子;;精神的回歸:做自己的上帝[J];語文教學通訊;2017年05期
8 姚紅杰;;中考小說情節(jié)概括試題答題思路[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年36期
9 殷會荻;;稱謂:凸顯小說特質(zhì)的切口——動物小說《雁》教后記[J];中學語文教學;2016年11期
10 何更生;由尤;;小說的情節(jié)“教什么”與“怎么教”——兼評方瑩瑩老師的《項鏈》課堂教學[J];學語文;2016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董之林;;昨天,還在夢回縈系中——讀南非作家曼迪拉·藍加小說《魅影魂蹤》[A];中國非洲研究評論·非洲文學專輯(2016)總第六輯[C];2018年
2 華曉玲;;《重遇未知的自己》讀后雜談[A];中國水文化(2016年?L江工會“智慧女性 書香家庭”讀書征文獲獎作品專刊[C];2016年
3 凌彥;;情境表演在職校語文小說教學中的應用——以《警察與贊美詩》教學為例[A];中國職協(xié)2017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一二等獎)[C];2018年
4 白楠茁;;小說還能這樣讀——西方現(xiàn)代小說專題教學案例[A];信息技術(shù)的科學應用與教學方式的改革成果集(語文)[C];2010年
5 楊揚;;上海的文學經(jīng)驗——小說中的宏大敘事與日常生活敘事[A];《茅盾研究》第14輯——新世紀茅盾研究論文集[C];2014年
6 譚湘;;“尋找”——問世間情為何物?——評《尋找妻子古菜花》[A];2003年中國小說排行榜[C];2004年
7 寧珍琦;;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時間體驗——論《惡棍來訪》的時間敘事[A];2017中國·廈門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暨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第十屆研究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7年
8 蘇敏;;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情境教學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2017年
9 何勁虹;;《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敘述者[A];當代外語教育2018年第2輯[C];2018年
10 王穎;;博物館“有聲小說”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A];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名人故居專業(yè)委員會2016年年會論文集[C];201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凌越;你必須吞下整個世界[N];經(jīng)濟觀察報;2015年
2 郭娟;三流小說的“低級趣味”[N];經(jīng)濟觀察報;2014年
3 鹿鳴之什;最專業(yè)的業(yè)余讀者[N];經(jīng)濟觀察報;2015年
4 科威特 費薩爾·穆赫辛·卡赫塔尼 姚京宏 譯;當代科威特小說中的社會話語[N];文藝報;2018年
5 吳曉東;小說依附電影,電影帶火小說[N];中國青年報;2010年
6 文學理論家、出版人 孫建江;小說的肌理[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年
7 車厘子;月亮代表我的心[N];寧波日報;2016年
8 林吟;小說創(chuàng)作的“反轉(zhuǎn)”[N];貴陽日報;2017年
9 吳義勤;戰(zhàn)爭語境中的人性和生命之痛[N];文藝報;2017年
10 ;日常生活的潛流與詩性[N];文藝報;201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芳;80年代小說與西方荒誕思潮[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翟永明;生命的表達與存在的追問[D];山東大學;2005年
3 邱運華;詩性啟示:托爾斯泰小說詩學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1999年
4 劉惠卿;佛經(jīng)文學與六朝小說母題[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江臘生;后現(xiàn)代主義與中國20世紀90年代小說[D];蘇州大學;2006年
6 李紅秀;新時期的小說書寫與影像闡釋[D];四川大學;2006年
7 江紅英;中國新時期知青小說敘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韓春燕;當代東北地域文化小說論[D];吉林大學;2006年
9 牛競凡;對話與融合的藝術(shù)[D];復旦大學;2006年
10 吳澤泉;曖昧的現(xiàn)代性追求[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慧;麥卡勒斯小說的空間敘事研究[D];紹興文理學院;2019年
2 布俊;彭家煌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9年
3 王永安;人教版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小說選編及教學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9年
4 左s
本文編號:28273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2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