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評點《史記》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18 19:04
歸有光生于仕宦之家,家學淵源深厚,他具有扎實的經(jīng)學、史學根基,尤其喜歡讀《史記》,一生評點《史記》十余次。本文以歸有光評點《史記》為研究對象,分別對歸有光評點《史記》的背景及內容特色進行了概括介紹,并通過歸有光對《史記》的評點來挖掘歸有光文學觀,進而探究歸有光的散文創(chuàng)作受《史記》的影響。文章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引言,主要介紹本文的選題理由及意義、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明代涌現(xiàn)出一大批《史記》評點著作,歸有光評點《史記》無疑是其中的代表,對它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了解明代《史記》的接受情況。然而目前學界對歸有光的《史記》評點暫無系統(tǒng)的整理,相關研究也較為薄弱,因此對其整理研究勢在必行。第二部分探析歸有光評點《史記》的背景。主要從明代科舉背景、文學復古思潮、《史記》評點風氣盛行、歸有光個人喜好《史記》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各種因素相輔相成,共同推動了歸有光對《史記》的評點。第三部分分析歸有光評點《史記》的內容特色。第一節(jié)對《震川大全集載評點史記例意》進行分析,主要涉及圈點符號意義、評點術語及《史記》筆法風格三個方面。第二節(jié)為歸評《史記》的圈點分析,從形式上來講,圈點包括圈、點、擲、三角四種符號;從內容上來看,涵蓋了人物刻畫、歷史事件、靈異事件及“太史公曰”等方面。第三節(jié)為歸評《史記》的評語分析,主要從篇首總評及行內夾批兩方面進行論述。第四部分挖掘歸有光評點《史記》中隱含的文學觀。結合歸有光對《史記》的評點及其創(chuàng)作實踐,可以看出他主張文學創(chuàng)作應秉承儒家,宗經(jīng)尊圣;注重功用,強調文道合一;認同“發(fā)憤著書”,同時重視文章的審美層面。第五部分探究歸有光評點《史記》對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主要從以《史記》為素材、發(fā)憤寫作以及重視自我議論的抒發(fā)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學位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207.5
本文編號:2822055
【學位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20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楊昊鷗;;論《史記》文章學經(jīng)典地位在明代的形成[J];學術研究;2015年08期
2 王曉紅;;茅坤《史記抄》文學價值探微[J];社會科學輯刊;2015年03期
3 張新科;;《史記》文學經(jīng)典化的重要途徑——以明代評點為例[J];文史哲;2014年03期
4 楊昊鷗;;明代史學轉向與《史記》的文章學接受——以宋濂和歸有光為中心[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5 張新科;;《史記》文學經(jīng)典的建構過程及其意義[J];文學遺產(chǎn);2012年05期
6 劉尊舉;;唐宋派“師法唐宋”辨析[J];文藝評論;2011年08期
7 鄧國光;;古文批評的“神”論——茅坤《史記鈔》初探[J];文學評論;2006年04期
8 熊禮匯;唐宋派新論[J];文學評論;200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尊舉;唐宋派文學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2 貝京;歸有光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趙國安;《歸方評點史記合筆》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2 張荃;《史記鈔》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3 馮麗君;桐城四祖與《史記》[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822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2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