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山右遺民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10:32
【摘要】:清初山右遺民是清初遺民群體中一個重要的成員,他們以鮮明的政治傾向活躍在清初的歷史舞臺上,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正是因為此,本文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本文以六章的篇幅對清初山右遺民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其中,緒論部分主要探討山右遺民詩人及其詩歌的研究價值、研究現(xiàn)狀、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和研究方法。主體內(nèi)容由五章組成:第一章介紹清初山右遺民詩人及其詩的概況。首先理清遺民及遺民詩的演化過程。其次介紹山右遺民詩人與詩歌。最后,對清初山右詩人交游情況進行梳理,探討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第二章論述山右遺民詩歌的內(nèi)容。包括故國之思;抱節(jié)守操;抨擊新朝;體恤民生;日常生活;詠史懷古;游覽山水七部分內(nèi)容。通過分析山右遺民詩人的詩歌內(nèi)容,來探索當時士人們的普遍心態(tài)。第三章分析山右遺民詩的特色。一方面,在山右詩人的筆下,山右詩歌呈現(xiàn)出獨特多彩的風格:沖淡自然、質(zhì)樸醇雅;蕭散沉潛、凄惻郁結(jié);水中著鹽、融化典故。另一方面,山右遺民詩歌還呈現(xiàn)出濃郁的鄉(xiāng)情,其中表現(xiàn)為對山右自然山水的描摹和對山右人文環(huán)境的描寫。第四章論述山右明遺民詩的成就與地位。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存典籍能找到的山右遺民詩人約25人,其中傅山的成就最大,影響也最大,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傅山為核心的山右遺民構(gòu)成了清初山右遺民詩人群的主體,他們在清代詩史上可以說也占有一席之地。第五章為小結(jié)部分,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為了使讀者對清初山右遺民的活動有更清晰的了解,本文在最后還作了附錄:山右遺民詩人大事記,供后人參考。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207.22
本文編號:2697918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207.2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趙麗萍;;戴廷h;《楓林一枝》述論[J];齊魯學刊;2014年02期
2 唐筱琳;;清初遺民詩壇格局與泰州遺民詩群[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4期
3 張兵;清初泰州遺民詩群的社會結(jié)構(gòu)與創(chuàng)作特征[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潘承玉;“真詩”的探尋:清初明遺民詩論[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5 潘承玉;清初詩壇中堅:遺民性情詩派[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郝學華;清初遺民詩的文化意蘊淺說[J];聊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張兵;論清初遺民詩群創(chuàng)作的主題取向[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張兵;遺民與遺民詩之流變[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蘇亞靜;張慎言詩歌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年
2 郝文靜;傅山及其遺民詩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3 王丹鳳;傅山及其詩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劉慧;明代山西作家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97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69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