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施蟄存小說人性與佛性契合之美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雪松;;芻議佛性論與中國本土人性論思想的早期交涉[J];宗教研究;2015年01期
2 崔峰;;鳩摩羅什破戒的思想淵源與歷史影響[J];中國文化研究;2015年03期
3 張開媛;;1995年以來國內(nèi)鳩摩羅什研究綜述[J];邯鄲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4 祁偉;;宋代禪林筆記的憶古情結與書寫策略[J];文學遺產(chǎn);2011年06期
5 杜九霞;;施蟄存筆下石秀性變態(tài)心理解析[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韓曉琴;楊明;;歷史人物神性化去蔽——以施蟄存歷史題材小說《將軍的頭》和《石秀》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7 張艷霞;聶穎;;施蟄存佛教題材小說中的世俗人性[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8 孫昌武;;中國文化史上的鳩摩羅什[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張學義;;施蟄存研究的重要收獲——讀楊迎平《永遠的現(xiàn)代——施蟄存論》[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翁菊芳;;從女性構型看施蟄存小說女性意識的嬗變[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陳志華;宗教視野中的文學變革(1915-1919)[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2 冉祥華;豐子愷美學與藝術思想的佛學意蘊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于紅珍;民俗文化資源與莫言及其文學世界[D];山東大學;2015年
4 張源旺;從空性到佛性[D];蘇州大學;2012年
5 李林杰;《壇經(jīng)》心性論及其研究方法與湘贛農(nóng)禪之心境并建[D];湖南大學;2012年
6 張樹青;《大乘起信論》與兩宋理學心性論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懿群;變態(tài)心理學視域下的施蟄存小說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會;蟄以存身 奮而有為[D];湖北師范學院;2015年
3 譚舒;孟子與大乘佛教善惡觀之比較[D];南昌大學;2012年
4 陳玲玲;1949年后施蟄存散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韓佳璐;魏晉南北朝時期士人女性化審美現(xiàn)象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
6 王建軍;《注維摩詰所說經(jīng)》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楊理治;佛性的沉浮[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8 董新月;宋元話本對施蟄存小說創(chuàng)作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侯燕;施蟄存小說創(chuàng)作審美心理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10 董美玲;論施蟄存的“上元燈情結”[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950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69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