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詞寫作的價值確認——讀《21世紀新銳吟家詩詞編年》
本文選題:詩詞創(chuàng)作 + 舊體詩詞 ; 參考:《長江文藝評論》2017年01期
【摘要】:正一"二十世紀詩詞史"概念已經(jīng)提出將近十年,如今正呈高歌猛進之勢。[1]多年以來,不僅古代文學界一直在努力著,現(xiàn)當代文學界的不少同人也給予了關(guān)注與積極闡釋。李遇春教授就是一馬當先、十蕩十決的"急先鋒"之一,他的《中國當代舊體詩詞論稿》《現(xiàn)代中國詩詞經(jīng)典》等著述都是該學術(shù)方向領風氣之先的成果。如今,他又主持推出《21世紀新銳吟
[Abstract]:The concept of "History of Poetry and ci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been put forward for nearly ten years, and now it is developing rapidly. [1] for many years, not only the ancient literary circles have been working hard, but many contemporary literary circles have also paid attention to it and interpreted it positively. Professor Li Yuchun is one of the first and most decisive pioneers. His works, such as "the manuscript of Chinese Old Poetry" and "the Classics of Modern Chinese Poems", are all the first achievements of this academic direction. Now, he's hosting the "21st Century".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207.2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馬大勇;;種子推翻泥土,溪流洗亮星辰——網(wǎng)絡詩詞平議[J];文學評論;2013年04期
2 馬大勇;;“二十世紀詩詞史”之構(gòu)想[J];文學評論;2007年0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余英時;;當代之“打油詩”[N];中華讀書報;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亞文;高一飛;;當代中國司法實踐中的身份因素探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2 楊俊生;蘇德;;沖突與認同:民族地區(qū)職業(yè)院校教師身份的建構(gòu)[J];教師教育論壇;2017年05期
3 黃惠紅;劉先勇;;中職生客家文化認同教育體系的構(gòu)建與實踐評價——以河源技師學院為例[J];職業(yè);2017年13期
4 丁力;;身份認同的交纏與嶺南文化歷史的重塑——對《田野上的史記》的一種解讀[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5 陳晨;;“Anti粉”:解析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另類粉絲文化[J];青年探索;2017年02期
6 寧文英;吳滿意;;學界網(wǎng)民問題研究述評[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7 許孝媛;孔令順;;強凝聚與弱分化:手機媒介在傣族村落中的功能性使用[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7年02期
8 林曉蘭;;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身份認同——一個社會學的分析框架[J];學術(shù)論壇;2016年11期
9 陳平平;;高校實驗班學生“身份認同”問題芻議[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shù));2017年01期
10 周永康;王洪;;雙重邊緣化:小支系族群的文化傳承與身份認同困境研究——以貴州官屋基苗族為例[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博;;認同的本質(zhì)及其層次性[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王錚;;農(nóng)民工身份認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河南省鄭州市為例[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何洪濤;;從身份認同看英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貴族[J];蘭州學刊;2010年04期
4 殷娟;姚兆余;;新生代農(nóng)民工身份認同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長沙市農(nóng)民工的抽樣調(diào)查[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周國橋;;高校學生社團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10期
6 黃鈴;;我國中小學心理教師身份認同感現(xiàn)狀分析[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07年08期
7 許傳新;;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身份認同及影響因素分析[J];學術(shù)探索;2007年03期
8 吳寶權(quán);;試論高校社團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9 彭遠春;;論農(nóng)民工身份認同及其影響因素——對武漢市楊園社區(qū)餐飲服務員的調(diào)查分析[J];人口研究;2007年02期
10 朱小翠;和諧校園文化構(gòu)建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志毅;;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聯(lián)想[J];老年教育(老年大學);2014年02期
2 ;“中國夢”杯·詩詞家志“圓您中華詩人夢”大中華之行暨詩詞創(chuàng)作峰會征稿啟事[J];中華詩詞;2014年02期
3 ;中華詩詞需要科學批評[J];中華詩詞;2005年04期
4 武正國;無愧新時代 開拓新詩意——漫談詩詞創(chuàng)作體會[J];中華詩詞;2005年04期
5 ;胡錦濤主席關(guān)心詩詞創(chuàng)作[J];中華詩詞;2005年12期
6 淑文;;頂天立地數(shù)兒郎——讀梁士才詩詞有感[J];長白山詩詞;2005年05期
7 張陽松;;提高詩詞質(zhì)量芻議[J];東坡赤壁詩詞;2007年02期
8 本刊編輯部;;有問必答[J];對聯(lián)(民間對聯(lián)故事)(下半月);2007年11期
9 劉長江;毛振永;;中國廬山石門澗詩詞創(chuàng)作聯(lián)誼會[J];詩詞月刊;2007年10期
10 ;“星光杯”第四屆全國中華詩詞大賽緊急征稿啟事[J];中華詩詞;2008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西林;;弘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 振興中華詩詞事業(yè)——在貴州省詩詞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A];貴州省詩詞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五屆一次理事會會刊[C];2004年
2 ;貴州省教育廳辦公室轉(zhuǎn)發(fā)貴州省詩詞學會關(guān)于貴州省創(chuàng)建“詩詞之鄉(xiāng)”、“詩詞校園”試行辦法的通知[A];貴州省楹聯(lián)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貴州省詩詞學會五屆二次理事會會刊[C];2005年
3 袁林;;提高詩詞質(zhì)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四川省詩詞學會詩藝研討會發(fā)言選登[C];2007年
4 劉夢芙;;安徽百年詩詞綜述[A];2003年安徽省文學學會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貴州省詩詞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五屆一次理事會紀要[A];貴州省詩詞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五屆一次理事會會刊[C];2004年
6 ;貴州省詩詞學會章程[A];貴州省詩詞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五屆一次理事會會刊[C];2004年
7 ;貴州省詩詞學會2004年工作總結(jié)暨2005年工作計劃[A];貴州省楹聯(lián)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貴州省詩詞學會五屆二次理事會會刊[C];2005年
8 黃潤蓬;;努力做好《貴州詩詞》的編輯工作[A];貴州省楹聯(lián)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貴州省詩詞學會五屆二次理事會會刊[C];2005年
9 劉文濤;;我與詩詞[A];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首屆“老有所為”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石曉奇;;在中原文化熏陶下的Pp玉立及其詩詞創(chuàng)作[A];西域文學論集[C];199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紅衛(wèi);商洛詩詞創(chuàng)作座談會召開[N];商洛日報;2008年
2 記者 楊t,
本文編號:2013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01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