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茶詩詞中“茶意象”之審美研究
本文選題:品茶 + 茶詩; 參考:《福建茶葉》2017年08期
【摘要】:唐宋的文人多是通過寄情于茶中,從而體現(xiàn)自己對山水間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茶詩通常又都含有很深刻的哲理,這些哲理在歷史時光的洗滌下,展現(xiàn)的是更加深厚的文學色彩。因此,本文將會從唐宋茶詩形成的過程,發(fā)展的概況以及品茶中蘊含的哲理等幾個方面來研究茶詩詞中"茶意象"之審美。
[Abstract]:The literati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expressed their yearning for the unrestrained life betw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by sending their feelings to tea. Tea poems usually contain profound philosophies, which, after the washing of historical time, show deeper literary color.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aesthetic of "tea image" in tea poetry from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hilosophy contained in tea tasting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分類號】:I207.2;TS97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翠林;;云臺茶詩[J];農(nóng)業(yè)考古;1993年04期
2 錢時霖;茶詩談趣(一)[J];茶葉機械雜志;1994年03期
3 ;歷代茶詩選載(六)[J];茶博覽;2010年08期
4 呂維新;愛甚真成癖——讀徐鉉頌茶詩[J];茶葉;2000年01期
5 曾慶輝;南岳茶詩[J];茶葉機械雜志;2001年03期
6 錢時霖;茶詩談趣(十六)——芥茶的故事[J];茶葉機械雜志;2002年02期
7 李新玲;;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茶詩夜讀札記之三[J];農(nóng)業(yè)考古;2006年02期
8 黃建東;;斗茶與斗茶詩[J];茶世界;2006年12期
9 呂海泉;;茶詩(七律)六首[J];農(nóng)業(yè)考古;2011年05期
10 王樂慶;;試析我國唐代中期茶詩的凸現(xiàn)和興起[J];農(nóng)業(yè)考古;2013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詹瞻;;茶詩不老[A];茶與健康生活主題征文選[C];2004年
2 王家年;;獨特的日鑄茶詩[A];上海市茶葉學會2009-2010年度論文集[C];2010年
3 朱海燕;劉德華;施兆鵬;;淺析茶名之美[A];第四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葉云邋符智伶 浙江記者站 徐文瀟;杭州捧出“親民”式茶文化盛宴[N];中國旅游報;2008年
2 王建民;淺議白居易茶詩寫作特點[N];中華合作時報;2010年
3 竺濟法;鄭溱全家焙茶到天明[N];中華合作時報;2008年
4 劉揚武;品出茶的文化味[N];中華合作時報;2004年
5 梁中效;陜南——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發(fā)源地之一[N];漢中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姜欣;古茶詩的跨語際符號轉(zhuǎn)換與機輔翻譯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東峰;唐代茶詩與文士意趣[D];南昌大學;2010年
2 陳玲玲;唐宋茶詩中的哲理追求[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3 蘇瓊;北宋茶詩研究[D];寧夏大學;2013年
4 于歡;宋朝茶詩互文性在其作者背景英譯中的再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宋佳;唐朝茶詩模因發(fā)展在其作者英譯中的呈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6 尹遜剛;蘇軾茶詩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7 袁慶;白居易茶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8 宋小靜;唐宋僧人茶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9 劉倩;北宋茶詩的文化蘊涵及其功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10 何珊;宋代茶詩三題[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92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89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