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如!:都市敘述的限定與靈魂拷問的深度
本文選題:如海 切入點(diǎn):徐則臣 出處:《小說評論》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一在《王城如!返"后記"中,徐則臣向我們透露這部小說深在的創(chuàng)作動機(jī):"我也一直希望以北京這座城市為主人公寫一部小說,跟過去寫過的一系列關(guān)于北京的中短篇小說不同",因?yàn)?我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十幾年,不管我有多么喜歡和不喜歡,它都是我的日常生活和根本處境。面對和思考這個世界時,北京是我的出發(fā)點(diǎn)和根據(jù)地。"~①聯(lián)系作者前一部長篇——耗時六年寫就的、四十萬字的《耶路撒冷》,可以清晰見出
[Abstract]:In "the Sea of the King", Xu Zichen reveals to us the deep motive of the novel: "I have always wanted to write a novel with this city in Beijing as the protagonist."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ries of short stories about Beijing that I have written in the past. "because" I have lived in this city for more than a decade. No matter how much I like it or not, it is my daily life and fundamental situation. When I face and think about this world, Beijing is my starting point and base.
【作者單位】: 常州工學(xué)院;
【分類號】:I207.425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酈楹;;沉靜如海[J];詩選刊(下半月);2009年05期
2 孫宏輝;如海若云[J];全國中學(xué)優(yōu)秀作文選.高中;2004年09期
3 任澤春;黨恩深如海[J];稅收征納;2001年10期
4 牟丕志;機(jī)關(guān)如海[J];領(lǐng)導(dǎo)科學(xué);2003年16期
5 張曼菱;;師恩如海莫敢負(fù)[J];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01期
6 朱以撒;如海[J];福建稅務(wù);1999年05期
7 王慶飛;;愛&如海[J];照相機(jī);2014年05期
8 周燁;;哈爾濱,你的天空湛藍(lán)如海[J];詩林;2009年S1期
9 蕭劍濤;老人如海[J];老年人;2000年08期
10 李淑君;;女人如海[J];國際金融;200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賀紹俊;;波瀾不驚的無主題演奏——2008年中短篇小說述評[A];當(dāng)代文學(xué)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2)[C];2009年
2 賀紹俊;;高原狀態(tài)下的平庸和躁動——2005年中短篇小說評述[A];當(dāng)代文學(xué)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1)[C];2006年
3 楊光祖;;艱難的突圍與掙扎——新世紀(jì)西北中短篇小說論[A];當(dāng)代文學(xué)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1)[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墨波;徐則臣:小說在故事停止之后才開始[N];文藝報;2013年
2 李昌鵬;徐則臣《輪子是圓的》難以捉摸的魅力[N];文藝報;2011年
3 楊慶祥;輕的或重的[N];文藝報;2014年
4 郭艷;徐則臣:一個中國青年智識者的自白[N];北京日報;2014年
5 黃相宜;煙火花街,人間北京[N];文藝報;2013年
6 徐則臣;徐則臣:“70后”作家的尷尬與優(yōu)勢[N];文學(xué)報;2009年
7 徐妍;“新生代”作家需要增強(qiáng)經(jīng)典意識[N];文藝報;2010年
8 李浩;從閱讀出發(fā),從經(jīng)典出發(fā)[N];文藝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傅小平;好小說應(yīng)該是多解的[N];文學(xué)報;2006年
10 陳濤;徐則臣小說論[N];文藝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肖珩;漂泊與懷鄉(xiāng)——徐則臣小說簡論[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2 施華美;沉默與突圍:“70后”作家創(chuàng)作研究[D];渤海大學(xué);2015年
3 姜金麗;漂泊·懷鄉(xiāng)·救贖—徐則臣小說一個側(cè)面的解讀[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16年
4 車廣微;徐則臣小說創(chuàng)作論[D];云南師范大學(xué);2016年
5 李蔓;經(jīng)典意識主導(dǎo)下的寫作—徐則臣小說論[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6年
6 王雅卉;徐則臣小說創(chuàng)作新探[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6年
7 張欣;困境與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6年
8 赫晨;徐則臣小說創(chuàng)作論[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9 蔣書羽;徐則臣小說的成長主題[D];廣西師范學(xué)院;2016年
10 楊超;論徐則臣小說的悲劇意識[D];南昌大學(xué);2016年
,本文編號:1584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58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