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論“中國的抒情傳統(tǒng)”說之得失——兼談考量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標準與方法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8-03-05 02:26

  本文選題:抒情傳統(tǒng) 切入點:抒情美典 出處:《文學評論》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中國"抒情傳統(tǒng)說"是海外華裔學者陳世驤、高友工等學人提出并加以論證的一種關于中國文學特質的觀點。此說提出四十多年來在海內外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響應者甚眾,但也有一些批評乃至否定的聲音。"抒情傳統(tǒng)說"雖然也提出了不少頗具啟發(fā)意義的見解,但總體上看卻存在著一種"具體性誤置"的形而上學傾向,其目的本來是要彰顯中國文學的特質,結果卻反而遮蔽了中國文學自身的種種獨特性與復雜性。或許只有歷史化、語境化的研究路徑可以避免重蹈這種概念形而上學的覆轍。"抒情傳統(tǒng)說"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學術觀點的問題,它涉及到我們今天應該如何看待中國文學傳統(tǒng)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問題,涉及到文學研究乃至整個文化學術研究的方法論問題,自然也就涉及到學術研究中如何處理"古"與"今"、"中"與"西"的關系問題,所以有必要引起廣泛注意,展開深入討論。
[Abstract]: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theory" is a kind of view about Chinese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 put forward and demonstrated by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Chen Shixiang and Gao Yougong, etc. It has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more than 40 year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criticisms and even negative voices. Although the lyric tradition has offered many enlightening opinions, there is a metaphysical tendency of "concreteness misplacing" in general. Its purpose wa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 but the result was to obscure the uniqueness and complex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tself. Contextualized research paths can avoid repeating the metaphysical mistakes of the concept. "lyric tradition" is definitely not just an isolated academic point of view. It involves how we should look at the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and even the whol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today, and the methodology of literary research and even the whole cultural academic study. Nature also involves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and "present", "middle" and "west" in academic research, so it is necessary to arouse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carry out in-depth discuss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文化精神的文學表征”(項目批準號:16JJD75000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tǒng):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tǒng)[J];美育學刊;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李春青;;論“中國的抒情傳統(tǒng)”說之得失——兼談考量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標準與方法問題[J];文學評論;2017年04期

2 馮慶;;盧梭與現(xiàn)代抒情的政治倫理機制[J];文藝研究;2016年11期

3 鄭依晴;;海外中國抒情傳統(tǒng)研究二十年[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6年01期

4 李曉靜;;寫貌物情 抒發(fā)人思—論中國古代畫論中的抒情傳統(tǒng)[J];美術大觀;2015年12期

5 蘇巖;;公共性的缺失:“抒情傳統(tǒng)”背后的浪漫主義美學反思[J];名作欣賞;2015年16期

6 徐從輝;;有“情”的文學:周作人與抒情傳統(tǒng)[J];文藝爭鳴;2015年03期

7 馮慶;;“有情”的啟蒙——“抒情傳統(tǒng)”論的意圖[J];文藝研究;2014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建構與轉型”跨學科高層論壇在徐州師范大學召開[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2 姚文放;;中國文學傳統(tǒng)轉型的內在機制[J];河北學刊;2007年05期

3 王月;;“80后”文學與中國文學傳統(tǒng)[J];鄭州師范教育;2012年02期

4 王守雪;;董仲舒及“天”的哲學對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J];殷都學刊;2009年03期

5 謝桃坊;論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變異與繼承[J];社會科學研究;1988年01期

6 李萃茂;;海外游子文學創(chuàng)作與中國文學傳統(tǒng)——以新加坡游子文學創(chuàng)作為例[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毛志成;;文學,誰為它殉身?[J];飛天;1996年10期

8 蓋光;;生態(tài):引發(fā)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闡釋[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李亮偉;論中國文學傳統(tǒng)景物題材“杜鵑啼血”之審美底蘊[J];自貢師專學報;1995年03期

10 楊新華;;醉兒[J];小說界;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傅謹;;中國文學傳統(tǒng)中的焦慮主題[A];東方叢刊(1997年第1、2輯 總第十九、二十輯)[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 陸建德;中國文學傳統(tǒng)缺乏“共同體”觀念[N];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史仲文;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當代啟示[N];文藝報;2014年

3 李躍力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以“文化創(chuàng)造”觀照20世紀中國文學傳統(tǒng)[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蓋光 山東理工大學文學院;生態(tài)批評與中國文學傳統(tǒng)多向對接[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李清;中國作家何時才能“進城”?[N];中華讀書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林娟;在中國文學傳統(tǒng)與外國文學資源之間——談林紓的翻譯和創(chuàng)作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

本文編號:15683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5683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0e1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