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陶《京朝集》稿本考略
本文關(guān)鍵詞:張問陶《京朝集》稿本考略 出處:《文獻》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張問陶 《京朝集》稿本 性靈派 陳溿 評點
【摘要】:上海圖書館藏張問陶《京朝集》稿本,收錄張問陶從乾隆癸丑(1793)二月底至乾隆乙卯(1795)歲末在京任翰林院檢討時所作之詩,共存詩787首。其中除與刻本《船山詩草》重復(fù)者,更有243首佚詩,對于全面了解張問陶這一階段的詩風(fēng)與生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京朝集》稿本有大量的清人評點,諸家之中,以陳溿與陳用光、吳嵩梁的評點最為豐富,兩派截然不同的文學(xué)觀念以批點的形式在稿本中形成了激烈的交鋒。
[Abstract]:The Shanghai Library has collected a manuscript of Zhang Wentao's "Beijing Dynasty Collection", which contains poems written by Zhang Wentao from the end of February to the end of Qianlong Yimao 1795) when he was in Beijing to review the Hanlin Academy. There are 787 co-existing poems, including 243 lost poems, in addition to the duplicates of the engraved book "Chuanshan Poetry and grass", for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Zhang Wentao's poetic style and life in this stag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comments on the Qing Dynasty, among which Chen Li and Chen Yong-guang, Wu Songliang's comments are the most abundant. Two distinct literary concepts in the form of criticism formed a fierce confrontation in the manuscript.
【作者單位】: 復(fù)旦大學(xué)中國古代文學(xué)研究中心;
【分類號】:I207.22
【正文快照】: 張問陶(1764-1814),字仲冶,號船山,四川遂寧人,清中期著名詩人。論詩以性靈為宗,與袁枚、趙翼同為執(zhí)性靈派牛耳者。其詩在當時已廣受重視,有人稱“國朝二百年來,蜀中詩人以船山為冠”(1)。時人洪亮吉更將其與李白、蘇軾等大詩人相提并論,“謫仙和仲并庶幾,若說今人已無偶”(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均濤;全國張問陶學(xué)術(shù)研討會召開[J];文學(xué)遺產(chǎn);2001年05期
2 孫善齊;誰持萬管玲瓏筆──張問陶與三峽[J];中國三峽建設(shè);2001年12期
3 胡傳淮;;張問陶批點《杜詩論文》系偽造[J];蘇州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04期
4 周志榮;張小燕;;張問陶《瀘州》詩略考[J];瀘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1期
5 鄒鵬;李誠;;洪亮吉“尚氣說”對張問陶詩風(fēng)之影響探微[J];當代文壇;2011年04期
6 于曉婷;論李白對張問陶的影響[J];內(nèi)蒙古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1999年01期
7 李玫;解讀張問陶[J];解放軍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1年02期
8 羅應(yīng)濤;萬化無非一味真——論張問陶之“天真”說[J];內(nèi)蒙古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2年04期
9 鄭杰文;張問陶詩作的文化先導(dǎo)意義[J];文史哲;2002年06期
10 吳春玲;天籟自鳴天趣足——張問陶“趣”內(nèi)涵初探[J];井岡山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馬月珍;張問陶詩歌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xué);2012年
2 張洪海;張問陶性靈詩論與性靈詩[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5年
3 梁黎麗;張問陶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xué);2007年
4 王旋;張問陶對杜詩的接受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2年
5 彭玉美;揚棄與超越[D];山東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14235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42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