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陸機后代_《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發(fā)布時間:2016-10-09 08:09

  本文關鍵詞:陸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山東師范大學》 2010年

陸機賦研究

尚隨潔  

【摘要】: 西晉文學在整個文學史上存在時間短暫,但是卻出現了一些較著名的作家,陸機、潘岳、左思等在文學史上垂名后世。其中陸機對西晉文學影響較為顯著。陸機出身江東世族,一生基本歷經西晉王朝的興衰,才華橫溢,是我國西晉文學的代表作家,其《文賦》在文學理論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其四十二年的短暫人生中,作品豐富,成就也較高。陸機詩歌現存119首,散文40多篇(《演連珠》五十首記為一篇),辭賦27篇,還有不少史學以及地理方面的著作。陸機各方面成就較高,本文主要著眼于陸機賦進行研究,分四部分來論述。 第一部分,對陸機賦進行詳細分類。陸機賦主要有四大類:文論類,詠物類,抒情言志類,隱逸與列仙游仙類等。文論類賦主要指《文賦》,這在第二章詳細論述。其它三類賦可詳細劃分,詠物類包括動植物賦、器用類賦、天象賦等;抒情類賦包括感時傷逝類、思親念土類、頌祖述志類以及述行諷世類等。抒情類賦分量較重,占陸機賦作的一半多,全面反映了陸機在西晉混亂時局中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陸機在入洛后,仕途的不如意,久居異地的游宦意識及對雙親的思念占據其心靈的重要位置。思親念土賦是此類賦作的典型。隱逸游仙類又包括隱逸與游仙兩類。 第二部分,著眼《文賦》進行論述。《文賦》作為陸機最著名的文學理論著作,采用賦體形式完成,前人對《文賦》的研究論述較為詳盡,筆者在此主要著眼于分析其與西晉整個哲學思潮及其對《楚辭》與漢大賦的繼承演變的關系等方面。 第三部分,陸機在整個文學史上藝術成就突出。本部分主要論陸機賦藝術特征,一是抒情方式多樣,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助景物或者借助想象聯想等抒情,抒情的主要基調著眼于其悲情的方面。二是選取意象集中,陸機繼承前人用自然氣象作為意象的基礎上又善于選取“風”、“云”這樣兩個意象來寄托內心情懷,又重鋪敘與夸張。三是辭藻富麗,講究音聲,善用比喻、排比、對偶等手法,又善用疊字。警句又是陸機富有特色的方面。四是善于使事用典,陸機閉門讀書十年,深讀經書,研習《楚辭》,學識深厚,賦中不少語句借用《楚辭》的內容,善借前人事例來抒發(fā)內心情感。 第四部分,論陸機賦對后世的影響。《文賦》在內容與形式上對后世影響顯著!秶@逝賦》、《豪士賦》等作為陸機重要的賦作,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南朝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較深。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207.22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序言10-11
  • 第一章 陸機賦的題材內容11-30
  • 第一節(jié) 詠物賦11-17
  • 一、動植物賦13-14
  • 二、器用賦14-15
  • 三、天象賦15-17
  • 第二節(jié) 抒情小賦17-27
  • 一、感時傷逝類18-22
  • 二、思鄉(xiāng)懷親類22-25
  • 三、頌祖述志類25-27
  • 第三節(jié) 隱逸、游仙賦27-30
  • 第二章 《文賦》30-40
  • 第一節(jié) 《文賦》與西晉哲學思潮30-37
  • 一、《文賦》的情感論33-35
  • 二、《文賦》與言意關系35-36
  • 三、《文賦》與以無為本思想36-37
  • 第二節(jié) 《文賦》對《楚辭》及漢大賦的繼承演變37-40
  • 第三章 陸機賦藝術特色40-52
  • 第一節(jié) 抒情方式多樣,基調以悲為主40-44
  • 一、直接與間接抒情相結合,寫景與想象、聯想并用40-42
  • 二、抒情基調,以悲為主42-44
  • 第二節(jié) 善用“風”、“云”意象,重鋪敘44-45
  • 第三節(jié) 辭藻富麗,講究音聲,警句先行45-49
  • 第四節(jié) 使事用典多而精49-52
  • 第四章 陸機賦的貢獻和影響52-56
  • 第一節(jié) 《文賦》內容與形式上的重要貢獻52-54
  • 第二節(jié) 《嘆逝賦》、《豪士賦》等賦作的重要貢獻和影響54-56
  • 注釋56-61
  • 參考文獻61-65
  • 致謝65-66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66
  •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陸邦鳳;《文賦》創(chuàng)作構思論探微[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2 李劍清;;陸機《行思賦》作年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于浴賢;論陸機賦的東吳情結[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馬予靜;;陸機駢賦藝術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5 王伏生;論陸機的修辭觀[J];淮陰師專學報;1997年01期

    6 張安祖;;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含義辨[J];求是學刊;2006年06期

    7 曲筱藝;論陸機的羈旅心態(tài)[J];山東行政學院 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8 齊社祥,袁淑俊;李仲蒙情物交感說發(fā)微[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9 張照;;從《文賦》看陸機賦“體物”特色[J];皖西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10 劉志偉;;陸機研究的反思與展望[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朱冬愉;陸機《文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正學,王建萍;《李寄》主題芻議——兼議六朝文學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齡研究;2003年04期

    2 王茂福;;蒲松齡的《討青蠅文》與賦史上的詠蠅賦[J];蒲松齡研究;2005年04期

    3 栗亮;;從《羅剎海市》看蒲松齡的人生理想[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4 宋瑞彩;;論《論語·先進》侍坐章中的小說因素[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5 馬予超,張家合;《文心雕龍·章句》的虛詞觀及其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6 裴新平,潘祥輝;今本《南齊書》幾例點讀問題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2期

    7 熊剛;;論《綠衣》、《葛生》對中國古代悼亡詩的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8 鐘翠紅;李建華;;論江總的散文創(chuàng)作[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9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10 張娟;;《世說新語》“以”字處置式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夢瀟;;東漢“行春”考[A];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陳建農;;六朝詩學中的人生體驗與人格理想[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陳建農;;士族文化與六朝詩學的審美情趣[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王則遠;;略論“物感說”之“感”: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源[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蘭輝耀;;莊子技術觀的倫理精神及其現代價值[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馬正平;;“美”字“六書”與“本義”研究述評[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朱存明;;新時期以來中國美學史書寫的形態(tài)與反思[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劉良政;;論江淹的《雜體詩三十首》并序[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9 朱麗霞;;古文與駢文:在“桐城謬種,選學妖孽”之后——從《光明日報》“百城賦”說起[A];第三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歐陽國華;;基于分子生物學的快感人假設論綱[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高劉巍;王世貞的園林實踐與觀念[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7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吳舜立;自然審美:川端康成的文學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魏曉虹;《閱微草堂筆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古家臻;趙嘏科舉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金鑫;王充《論衡》與東漢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西武;山地別墅環(huán)境景觀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7 王夢潔;基于養(yǎng)生理念的居住區(qū)景觀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8 張平安;探驪中國武術中“黃金分割”思想[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9 宋文志;《文心雕龍》應用寫作主體論[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張建敏;《文賦》“應感之會”說[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姜劍云;陸機入洛疑案新斷[J];洛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2 于景祥;駢文的形成與鼎盛[J];文學評論;1996年06期

    3 胡國瑞;論陸機在兩晉及南北朝的文學地位[J];文學遺產;1994年01期

    4 劉志偉;;陸機研究的反思與展望[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忠惠;;陸機及其詩文略論[J];學習與探索;1993年02期

    2 劉運好;趙婧;;陸機詩歌研究三題[J];文學遺產;2010年01期

    3 葉桂郴;《陸機集》的用韻研究[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4 周偉民;;陸機《文賦》三題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3年06期

    5 姚葉翠;;再討論《孫權誄》之作者問題[J];青年文學家;2010年07期

    6 顧農;;陸機《與趙王倫箋薦戴淵》[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7 劉運好;;陸機籍貫與行跡考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安海明;;試論陸機詩歌的成就[J];青海師專學報;1991年03期

    9 余恕誠;;《陸士衡文集校注》評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楊淑鵬;陸機《豪士賦》作于齊王冏生前補正[J];晉中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曾毅;西晉詩歌批評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天棟;陸機的交游與文學創(chuàng)作[D];信陽師范學院;2010年

    2 尚隨潔;陸機賦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坤;明代陸機批評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4 公沿海;陸機創(chuàng)作論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2年

    5 楊強;西晉北渡士族陸機交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茜茜;陸機文學批評與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王麗莎;論“感物”理論與陸機創(chuàng)作中的“物色”[D];河南大學;2010年

    8 穆丹陽;“二陸”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9 崔曉黎;二陸相關人物考[D];山東大學;2010年

    10 章敏;五言之冠冕 文詞之命世[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陸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449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3449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eeb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