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戲曲大全_祁彪佳戲曲品評研究論文.pdf 全文免費在線閱讀
本文關鍵詞:祁彪佳戲曲品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長沙理工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祁彪佳戲曲品評研究 姓名:李瑤潔 申請學位級別:碩士
專業(yè):中國古代文學 指導教師:王福雅 201205 摘 要 品評是古代文學批評中一種常用的批評方式。明朝之后隨著戲曲活動的逐漸
繁榮,品評開始被引入到戲曲批評中。祁彪佳的《遠山堂曲品》和《遠山堂劇品》
是繼呂天成的《曲品》之后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兩部戲曲品評著作,二者在品評理
論的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祁彪佳的戲曲品評有著深厚的理論淵源,既承繼了
前代廣博的品評傳統(tǒng),同時又能充分將自身獨特的感受融入到品評實踐中。 祁彪佳在進行戲曲品評時運用了包容公正、文質并舉的品評原則和主觀融入、
意象比喻的品評方法。這些原則和方法是他在大量理論積累之上根據自身鑒賞實
踐發(fā)展而成的,是指導他欣賞、品評戲曲作品的準繩和體會作品深刻內涵的手段。 《遠山堂曲品》和《遠山堂劇品》的品級劃分是祁彪佳戲曲品評理論最重要
的表現(xiàn)。這兩部著作都按照“妙、雅、逸、艷、能、具”的品級排列來品評戲曲
作品。這六品之間存在兩種內在聯(lián)系,一種是等級關系,即以戲曲意境的有無高
低來區(qū)分品級;另一種是分類關系,,即各品都各自表現(xiàn)出不同的藝術風貌,具體
來說是由于作家情性、時代風貌、社會習俗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戲曲作品表現(xiàn)出
多姿多彩的風格。傳統(tǒng)的“妙”、“逸”、“能”等品級經祁彪佳加工后更適用于戲
曲品評,“雅”、“艷”兩品的介入更增強了整個品評體系的審美性。由此《遠山堂
曲品》和《遠山堂劇品》的品評模式達到了順序性分品與藝術性分品的融合、人
格性標準與風格性標準的融合,成為一種成熟的戲曲品評模式
本文關鍵詞:祁彪佳戲曲品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82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1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