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階段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及預警研究
本文關鍵詞:現(xiàn)階段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及預警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風險預警 聚類分析 因子分析
【摘要】:近年來,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加速上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成為現(xiàn)階段眾多學者專家追蹤的焦點。據(jù)最新官方統(tǒng)計,截止2013年6月,我國地方債務額已達17.89萬億,其實金融危機之前地方債總量并不是很多,也就是說債務的增長主要集中在09年我國實行的4萬億刺激經(jīng)濟措施之后的階段。業(yè)內(nèi)人士稱,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將會成為我國2015年面臨的3D(通貨緊縮Deflation、貨幣貶值Devaluation、債務違約Default)困局之頭號“灰天鵝”。2014年10月新出臺的43號文件指出,中央政府明確與地方政府債務劃清界限,實行不救助原則,不再為地方債背書,這無疑加大地方政府的壓力。因此,為防范可能轉變的債務危機,現(xiàn)階段科學地預警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是我們要研究的重大課題。本文首先從界定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中地方政府層級和對法定債務的含義出發(fā),對地方政府的整體債務的內(nèi)涵給予重新定義;同時介紹國際上比較認可的漢娜對地方債的分類,即由直接與或有、顯性與隱性四種債務構成的組合矩陣,以及我國權威機構之前確認的政府債務類別;然后結合財政風險,定義地方債務風險,闡明其特征和轉嫁方式。接著采用最新數(shù)據(jù),從我國2010年和2013年地方政府債務總體規(guī)模、層級分布、區(qū)域分布、借債主體、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方面綜合分析,了解到現(xiàn)階段我國具體狀況,發(fā)現(xiàn)地方政府債務存在的內(nèi)部風險,包括收支風險、規(guī)模風險、結構風險、管理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還有來自于不可控的外部環(huán)境風險,并明確指出形成風險的原因,諸如債務本身不確定性,我國財稅體制缺陷,城市化進程加快引起資金需求加大,政府行為短期化和地方政府的盲目自信等。之后在說明有必要且有可能構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系統(tǒng)的基礎上,對預警流程進行整體設計,指出預警方法和指標體系是測定和評價風險的核心,其中指標集從內(nèi)部風險、相關風險和外部風險構建,對于預警方法,本文先是介紹目前該領域常用的主要方法,再闡述本文選擇用的因子分析法建立地方政府預警系統(tǒng)模型的基本原理。以S省為研究對象,通過多元統(tǒng)計中的聚類分析對S省2007年至2012年的反映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標的108個數(shù)據(jù)進行約減,再運用因子分析法降維,借助SPSS 18.0提取出了3個主因子,得出因子綜合得分值,結論是S省現(xiàn)階段債務風險處于中度風險區(qū)間,而且通過其中一個主因子的解釋可以看出,控制S省政府債務風險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降低債務總量和或有債務占比,從而達到降低結構風險和整體風險的目的。在文章的結尾章,筆者從財政體制的完善、監(jiān)管機制的建立和新型政績考核評價機制的引入這三個角度給出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風險預警 聚類分析 因子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12.5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義11-12
- 1.3 文獻綜述12-16
- 1.3.1 國外文獻綜述12-14
- 1.3.2 國內(nèi)文獻綜述14-16
- 1.3.3 文獻述評16
- 1.4 研究主要內(nèi)容、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圖16-18
- 1.4.1 主要內(nèi)容16-17
- 1.4.2 研究方法17
- 1.4.3 技術路線圖17-18
- 2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理論概述18-24
- 2.1 地方政府債務概述18-20
- 2.1.1 地方政府債務的內(nèi)涵18
- 2.1.2 地方政府債務的分類18-20
- 2.2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概述20-24
- 2.2.1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涵義20
- 2.2.2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特征20-21
- 2.2.3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轉嫁途徑21-24
- 3 現(xiàn)階段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及其風險24-38
- 3.1 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現(xiàn)狀及特點24-29
- 3.2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構成分析29-33
- 3.3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成因分析33-38
- 3.3.1 財政分稅制的弊端是地方自治能力不足的根源33-35
- 3.3.2 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促成大量公益性債務資金的需要35-36
- 3.3.3 地方政府盲目的增長預期和政府行為短期化縱容風險的擴大36-38
- 4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系統(tǒng)設計38-50
- 4.1 預警系統(tǒng)構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8-39
- 4.2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系統(tǒng)設計思路39-41
- 4.3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系統(tǒng)指標體系的確定41-44
- 4.4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方法的選擇44-50
- 4.4.1 常見的風險預警方法簡介44-46
- 4.4.2 本文預警方法選擇46-50
- 5 基于S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模擬分析50-62
- 5.1 S省基本情況介紹50-51
- 5.2 數(shù)據(jù)信息的來源51
- 5.3 預警指標體系的形成51-54
- 5.3.1 數(shù)據(jù)的標準化處理51-52
- 5.3.2 預警指標的篩選52-54
- 5.4 實證分析54-62
- 6 防范當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對策及建議62-68
- 6.1 完善現(xiàn)有財政體制62-63
- 6.1.1 合理界定政府之間事權與支出的分配關系62
- 6.1.2 進一步規(guī)范轉移支付62
- 6.1.3 完善地方收入分配機制62-63
- 6.2 建立地方政府債務監(jiān)管機制63-65
- 6.2.1 中央政府事前監(jiān)督地方政府債務63-64
- 6.2.2 內(nèi)外部事中監(jiān)控地方政府債務64-65
- 6.2.3 事后反饋地方政府債務狀況65
- 6.3 引入新型政績考核評價機制65-68
- 參考文獻68-71
- 致謝71-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李鎖,劉紅全,成淑元;地方政府債務危及金融穩(wěn)定問題初探[J];西安金融;2005年01期
2 陳龍;付志宇;;貴州省地方政府債務情況實證分析[J];貴州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陳穗紅;;地方政府債務成因與風險防范[J];今日中國論壇;2006年09期
4 侯抿抿;;求解地方政府債務難題[J];決策與信息(財經(jīng)觀察);2007年10期
5 趙靈章;許佳鵬;;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6 趙曉宏;;加強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12期
7 張志華;周婭;尹李峰;;澳大利亞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J];中國財政;2008年11期
8 張愛榮;李震;;淺談化解地方政府債務[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08年10期
9 張志華;周婭;尹李峰;呂偉;劉誼;閆曉茗;;日本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J];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08年22期
10 張志華;周婭;尹李峰;呂偉;劉誼;閆曉茗;;澳大利亞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J];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08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裴育;丁德銘;劉素合;王景東;牟遙;;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及其化解問題研究[A];江蘇省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孫芳城;李松濤;;基于風險防范的地方政府債務會計體系構建[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劉志廣;;中國式地方政府債務的性質與債務風險的化解[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4 蘇忠林;;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研究——以重慶市銅梁縣化解政府債務的做法為例[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裴育;;基于財政體制改革視角透視地方政府債務化解路徑[A];江蘇省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6 姜宏青;;基于內(nèi)部控制視角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控制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孫亦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與融資平臺問題研究[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柯金川;張秋生;孟慶莉;;新經(jīng)濟形勢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學術年會報告集[C];2009年
9 劉衛(wèi)國;;論我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缺陷及其風險防范[A];經(jīng)濟發(fā)展與管理創(chuàng)新--全國經(jīng)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詹向陽;;辯證看待政府平臺融資,穩(wěn)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A];2011年夏季CMRC中國經(jīng)濟觀察(總第26期)[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單文余 沈常鐘;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敲響警鐘[N];發(fā)展導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施韜;說說地方政府債務[N];金融時報;2004年
3 ;地方政府債務危機:二月驚蟄[N];中國經(jīng)營報;2004年
4 何勇海;地方政府債務黑洞 如何填平[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5 彭竹兵 李洪文;馬龍: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N];中國財經(jīng)報;2006年
6 王清江;地方政府債務過重威脅經(jīng)濟安全[N];上海證券報;2007年
7 記者 李斌;高度重視地方政府債務風險[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8 郭立場;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是當務之急[N];中國信息報;2007年
9 郭立場;地方政府債務事關和諧社會大局[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10 肖亮;地方政府發(fā)債方案已呈國務院[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本文編號:852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85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