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PO抑價研究 ——基于利益相關者博弈
發(fā)布時間:2021-03-31 09:01
對于IPO相關異象的研究已經有近六十年的歷史,其中異象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IPO抑價、IPO熱銷和IPO長期走弱。本人研究發(fā)現這三大現象之間有內在的邏輯關系:IPO熱銷開始導致IPO抑價,最終表現為IPO長期走弱。本文選取IPO抑價作為研究對象。我先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研究發(fā)現IPO抑價問題是一級市場上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對于IPO抑價原因的討論,學者們也眾說紛紜。有的學者從傳統(tǒng)金融學的風險與收益關系的角度進行分析,有的學者從代理問題、投資者的情緒等行為金融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盡管,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信息不對稱理論成為了該領域最為流行的學術觀點。然而,該理論對90年代后期美國證券市場上突然急劇增加的IPO抑價程度沒有解釋力。我國對IPO首日超額收益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對于現象的描述及解釋,但涉及的解釋因素大多參照國外的相關研究方法來確定,并多為對西方抑價理論的驗證上,特別是信息不對稱理論。對于我國證券市場的制度因素和我國股市特殊發(fā)展歷程很少涉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認同西方學者IPO抑價的理論成果,但由于中國股市和西方發(fā)達國家成熟的股市還有很大差距,所以我認為西方IPO...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四節(jié) 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IPO定價機制的理論綜述
第一節(jié) IPO定價機制理論
第二節(jié) IPO定價機制的國際發(fā)展趨勢
第三節(jié) 我國IPO定價機制的演變過程
第三章 IPO定價過程中利益相關者的博弈
第一節(jié) 上市公司的決策對抑價的解釋
第二節(jié) 投資銀行(即承銷商)的決策對抑價的解釋
第三節(jié) 投資者的決策對抑價的解釋
第四節(jié) 監(jiān)管者(政府)的制度安排對抑價的解釋
第五節(jié) 利益相關者之間博弈方盒的解釋
第四章 中國IPO抑價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第一節(jié) 中國不同IPO定價機制下IPO抑價分析
第二節(jié) 中國承銷商結構對IPO抑價的影響
第五章 中國IPO高抑價現象的解決途徑
第一節(jié) 中國IPO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第二節(jié) 論文總結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股票市場IPO抑價的動態(tài)分析[J]. 張新楊. 商業(yè)時代. 2008(26)
[2]中小企業(yè)板上市公司IPO效應研究[J]. 黃碧. 財會月刊. 2008(20)
[3]IPO抑價與事前不確定性的關系研究[J]. 周孝華,唐文秀. 現代管理科學. 2008(07)
[4]IPO抑價與證券市場制度變遷[J]. 劉立燕,曹溪. 黑龍江對外經貿. 2008(05)
[5]IPO定價中的抑價現象:理論與實證[J]. 王偉峰,周少聰. 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 2008(03)
[6]投資者情緒及波動與IPOs抑價[J]. 周孝華,李純亮,梅德祥. 統(tǒng)計與決策. 2008(04)
[7]IPOs發(fā)行抑價現象的金融學解釋及未來研究方向[J]. 趙紹娟,王新宇. 浙江金融. 2007(05)
[8]中國A股IPO抑價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段小明,劉玉山. 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 2006(01)
[9]圈錢偏好、非流通股與IPO定價[J]. 于棟華,陳湘鵬. 運籌與管理. 2006(01)
[10]IPO詢價制度存在的弊端及修補機制[J]. 闞京華. 審計與經濟研究. 2005(03)
博士論文
[1]中國A股IPO價格行為研究[D]. 江洪波.上海交通大學 2007
[2]我國IPO高抑價和詢價發(fā)行機制研究[D]. 熊維勤.重慶大學 2007
[3]中國上市公司IPO定價研究[D]. 高學哲.西安交通大學 2006
[4]IPO定價機制研究[D]. 楊記軍.四川大學 2006
[5]中國首次發(fā)行新股市場化改革研究[D]. 陳蓉.廈門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滬深兩市上市公司IPO定價的影響因素分析[D]. 李程.中國海洋大學 2008
[2]中國新股首日抑價原因的實證研究[D]. 林超群.東華大學 2007
[3]新股發(fā)行機制與定價效率研究[D]. 張一帆.西南財經大學 2007
[4]我國累計投標詢價機制理論及實證研究[D]. 張健.重慶大學 2007
[5]發(fā)行制度和發(fā)行方式與我國IPO定價效率[D]. 趙煒科.重慶大學 2007
[6]IPO定價理論與模型研究[D]. 崔璇.中國海洋大學 2006
[7]我國IPO發(fā)售機制研究[D]. 茍思.重慶大學 2006
[8]券商聲譽與IPO抑價關系研究[D]. 禹娜.湖南大學 2005
[9]我國IPO折價的定量估計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 張曉燁.吉林大學 2004
[10]中國股票發(fā)行價格異常分析[D]. 李玉峰.西南財經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111170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四節(jié) 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IPO定價機制的理論綜述
第一節(jié) IPO定價機制理論
第二節(jié) IPO定價機制的國際發(fā)展趨勢
第三節(jié) 我國IPO定價機制的演變過程
第三章 IPO定價過程中利益相關者的博弈
第一節(jié) 上市公司的決策對抑價的解釋
第二節(jié) 投資銀行(即承銷商)的決策對抑價的解釋
第三節(jié) 投資者的決策對抑價的解釋
第四節(jié) 監(jiān)管者(政府)的制度安排對抑價的解釋
第五節(jié) 利益相關者之間博弈方盒的解釋
第四章 中國IPO抑價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第一節(jié) 中國不同IPO定價機制下IPO抑價分析
第二節(jié) 中國承銷商結構對IPO抑價的影響
第五章 中國IPO高抑價現象的解決途徑
第一節(jié) 中國IPO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第二節(jié) 論文總結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股票市場IPO抑價的動態(tài)分析[J]. 張新楊. 商業(yè)時代. 2008(26)
[2]中小企業(yè)板上市公司IPO效應研究[J]. 黃碧. 財會月刊. 2008(20)
[3]IPO抑價與事前不確定性的關系研究[J]. 周孝華,唐文秀. 現代管理科學. 2008(07)
[4]IPO抑價與證券市場制度變遷[J]. 劉立燕,曹溪. 黑龍江對外經貿. 2008(05)
[5]IPO定價中的抑價現象:理論與實證[J]. 王偉峰,周少聰. 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 2008(03)
[6]投資者情緒及波動與IPOs抑價[J]. 周孝華,李純亮,梅德祥. 統(tǒng)計與決策. 2008(04)
[7]IPOs發(fā)行抑價現象的金融學解釋及未來研究方向[J]. 趙紹娟,王新宇. 浙江金融. 2007(05)
[8]中國A股IPO抑價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段小明,劉玉山. 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 2006(01)
[9]圈錢偏好、非流通股與IPO定價[J]. 于棟華,陳湘鵬. 運籌與管理. 2006(01)
[10]IPO詢價制度存在的弊端及修補機制[J]. 闞京華. 審計與經濟研究. 2005(03)
博士論文
[1]中國A股IPO價格行為研究[D]. 江洪波.上海交通大學 2007
[2]我國IPO高抑價和詢價發(fā)行機制研究[D]. 熊維勤.重慶大學 2007
[3]中國上市公司IPO定價研究[D]. 高學哲.西安交通大學 2006
[4]IPO定價機制研究[D]. 楊記軍.四川大學 2006
[5]中國首次發(fā)行新股市場化改革研究[D]. 陳蓉.廈門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滬深兩市上市公司IPO定價的影響因素分析[D]. 李程.中國海洋大學 2008
[2]中國新股首日抑價原因的實證研究[D]. 林超群.東華大學 2007
[3]新股發(fā)行機制與定價效率研究[D]. 張一帆.西南財經大學 2007
[4]我國累計投標詢價機制理論及實證研究[D]. 張健.重慶大學 2007
[5]發(fā)行制度和發(fā)行方式與我國IPO定價效率[D]. 趙煒科.重慶大學 2007
[6]IPO定價理論與模型研究[D]. 崔璇.中國海洋大學 2006
[7]我國IPO發(fā)售機制研究[D]. 茍思.重慶大學 2006
[8]券商聲譽與IPO抑價關系研究[D]. 禹娜.湖南大學 2005
[9]我國IPO折價的定量估計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 張曉燁.吉林大學 2004
[10]中國股票發(fā)行價格異常分析[D]. 李玉峰.西南財經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111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31111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