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股票市場的非對稱反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5 13:32
股票市場的非對稱反應是指同等程度的利好和利空消息對股市波動的影響程度不同。國外成熟市場的研究表明,利空消息對股市波動的影響大于同等程度利好消息,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杠桿效應”。國內(nèi)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股票市場也存在非對稱反應現(xiàn)象,但由于我國股市是新興市場,發(fā)展不穩(wěn)定,不同時期的波動特征也不同,這就導致不同時期的研究結論不一致。本文參考了國內(nèi)外有關股票市場非對稱反應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國股票市場的實際情況,綜合考察了滬深兩市在不同市況下對信息反應的非對稱性特征。具體而言,本文采用TARCH模型,對1997年至2008年的股票市場數(shù)據(jù)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與成熟市場類似:我國股票市場存在非對稱反應,且表現(xiàn)為“杠桿效應”。進一步,本文對滬深兩市分別取出一個完整的牛市與熊市階段,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檢驗,結果表明:在不同市況下,滬深兩市均存在非對稱反應,且在牛市下表現(xiàn)為利好消息的沖擊大于利空消息,在熊市下則相反。這說明我國股市的非對稱反應與市場所處的牛熊階段有關。基于上述實證檢驗結果,本文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與思考,得出投資者情緒可能是影響非對稱反應的重要因素。為了檢驗這一推論,本文參...
【文章來源】:寧波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論文研究思路
1.3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1.4 論文結構安排
2 文獻綜述
2.1 國外文獻綜述
2.2 國內(nèi)文獻綜述
2.2.1 存在非對稱反應
2.2.2 不存在非對稱反應
2.2.3 不能得到單一結論
2.3 文獻總結
3 理論模型介紹
3.1 ARCH、GARCH、ARCH-M 模型
3.2 EGARCH 模型
3.3 TARCH 模型
3.4 本章小結
4 我國股票市場非對稱反應的特征
4.1 樣本與數(shù)據(jù)說明
4.2 實證檢驗
4.2.1 數(shù)據(jù)初始分析
4.2.2 平穩(wěn)性檢驗
4.2.3 ARCH 效應檢驗
4.2.4 TARCH 模型估計結果
4.3 實證結論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非對稱反應與投資者情緒
5.1 投資者情緒指數(shù)
5.2 樣本描述與模型設計
5.3 實證檢驗
5.4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建議
6.1 主要結論
6.2 相關的政策建議
6.2.1 加快建立做空機制
6.2.2 完善信息披露機制
6.2.3 加強機構投資者建設
6.2.4 加強風險管理和金融創(chuàng)新
6.3 非對稱反應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 滬深兩市各階段收益序列圖
附錄B 滬深兩市各階段殘差序列圖
附錄C 滬深兩市各階段信息沖擊曲線
在學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噪音交易、投資者情緒波動與股票收益[J]. 張強,楊淑娥.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03)
[2]我國投資者情緒波動性與股市收益[J]. 王朝暉,李心丹.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8(06)
[3]我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的非對稱性及其國際比較[J]. 吳毅芳,彭丹.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5)
[4]中國A股市場收益波動的非對稱性研究[J]. 何曉光,朱永軍. 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 2007(01)
[5]滬、深股市波動不對稱性的實證分析[J]. 聶富強,宋國軍. 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 2007(01)
[6]中國股市波動率的非對稱性[J]. 張路膠,趙華. 統(tǒng)計與決策. 2006(20)
[7]股市杠桿效應與溢出效應實證分析-GARCH模型之應用[J]. 運懷立. 現(xiàn)代財經(jīng)(天津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06(09)
[8]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 李小為. 中外企業(yè)家. 2006(08)
[9]中國股票市場的信息反應曲線和股票價格波動的非對稱性[J]. 劉金全,于冬,崔暢. 管理學報. 2006(03)
[10]中國證券市場分割對政策信息的非對稱性反應研究[J]. 范鈦. 統(tǒng)計與決策. 2006(05)
本文編號:2918356
【文章來源】:寧波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論文研究思路
1.3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1.4 論文結構安排
2 文獻綜述
2.1 國外文獻綜述
2.2 國內(nèi)文獻綜述
2.2.1 存在非對稱反應
2.2.2 不存在非對稱反應
2.2.3 不能得到單一結論
2.3 文獻總結
3 理論模型介紹
3.1 ARCH、GARCH、ARCH-M 模型
3.2 EGARCH 模型
3.3 TARCH 模型
3.4 本章小結
4 我國股票市場非對稱反應的特征
4.1 樣本與數(shù)據(jù)說明
4.2 實證檢驗
4.2.1 數(shù)據(jù)初始分析
4.2.2 平穩(wěn)性檢驗
4.2.3 ARCH 效應檢驗
4.2.4 TARCH 模型估計結果
4.3 實證結論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非對稱反應與投資者情緒
5.1 投資者情緒指數(shù)
5.2 樣本描述與模型設計
5.3 實證檢驗
5.4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建議
6.1 主要結論
6.2 相關的政策建議
6.2.1 加快建立做空機制
6.2.2 完善信息披露機制
6.2.3 加強機構投資者建設
6.2.4 加強風險管理和金融創(chuàng)新
6.3 非對稱反應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 滬深兩市各階段收益序列圖
附錄B 滬深兩市各階段殘差序列圖
附錄C 滬深兩市各階段信息沖擊曲線
在學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噪音交易、投資者情緒波動與股票收益[J]. 張強,楊淑娥.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03)
[2]我國投資者情緒波動性與股市收益[J]. 王朝暉,李心丹.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8(06)
[3]我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的非對稱性及其國際比較[J]. 吳毅芳,彭丹.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5)
[4]中國A股市場收益波動的非對稱性研究[J]. 何曉光,朱永軍. 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 2007(01)
[5]滬、深股市波動不對稱性的實證分析[J]. 聶富強,宋國軍. 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 2007(01)
[6]中國股市波動率的非對稱性[J]. 張路膠,趙華. 統(tǒng)計與決策. 2006(20)
[7]股市杠桿效應與溢出效應實證分析-GARCH模型之應用[J]. 運懷立. 現(xiàn)代財經(jīng)(天津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06(09)
[8]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 李小為. 中外企業(yè)家. 2006(08)
[9]中國股票市場的信息反應曲線和股票價格波動的非對稱性[J]. 劉金全,于冬,崔暢. 管理學報. 2006(03)
[10]中國證券市場分割對政策信息的非對稱性反應研究[J]. 范鈦. 統(tǒng)計與決策. 2006(05)
本文編號:29183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9183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