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度量與CAPM
發(fā)布時間:2020-10-20 08:53
看跌風險度量具有直覺上的優(yōu)越性,它更關注資產(chǎn)收益向下方向的運動。為了刻畫投資者在股市牛熊階段的不同風險偏好,本文引入了轉換風險度量的風險度量方式。 在一定假設條件下,均值下偏矩框架的組合選擇問題得出與經(jīng)典均值方差分析一樣的理論結果,在市場均衡時得到類似于MV CAPM的MLPM CAPM。 為了將重要的經(jīng)濟意義條件加諸于定價模型,本文的實證模型選用定價核框架,并運用Hansen-Jagannathan的方法構造了統(tǒng)計量來比較不同風險度量下的CAPM。由于不同的市場替代可能導致不同的實證結論,文章用三種加權方法計算市場收益,而為了保證收益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分組時采用與市場替代相對應的加權方法構造組合。 估計結果對三種模型的排序印證了文章的設想。轉換風險度量定價模型的表現(xiàn)符合理論預期,能較好地刻畫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而看跌風險度量因放棄太多信息而沒有顯示出直觀的優(yōu)越性。為了查看估計結果的穩(wěn)健性,文章還用不同的無風險利率觀察利率敏感性,并在適應性估計方法下比較三個模型,結果都進一步確認了轉換度量的優(yōu)越性。
【學位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F224;F830.9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表格目錄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目的
1.2 論文主要內容及結構
第二章 風險度量
2.1 不確定性風險度量
2.2 看跌風險度量
2.3 本章小結:轉換風險度量
第三章 均值風險模型
3.1 CAPM的發(fā)展與演進
3.2 MV CAPM
3.3 MLPM CAPM
3.4 實證模型
第四章 數(shù)據(jù)方法與描述性統(tǒng)計
4.1 數(shù)據(jù)方法
4.2 描述性統(tǒng)計
第五章 實證分析結果
5.1 模型比較:定價誤差與加總
5.2 無風險利率的影響
5.3 適應性估計方法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8476
【學位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F224;F830.9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表格目錄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目的
1.2 論文主要內容及結構
第二章 風險度量
2.1 不確定性風險度量
2.2 看跌風險度量
2.3 本章小結:轉換風險度量
第三章 均值風險模型
3.1 CAPM的發(fā)展與演進
3.2 MV CAPM
3.3 MLPM CAPM
3.4 實證模型
第四章 數(shù)據(jù)方法與描述性統(tǒng)計
4.1 數(shù)據(jù)方法
4.2 描述性統(tǒng)計
第五章 實證分析結果
5.1 模型比較:定價誤差與加總
5.2 無風險利率的影響
5.3 適應性估計方法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靳云匯,劉霖;中國股票市場的雙因子定價模型[J];經(jīng)濟科學;2001年05期
2 陸蓉,徐龍炳;“牛市”和“熊市”對信息的不平衡性反應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4年03期
3 鹿長余;;滬深股票市場歷次投資主線的生命周期實證研究[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4 金昊;吳世農;;牛市與熊市期間我國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績效評價[J];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5 李勇;李傳樂;;風險傳染效應在牛市、熊市中的異化現(xiàn)象——來自A+H雙重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金融發(fā)展研究;2008年11期
6 阮濤,林少宮;CAPM模型對上海股票市場的檢驗[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0年04期
7 崔婧;楊揚;程剛;趙秀娟;;周內效應在牛市、熊市中的異化現(xiàn)象——關于中國證券市場的一個實證研究[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8年08期
8 喬潤海;;滬深股市在牛市和熊市階段的波動非對稱效應實證分析[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08年14期
本文編號:2848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8484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