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證券論文 >

我國證券市場引入信用交易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0-05-09 16:47
【摘要】:本文共分五部分,分別從信用交易概述、國外信用交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國內(nèi)證券市場“信用交易”的現(xiàn)狀、信用交易風險性與投機性的辯證性思考等幾方面對我國證券市場引入證券信用交易進行了初步探討。 第一部分 信用交易概述 證券信用交易是指交易客戶在買賣股票等有價證券時,向經(jīng)紀人支付一定比例的現(xiàn)金或者證券,其差額部分由經(jīng)紀人或者銀行通過借貸而補足的一種交易形式。證券信用交易離不開證券融資,證券融資有三種主要類型:一級市場融資、二級市場融資和證券抵押貨款。二級市場融資的主要形式就是保證金信用交易。信用交易分為融資和融券兩種類型。證券信用交易有幾個顯著的特點是:借錢買券和借券賣券;證券信用交易中存在雙重信用,一方面存在著因經(jīng)紀人向客戶墊款而形成的經(jīng)紀人與證券交易者之間的信用關系,另一方面還存在著因經(jīng)紀人向銀行進行證券抵押貸款而形成的銀行與經(jīng)紀人之間的信用關系;證券信用交易中存在雙重利息支付,證券交易者支付給經(jīng)紀人的利息和經(jīng)紀人支付給融資機構(gòu)的利息;證券信用交易以現(xiàn)貨交易為原則,證券信用交易從交割方式的角度來講,這種交易方式與現(xiàn)貨交易基本一致;證券信用交易的保證金比例由中央銀行制定,中央銀行可以根據(jù)證券市場的運行狀況,通過調(diào)整保證金比例來調(diào)節(jié)銀行資金流入證券市場的數(shù)量,從而起到調(diào)控證券市場運行、防止證券價格過度波動的作用。信用交易有兩種基本方式:保證金多頭交易和保證金空頭交易。 第二部分 國外信用交易的歷史和現(xiàn)狀 國外信用交易有著非常深的歷史淵源,在十七世紀初的荷蘭阿姆斯特丹,當股票出現(xiàn)并開始交易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買空、賣空的融資融券活動。因為融資融券對于一個市場的流動性很關鍵。證券信用交易史上三個具有 WP=48 代表性的國家是美國、日本、臺灣。美國信用交易發(fā)展歷史,實質(zhì)上是一個自由化金融市場不斷演進、不斷試錯而獲得豐富和完善的過程。日本信用交易發(fā)展歷史是經(jīng)過長期演變,從廣義信用交易的觀點考察,日本信用交易制度從1878年起到1978年最近一次修正止,長達百年歷史,其間重大制度變革可分為三個時期:定期清算交易時期、貸借交易時期、信用交易制度時期。臺灣信用交易制度與架構(gòu)的演進的過程可概分為五個階段,依次為:例行交易時期,銀行代辦信用交易時期;復華證券金融公司獨家辦理時期;復華與證券商辦理的雙軌時期,以及開放證券金融公司設立時期。 第三部分 我國證券市場“信用交易”的現(xiàn)狀及其成因 我國證券市場“信用交易”的現(xiàn)狀是各項規(guī)則都明確禁止信用交易,但券商和投資人基于利益的驅(qū)動常常進行暗地的信用交易活動。信用交易屢禁不絕,主管機構(gòu)的監(jiān)管也通常是查一漏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對股市高額投資利潤的內(nèi)在追求以及中國的股市較低的進入成本。 第四部分 我國證券市場需要信用交易 在證券市場開展信用交易有幾個方面的作用:對投資者來說可以用少量的資金進行大宗的證券買賣,“以小博大” 以獲得較大的杠桿效應。對證券公司而言,開辦股票信用交易。首先,可以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其次,可以增加券商的利潤來源。第三,有利于證券公司盤活證券資產(chǎn)。對商業(yè)銀行而言,,首先,股票信用交易有利于增加商業(yè)銀行的資金運用渠道。其次,開辦股票信用交易有利于規(guī)范信貸資金流入股市的渠道和方式,減少銀行信貸資金的風險。對證券市場來說信用交易有利于完善我國股票的交易方式,有利于減輕我國股市的波動,有利于中央銀行對股市進行宏觀調(diào)控。。 證券市場引入信用交易很有必要。我國證券市場貸款炒股既然屢禁不止,我們就應該改原來的圍堵策略為順勢而為的疏導策略。按照制度經(jīng)濟 WP=49 學理論,如果社會普遍有對一種制度的需求,則當沒有相適應的制度供給時,就會出現(xiàn)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有關方面(制度供給者)禁止這種非正式的制度供給,需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這種成本與社會對這種制度安排的需求程度成正比。引進證券信用交易制度,將“透支”這種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轉(zhuǎn)變?yōu)樾庞媒灰字贫,能?jié)省交易成本,有利于證券市場發(fā)展。 在我國開展信用交易是可行的。無論是在技術上、證券市場規(guī)模上、監(jiān)管手段上、投資者風險意識上都已經(jīng)基本成熟,引入信用交易的條件已經(jīng)基本具備。我國證券市場模式的選擇。在國外證券市場有三種主要的信用交易模式:典型市場化的美國信用交易模式,在融資資融券的資格上,幾乎沒有特別的限定,只要是資金的富裕者,就可以參與融資,只要是證券的擁有者,就可以參與融券。典型專業(yè)化的日本信用交易模式,在日本的專業(yè)化信用交易模式中,客戶不允許直接從證券金融公司融取資金或者證券,必須通過證券公司來統(tǒng)一進行。借鑒市場化的專業(yè)化臺灣信用交易模式,是將專業(yè)證券金融公司的融資和融券范圍,擴大到所有投資者,從而實現(xiàn)了證券金融公司對證券公司和一般投資者直接提供融資融券的“雙軌制”。據(jù)此,我國的信用交易模式應采用臺灣模式,但須規(guī)定客戶不允許直接從證券金融公司融資融券,只有部分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才可以從證券金融公司融資融券,然后再提供給信用交易客戶。沒有信用交易許可證的證券公司只有從事代理業(yè)務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F83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路香平;;證券信用交易及其對資本市場的影響[J];現(xiàn)代商業(yè);2010年14期

2 李奎;;信用交易的展開[J];資本市場;2000年01期

3 孫全民;淺談證券市場中的信用交易[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5年13期

4 馮玉成;;國內(nèi)證券信用交易制度探討[J];中國流通經(jīng)濟;2006年05期

5 陳淼鑫;鄭振龍;;融券保證金成數(shù)調(diào)整對證券市場波動性的影響——來自臺灣的證據(jù)[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8年03期

6 楊炯;銀行信貸資金入市淺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7 張棟杰;;淺談融資融券業(yè)務對金融市場各方影響[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年14期

8 張旭東,劉俊玲;證券信用交易制度研究[J];北方經(jīng)濟;2004年11期

9 李昌榮,楊朝軍;證券賣空及其模式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周渤;;融資融券授信模式及其對證券市場影響[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濤;;信用交易下?lián)p耗性物品的銷售與訂購決策研究[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C卷[C];2011年

2 劉錫良;李鎮(zhèn)華;;論信用制度與產(chǎn)權[A];2002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周敦扣;王親生;彭焱生;;證券市場公司律師制度初探——兼談湖南省公司律師試點工作的調(diào)查與思考[A];2005湖南省證券法制研究資本市場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4 張超;郝善勇;;英美證券市場會計信息監(jiān)管體制梳理與借鑒[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5 吳弘;張鑫;;證券民事賠償之司法難題的剖析[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6 陳其安;楊秀苔;;考慮噪聲交易者風險的證券定價模型研究[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王淑萍;;淺析我國證券市場的會計監(jiān)管體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何小洲;蔣睿凌;;證券市場情緒形成機理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芮秀;蘇園;;證券市場趨勢自組織分類預測分析[A];1999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10 王波;吳臻;;一類證券市場上投資組合和消費選擇的最優(yōu)控制問題[A];1996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曙偉;五大因素制約信用交易慎行[N];證券時報;2005年

2 朱劍平邋鄭義;“買空賣空”的市場特殊功能[N];上海證券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張佳祥;證券信用交易制度等待開閘[N];經(jīng)濟日報;2006年

4 占小平(作者為宏源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律師);信用交易應該“慎行”[N];中國證券報;2005年

5 ;證券信用交易是把“雙刃劍”[N];上海金融報;2006年

6 郭曉婧;基金可否融資融券[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7 蘇培科;信用交易將考驗監(jiān)管能力[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6年

8 江蘇 蘇越;融資融券是把“雙刃劍”[N];中國證券報;2006年

9 深圳商報記者 黃炎;證券信用交易“適”在何“時”?[N];深圳商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雷陽 熊欣;融資融券將推進市場變局[N];證券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強;我國證券市場綜合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2 屈國俊;中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基于博弈論視角的分析[D];西北大學;2005年

3 李杉;證券市場對外開放法律監(jiān)管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4 楊曉蘭;證券市場泡沫問題的實驗經(jīng)濟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宗兆昌;強制性制度變遷背景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經(jīng)濟效率[D];河海大學;2005年

6 張永鵬;我國證券市場操縱行為及防范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7 儀垂林;中國證券市場價格波動[D];河海大學;2006年

8 張希虹;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規(guī)范體系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9 宋偉巖;論證券市場法治化中的誠信原則[D];吉林大學;2007年

10 章融;證券市場中的羊群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偉東;我國證券市場引入信用交易初探[D];吉林大學;2004年

2 徐浩雄;中國證券市場引入信用交易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3 吳華斌;證券信用交易法律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金慶新;我國證券市場引入信用交易制度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5 黃建;中國證券信用交易制度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6 楊藝新;融資融券的市場影響及模式選擇[D];山東大學;2009年

7 劉楠;現(xiàn)行我國融資融券交易模式改進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趙豫蒙;我國證券公司融資模式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9 楊龍庚;融資融券法律制度分析[D];復旦大學;2011年

10 李鑫;我國融資融券交易業(yè)務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564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6564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c31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