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背景下中美股市的聯動性研究
【圖文】:
數在全樣本期間的日收益。在全樣本的情況下,通過Eviewss.O軟件對滬港美三個股指收益率的變動趨勢做一個描述,以觀察三大股指收益在整個樣本期間的變化特征。得到的趨勢圖如圖4.1一圖4.3所示。一一一~礎惻 惻圖4.1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益率的全樣本趨勢圖資料來源:作者編制。
9月中旬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波動幅度達到最大,,非常劇烈。在整個全樣本期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收益率隨著次貸危機和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fā)呈現出波動越來越大的趨勢。同樣的,從圖4.2可以看到,在整個全樣本期間香港恒生指數收益率與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收益率隨著次貸危機和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呈現出相同的波動趨勢,金融危機對股指收益率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影響。圖4.3顯示,上證綜指收益率的波動一直很大,這與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香港恒生指數都稍有不同。這是由于中國內地的股市還比較年輕,發(fā)展的年限尚且不長,在內地股市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中,股民也不太成熟,從眾和投機心理很大,所以導致股票價格的波動經常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收益率波動相應也就比較大。盡管如此,從圖4.3我們還是可以很清晰地可以看出,次貸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逐步加劇了上證指數收益率震蕩的幅度。從三大股指收益率的趨勢圖可以明顯的看出次貸危機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滬港美三大股指的收益率都呈現出逐漸增大的波動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224;F832.51;F831.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文剛;;中美匯率政策博弈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2 季琦;;創(chuàng)新文化的力量——危機中期的中美對比[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09年08期
3 趙雅琳;;金融危機下基于CCFI指數的中美航線集裝箱班輪運價研究[J];世界海運;2010年09期
4 ;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美貿易摩擦[J];河北紡織;2009年03期
5 鮑平平;;金融危機下中美商業(yè)文化的重新審視[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S1期
6 黎慈;;金融危機下的中美貿易摩擦與政府的有效應對——以“輪胎特保案”為視角[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楊延杰;;以中美輪胎特保案看貿易保護主義的發(fā)展[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張曉殊;;危機震蕩中吉利的自信[J];現代零部件;2009年01期
9 原玲玲;;中、美鋼鐵貿易摩擦的對策研究[J];特區(qū)經濟;2010年11期
10 葛怡;;金融危機時期中美股市的因果關系研究[J];現代農業(yè);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秀貞;;青島國有企業(yè)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做法與啟示[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2 管曉華;;淺談海事機構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zhàn)[A];第六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運分論壇暨江蘇省航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張岐山;;淺談金融危機對碳酸鎂市場的影響[A];中國無機鹽工業(yè)協(xié)會鈣鎂鹽分會鎂鹽生產與發(fā)展研討會專題報告匯編[C];2008年
4 謝石生;;金融危機下廣州海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對策研究[A];2009中國海洋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張杰;;經濟高速增長下的流動性過剩與金融危機[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6 畢研勤;;我國制造業(yè)應對金融危機策略[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7 孫濤;;應對金融危機應進一步加快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體系建設[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9年
8 田辰山;;金融危機與文化問題[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化解危機的文化之道——東方智慧”中文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劉明山;;金融危機的成因與對策[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D)[C];2009年
10 關景靈;;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yè)轉“!睘椤皺C”的對策研究[A];廣西服務企業(yè)年問題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勇;中美保險對話 共議如何完善監(jiān)管[N];證券日報;2009年
2 早報記者 姚偉 張穎 羅晟;中美豪華陣容今日對話“平衡”[N];東方早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李協(xié)商;中美鋼鐵對話痛并快樂著[N];現代物流報;2008年
4 采訪人:文萱(商報記者) 受訪人:劉洪(新華社記者);美國經濟泡沫的眼淚 當成為中國的警鐘[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5 本報評論員 郭凱;中美應在多領域內聯手“探戈”[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6 陳文喜 馬振崗(記者 陳文喜);希拉里壓軸訪中國 中美戰(zhàn)略經濟對話摩擦中升級[N];中國聯合商報;2009年
7 苑基榮;中美“G2”:取悅何人?如何應對?[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王哲 實習記者 任石蕾 宋菲 劉云非 辛華 (劉云非 辛華);“盤點”中美首輪“升級版”戰(zhàn)略對話[N];中國貿易報;2009年
9 ;中美“雙軌”對話的真正價值[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劉洪;中美對話:該與零和心態(tài)說再見了[N];中國證券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穎;金融危機政府救助:理論與實踐[D];遼寧大學;2010年
2 楊公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機應對策略及效果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奇志;經濟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建紅;金融危機的信用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苗長青;中美產品內貿易與利益分配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汪洋;虛擬經濟視角下金融危機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牟曉云;金融危機對中日韓三國經濟的影響及政府的對策效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張斌彬;信用擴張、資產價格泡沫與金融危機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9 解鳳敏;經濟全球化下中國金融危機壓力預警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10 王慶皓;金融危機中的政府“救市”:理論與實證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麗慧;金融危機背景下中美就業(yè)問題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吳洪瑋;金融危機前后中美商品貿易結構研究[D];海南大學;2010年
3 黃帥;中美首腦互動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姜黎黎;奧巴馬政府對華經濟政策研究[D];外交學院;2010年
5 徐玉玲;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美經貿摩擦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6 韓俊杰;試論小布什政府對華經濟外交[D];復旦大學;2010年
7 萬斌;中美政府間政治溝通研究(1949-2009)[D];外交學院;2010年
8 何芳芳;基于博弈論視角的中美能源利益關系[D];外交學院;2010年
9 邢欣欣;中美聯絡處與兩國關系正;痆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欒婷婷;中美貨物貿易商品結構比較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878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58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