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證券論文 >

內(nèi)地香港兩地上市公司或有事項披露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3-13 21:32
【摘要】:2008年金融危機給世界經(jīng)濟帶來了嚴重影響,人們在事后反思中發(fā)現(xiàn)或有事項作為一項重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扮演了不可小覷的角色。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項的披露上屢屢違規(guī),造成信息嚴重不對稱,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yè)損益的判斷,進而影響其投資決策。在此背景下,赴港雙重上市的內(nèi)地企業(yè)因為面臨著香港更為嚴格的法律監(jiān)管和更為有效的市場約束,其或有事項信息披露的研究對完善內(nèi)地上市公司或有事項信息披露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文章以30家兩地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年度報告為例,采用對比分析方法,分析這4年間兩地上市公司或有事項信息披露的情況,提出兩地上市公司在指引規(guī)范內(nèi)地上市公司行為的同時,也要注意進一步完善其自身或有事項披露的充分性與規(guī)范性。
[Abstract]: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has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world economy, and it has been found in the hindsight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a major factor of uncertainty. Listed companies often violate the disclosure of contingent items, resulting in serious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affecting the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the enterprise profit and loss judgment, and then affect its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Under this background, mainland enterprises with dual listing in Hong Kong are faced with stricter legal supervision and more effective market constraints in Hong Kong. The study of conting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has profou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disclosure of contingent information of mainland listed companies. Taking the annual reports of 30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9 to 2012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two places during the past four yea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while guiding the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mainland,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both plac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further improving the adequac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ir own contingent disclosure.
【作者單位】: 太原理工大學;
【分類號】:F832.51;F27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麗麗;郭煥書;;IAS37與我國或有事項準則的比較研究[J];財會月刊;2006年34期

2 張子健;王立峰;;上市公司或有事項披露情況及完善建議[J];財會月刊;2010年32期

3 付春紅;;我國上市公司或有事項披露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4 趙麗萍;;深市A股公司或有事項信息披露的現(xiàn)狀分析[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8年12期

5 溫玉彪;;解讀或有事項[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年01期

6 張亮;徐蘊怡;;或有事項準則的執(zhí)行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基于我國上市公司2009年財務(wù)報告數(shù)據(jù)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1年14期

7 王建兵;;新舊《企業(yè)會計準則——或有事項》的比較研究[J];財會研究;2006年10期

8 劉寒冰;;淺談或有事項在評估實務(wù)中的確認、估值和披露[J];會計之友;2011年32期

9 曾曉玲;;試論新或有事項會計準則[J];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10 王敏;;中國與國際會計準則《或有事項》之比較[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保嬋;;中越或有事項準則之比較[J];財會月刊;2008年15期

2 張子健;王立峰;;上市公司或有事項披露情況及完善建議[J];財會月刊;2010年32期

3 蔣峻松;盧漪;馬靜秋;張鳴鸞;肖俊;;中國—東盟會計區(qū)域協(xié)調(diào)機制研究——基于中緬收入會計準則的比較[J];東南亞縱橫;2009年01期

4 蔣峻松;;中緬會計準則趨同研究[J];東南亞縱橫;2010年11期

5 蔣峻松;楊繼波;;中緬會計準則趨同研究——基于中緬固定資產(chǎn)具體會計準則之比較[J];東南亞縱橫;2012年02期

6 程博;;《或有事項》準則應(yīng)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年09期

7 蔣峻松;;中緬會計準則趨同研究——基于中緬資產(chǎn)減值具體會計準則之比較[J];東南亞縱橫;2013年05期

8 黃軒昊;;或有事項披露問題探究及發(fā)展方向[J];當代經(jīng)濟;2015年02期

9 牛鵬輝;;或有事項對企業(yè)盈余管理的影響[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0年07期

10 張媛;;上市公司或有事項披露問題分析——以福建省上市公司為例[J];對外經(jīng)貿(mào);2012年09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尚軒如;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彈性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吳曉燕;新會計準則下對會計職業(yè)判斷的再認識[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3 黃陳韌;收入確認和或有事項的會計處理[D];廈門大學;2009年

4 戴洪波;會計職業(yè)判斷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5 張培培;或有事項披露的市場反應(yīng)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3年

6 胡潔洋;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問題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3年

7 薛曉威;上市公司或有事項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8 劉璐洋;我國商業(yè)銀行或有負債業(yè)務(wù)及其對銀行風險的影響[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毅平;論或有事項的確認、計量及其披露[J];商業(yè)研究;2001年05期

2 牛騰飛;;淺談年報中或有事項的審計認識[J];財會學習;2008年02期

3 陳宏珊;試析或有事項會計準則的不足[J];財會月刊;2001年04期

4 孫潔;談中美關(guān)于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J];財會月刊;2003年09期

5 彭曉燕;;我國、國際及美國的或有事項差異分析[J];當代經(jīng)濟;2006年02期

6 劉錦妹;余志虎;;淺論新準則——或有事項[J];東方企業(yè)文化;2007年09期

7 黃道文,施福金;企業(yè)或有事項及其會計處理[J];湖北財稅;2003年15期

8 何運福;;新會計準則下或有事項問題與對策選擇[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9 趙勁;;淺析新會計準則下或有事項的會計核算重點[J];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2008年05期

10 羅慶渝;;我國上市公司或有事項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jīng)濟師;2007年10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財政部會計司;[N];財會信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彭慧玲;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2 鄭軍;我國或有事項會計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也光;;“或有事項”的特征與界定[J];財務(wù)與會計;2000年10期

2 宣和;;關(guān)于我國或有事項準則的有關(guān)問題[J];工業(yè)會計;2000年09期

3 羅國榮;我國或有事項準則不足的表現(xiàn)[J];財會月刊;2001年02期

4 劉承偉;或有事項準則的理論思考[J];財會研究;2001年03期

5 馬武鑫;淺談或有事項的概念和確認[J];上海會計;2001年02期

6 曹雅茹;淺議“或有事項”[J];黑龍江糧油科技;2001年02期

7 李鏌;或有事項若干會計實務(wù)問題探討[J];金融會計;2001年12期

8 李杰;;也談或有事項的確認與披露——與崔也光先生商榷[J];財務(wù)與會計;2001年02期

9 彭立明;;或有事項及其會計處理[J];社科與經(jīng)濟信息;2002年07期

10 王春梅;或有事項準則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完善的建議[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郝爽;;正確認識和處理血站的或有事項[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四屆輸血大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費文旌;為或有事項會計準則錦上添花[N];中國財經(jīng)報;2005年

2 王書珍 林鐘高;或有事項[N];財會信報;2005年

3 吳建華;如何確認和披露或有事項[N];北京科技報;2001年

4 曹光榮;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N];中國財經(jīng)報;2000年

5 財政部會計司供稿;第十三章 或有事項[N];中國財經(jīng)報;2004年

6 王書珍 林鐘高;或有事項[N];財會信報;2005年

7 王書珍 林鐘高;或有事項[N];財會信報;2005年

8 劉郁春;或有事項的審計及評價[N];中國審計報;2002年

9 吳東海;經(jīng)濟責任審計中如何把握或有事項審計[N];中國審計報;2003年

10 慕恭;與或有事項有關(guān)的負債、資產(chǎn)的賬務(wù)處理[N];中國稅務(wù)報;200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鄭軍;我國或有事項會計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2 張紅;或有事項會計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學院;2003年

3 張培培;或有事項披露的市場反應(yīng)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3年

4 胡潔洋;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問題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3年

5 薛曉威;上市公司或有事項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6 崔金朋;或有事項的會計研究[D];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7 尚軒如;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彈性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黃陳韌;收入確認和或有事項的會計處理[D];廈門大學;2009年

9 田寶瑞;不確定性會計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24397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4397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0fa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