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基金會的收支結構與信息披露
本文選題:基金會中心網(wǎng) + 基金會 ; 參考:《財會月刊》2015年08期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基金會中心網(wǎng)50家基金會的財務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我國基金會收支結構總體情況較為合理,基金會的財務透明度也有所提高。但是,所報數(shù)據(jù)中仍存在一些邏輯混亂或解釋不清的內(nèi)容,如分類項目支出合計與支出總額不符、沖銷巨額管理費用未說明理由、報表間收入數(shù)據(jù)相互矛盾、全職員工的工資薪金為零等。此外,基金會所披露的項目執(zhí)行情況與收支信息之間缺乏聯(lián)系,捐贈者仍然無法得知所捐款物的用途及金額,基金會信息披露的內(nèi)容與方式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data of 50 foundations in the central network of foundation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foundations' income and expenditure in China is reasonable, and the financial transparency of foundations has also been improv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some logical confusion or confusion in the reported data, such as the fact that the aggregate expenditure of classified items does not match the total expenditure, the unexplained elimination of large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and the conflicting income data between statements, The full-time employee's salary is zero. In addition, there is no link betwee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income and expenditure information disclosed by the Foundation, and donors still cannot know the use and amount of the donated items, and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disclosure of the Fund's information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
【分類號】: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芳城;王海兵;肖傳志;;非營利組織的會計目標及會計信息披露[J];財會月刊;2006年21期
2 陳曉春,趙晉湘;非營利組織失靈與治理之探討[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3年02期
3 顏克高;;基金會信息公開監(jiān)管制度的適應性——一個制度經(jīng)濟學視角的分析[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0年04期
4 周詠梅;李茜;王孟龍;;基金會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構建[J];財會月刊;2013年12期
5 康樂;杜蘭英;;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與個人捐贈吸引[J];財會月刊;2014年04期
6 侯江紅;;公益組織財務監(jiān)督機制研究[J];事業(yè)財會;2007年05期
7 李曉燕;;基金會信息公開的公眾滿意度分析及量表開發(fā)[J];求索;2012年10期
8 黃震;;我國基金會信息公開制度研究[J];社團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9 徐莉萍;廖鑫;胡倩蕙;;基于社會責任的公益組織財務信息披露研究[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10 李靜;萬繼峰;;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現(xiàn)狀解讀[J];現(xiàn)代財經(jīng)(天津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莎;;非營利組織的失靈及其對策分析[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6期
2 顏克高;陳曉春;;非營利組織管理者的報酬與激勵[J];商業(yè)研究;2006年09期
3 陳曉春,顏克高;非營利組織多元化經(jīng)營探析[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4年02期
4 顏克高;;基金會信息公開監(jiān)管制度的適應性——一個制度經(jīng)濟學視角的分析[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0年04期
5 王海兵;蔡臺銀;朱思琪;;我國事業(yè)單位會計核算基礎改革芻議[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10期
6 王穎;;新公共管理在我國行政改革中的適用性與路徑選擇[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21期
7 呂耀懷,王穎,劉春娥;“新公共管理”運動與我國行政管理改革[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呂耀懷;羅曉莉;;我國社區(qū)管理的模式及其優(yōu)化[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王斌;;非營利組織會計目標探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20期
10 彭江;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中國大學管理改革的新走向[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黃江英;周明;;推進公共服務改革的路徑選擇[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楊同衛(wèi);;非營利性組織失靈的原因及對策研究[A];山東省醫(yī)學倫理學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姜宏青;;非營利組織績效會計的基礎理論初探[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前安;社區(qū)體育俱樂部與政府、市場、社區(qū)關系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耿瑋;非營利組織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3 王銳蘭;我國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4 徐雪梅;非營利組織管理[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5 王樝;治理視野下的地方政府主導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6 陳丹鏑;基于一個三維視角的醫(yī)院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7 陳岳堂;非營利基金會信息披露質(zhì)量評價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8 陳晶;我國執(zhí)業(yè)藥師協(xié)會發(fā)展對策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8年
9 李科;行業(yè)協(xié)會績效評價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10 張明;非營利組織的治理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鳳玲;齊齊哈爾市非政府組織參與政府決策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丁莎莎;我國非營利組織籌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吳慧;我國環(huán)境NGO的發(fā)展與完善策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郭向玲;社會救助視角下我國非公募基金會的運作發(fā)展[D];西北大學;2011年
5 唐敏;試論我國慈善組織監(jiān)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西北大學;2011年
6 卞影;財政支農(nóng)資金財務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7 藍濤;志愿者組織的志愿失靈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孫霞;體制外行業(yè)協(xié)會的內(nèi)部治理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9 唐秋影;社會建設視角下社會組織的文化認同研究[D];南華大學;2011年
10 柯靜;廣州市志愿服務失靈的治理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保國;余宙婷;;基于信號傳遞模型的公益基金會品牌效用分析[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8年10期
2 鄒世允;吳寶寧;;擴大我國慈善透明度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12年02期
3 張雁翎;陳慧明;;非營利組織財務信息披露的籌資效應分析[J];財經(jīng)研究;2007年11期
4 馬迎賢;;從代理理論的角度談非營利組織治理[J];財會月刊;2006年11期
5 陳曉春,趙晉湘;非營利組織失靈與治理之探討[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3年02期
6 程昔武;紀綱;;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機制:一個理論框架[J];財貿(mào)研究;2008年04期
7 孫杰;;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現(xiàn)狀研究[J];財政監(jiān)督;2008年20期
8 王玉海;諾斯"適應性效率"概念的內(nèi)涵及其啟示[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9 何平;袁偉;;新時期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理性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8年04期
10 陳秀峰;李莉;;信任合作的治理:論公民公益行為與中國公益基金會發(fā)展[J];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君;公募基金會財務管理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明圓;我國分部信息披露現(xiàn)狀及評價[J];財會月刊;2000年18期
2 梁爾政,邢學艷;淺析我國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J];企業(yè)經(jīng)濟;2000年11期
3 張玉琢;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河北審計;2000年10期
4 王錦璋;需求·供給及管制——會計信息披露的經(jīng)濟學分析[J];遼寧財稅;2000年09期
5 劉丹輝;股份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經(jīng)濟學分析[J];林業(yè)財務與會計;2002年04期
6 康曉東,洪愛梅;對分部信息披露制度的認識[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孫軍政,張淑婷;外匯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與監(jiān)管成效[J];中國外匯管理;2002年03期
8 朱丹,劉星;會計信息披露的動因:歷史回顧與總結[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2年02期
9 于東智 ,谷立日;公司治理:透明度與信息披露研究[J];財會月刊;2003年07期
10 劉希成;關于小企業(yè)信息披露的思考[J];財會月刊;2003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俊秋;張奇峰;;公司治理機制與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張?zhí)K彤;李金順;賈烈;;我國上市公司網(wǎng)上信息披露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A];新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唐躍軍;呂斐適;程新生;;大股東制衡、治理戰(zhàn)略與信息披露——來自2003年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ù)[A];經(jīng)濟學(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4 王仲兵;靳曉超;;碳信息披露企業(yè)價值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第25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崔志娟;;柜臺市場信息披露的問卷調(diào)查分析:機構投資者視角[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劉元元;;保險服務信息披露對行業(yè)發(fā)展影響研究[A];陜西保險市場發(fā)展報告(2011)[C];2011年
7 裴權中;;改革商業(yè)銀行體制,建立新的信息披露制度[A];2002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周星;敬采云;;碳信息披露的模式構建與實現(xiàn)路徑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唐亮;陳守東;;企業(yè)信息披露與融資行為選擇關聯(lián)性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10 董紅星;王秀芬;;組織道德與信息披露——基于組織道德發(fā)展理論的分析框架[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董屹 卓賢;銀行信息披露應向上市標準看齊[N];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2 復旦大學保險系主任助理、博士 陳冬梅;加快建立我國保險業(yè)信息披露制度[N];上海證券報;2005年
3 吳君強;規(guī)范券商實行信息披露制[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高宏娟 張 棟 張偉建;規(guī)范信息披露 強化誠信建設[N];證券時報;2002年
5 記者 劉興祥;盡快推行自愿信息披露制度[N];證券時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鐘恬;成本難題待解 銀行信息披露蹣跚起步[N];證券時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姚世新;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引進公共監(jiān)督[N];中國保險報;2006年
8 大江;信息披露應與公民知情權對接[N];中國改革報;2007年
9 黃憲 程翔 鄭忠良;信息披露管制的若干新趨勢[N];長江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莊少文;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正在制定[N];證券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曉梅;會計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2 韓慧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與盈余管理[D];吉林大學;2007年
3 李錦霖;信息披露的投資者保護效應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4 劉昱熙;中國上市公司“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信息披露理論與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齊萱;上市公司自愿性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6 陳岳堂;非營利基金會信息披露質(zhì)量評價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7 劉建忠;社會資本的利用與信息披露制度變遷[D];暨南大學;2009年
8 陳芳芳;管理層盈余預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經(jīng)濟后果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9 廉鵬;內(nèi)部人交易與公司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冉勇;中國銀行業(yè)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杰;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2 張宇暉;資產(chǎn)證券化信息披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袁小U,
本文編號:20814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08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