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非上市公眾公司監(jiān)管制度建構(gòu)
本文選題:非上市公眾公司 切入點:合格投資者 出處:《蘭州學刊》2014年10期
【摘要】:非上市公眾公司制度的確立,填補了200人以上非上市公司的監(jiān)管空白,為我國建構(gòu)多層次資本市場提供了制度基礎。現(xiàn)行《非上市公眾公司監(jiān)督管理辦法》核準制為核心的監(jiān)管模式,與其便利融資、放松管制的立法目的似有沖突。非上市公眾公司監(jiān)管應當采取以注冊制為核心、以核準制為補充的雙層模式,并輔之以合格投資者、融資豁免、股東集團訴訟、雙向轉(zhuǎn)板規(guī)則等配套規(guī)則,淡化行政管制、強化企業(yè)自治與市場自律。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unlisted public companies has filled the gap in the supervision of non-listed companies with more than 200 people. It provides an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The current regulatory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approval system, is more convenient for financing than for non-listed public companies.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deregulation seems to be in conflict. The supervision of unlisted public compani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as the core, supplemented by the approval system, supplemented by QFII, financing exemptions, shareholder group litigation, etc. Two-way transfer rules and other supporting rules, desalination of administrative control, strengthen enterprise autonomy and market self-discipline.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財富活化、規(guī)則變遷與公司訴訟的成長”。(項目編號:10YJA820019)
【分類號】:F832.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靂;;美國證券集團訴訟的制度反思[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2 胡永慶;證券欺詐民事賠償案件中集團訴訟模式之構(gòu)建[J];比較法研究;2004年04期
3 彭冰;;構(gòu)建針對特定對象的公開發(fā)行制度[J];法學;2006年05期
4 藍燕;;證券民事賠償訴訟方式探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為出發(fā)點[J];法制與經(jīng)濟;2006年08期
5 郭靂;;特定對象發(fā)行:制度構(gòu)建與疑義相析[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陳斌彬;;美國證券私募合格投資者制度及啟示[J];上海金融;2012年07期
7 傅穹;關(guān)璐;;非上市公眾公司的制度價值與規(guī)則檢討[J];上海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8 江偉;賈長存;;論集團訴訟(上)[J];中國法學;1988年06期
9 張衛(wèi)平;;集團訴訟適用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法學;1989年04期
10 萬勇;;非公開發(fā)行證券認購人資格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9年08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關(guān)璐;非上市公眾公司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水靜;;略論我國上市公司退市的民事責任制度[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2 郭靂;;美國證券集團訴訟的制度反思[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3 彭冰;;商業(yè)銀行的定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吳飛,苗波,吳艷;論股東派生訴訟與集團訴訟的結(jié)合[J];商業(yè)研究;2003年22期
5 洪衛(wèi)青,馬占樹;代理成本理論綜述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財會通訊(學術(shù)版);2005年09期
6 李W気,
本文編號:1663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166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