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風險相關性度量的MRS Copula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 信用風險相關性 MRS Copula 機制轉換 出處:《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4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構建行業(yè)信用風險指數(shù)的基礎上,將馬爾科夫機制轉換引入到信用風險相關性的度量中,建立了信用風險相關性度量的MRS Copula模型。以1990-2012年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chǎn)和供應業(yè),批發(fā)、零售、貿易業(yè),石油、化學、塑膠、塑料業(yè)和信息技術業(yè)為樣本的實證研究表明,行業(yè)信用風險相關性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機制轉換特征和非對稱效應,在高風險狀態(tài),信用風險相關系數(shù)達到了0.7以上,而在低風險狀態(tài),信用風險相關系數(shù)在0.2以下.同時,信用風險"一損俱損"的特征比較明顯,行業(yè)信用風險的下尾相關系數(shù)較為顯著,而上尾相關系數(shù)則并不顯著.商業(yè)銀行可據(jù)此調整信貸資產(chǎn)結構,防范信用風險傳染,以及優(yōu)化信貸組合管理.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credit risk index, the Markov mechanism transforma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easurement of credit risk correlation, and the MRS Copula model of credit risk correlation measurement is established. Empirical research on wholesale, retail, trade, petroleum, chemical, plastic, plast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shows that the correlation of industry credit risk shows obvious mechanism tran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symmetric effects, in high risk stat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credit risk is more than 0.7, but in the low risk stat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credit risk is less than 0.2.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redit risk is obvious, and the lower tai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industry credit risk is obvious. Commercial banks can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credit assets, prevent the contagion of credit risk, and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credit portfolio.
【作者單位】: 湖南商學院財政金融學院;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7122100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TJ011) 教育部人文哲學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3YJCZH123) 中國博士后科研基金(2013M542111)
【分類號】:F224;F83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久彪;;基于t-copula的信用組合一致性風險度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羅長青;歐陽資生;;基于藤結構Copula的多元信用風險相關性度量模型及其比較[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2年06期
3 趙麗琴;戎愛萍;;信用風險度量及其組合管理中的相關性研究——Copula函數(shù)的引進[J];經(jīng)濟問題;2008年08期
4 白保中;宋逢明;朱世武;;Copula函數(shù)度量我國商業(yè)銀行資產(chǎn)組合信用風險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5 謝銓;;基于Copula的信用風險經(jīng)濟資本計量模型及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年17期
6 詹原瑞;韓鐵;馬珊珊;;基于copula函數(shù)族的信用違約互換組合定價模型[J];中國管理科學;2008年01期
7 童中文;何建敏;;基于Copula風險中性校準的違約相關性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海峰;;基于銀保協(xié)作路徑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預警機制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2年04期
2 羅長青;歐陽資生;;基于藤結構Copula的多元信用風險相關性度量模型及其比較[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2年06期
3 顧海峰;;信用突變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測度模型研究——基于熵權物元可拓的分析[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13年01期
4 趙雪妮;張茂軍;王文華;;基于單因子混合分布的BDS定價模型[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5 胡敏;韓俊瑩;;中國商業(yè)銀行聲譽風險經(jīng)濟資本的度量[J];金融論壇;2014年03期
6 茆訓誠;王周偉;;系統(tǒng)性信用風險的網(wǎng)絡傳染聯(lián)動效應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7 李平;曲博;黃光東;;基于Fréchet Copula的歐式脆弱期權定價[J];管理科學學報;2012年04期
8 謝銓;;基于Copula的信用風險經(jīng)濟資本計量模型及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年17期
9 江紅莉;何建敏;;基于pair-copula的社;鹜顿Y組合風險測度研究[J];南京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0 顧海峰;;基于銀保協(xié)作路徑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識別機制研究——兼論貸款企業(yè)信用評估系統(tǒng)[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童中文;;基于資本優(yōu)化的商業(yè)銀行整合風險測度與決策指標體系——一個概念性分析框架[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洪永淼;林海;;中國市場利率動態(tài)研究——基于短期國債回購利率的實證分析[A];經(jīng)濟學(季刊)第5卷第2期(總第20期)[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北陽;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公司治理和企業(yè)績效關聯(lián)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胡心瀚;Copula方法在投資組合以及金融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王飛;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非完備性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4 劉瓊芳;基于Copula理論的金融時間序列相依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5 周青;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風險管理與度量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張佩;中國企業(yè)年金全面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柴尚蕾;股指期貨與現(xiàn)貨市場的相關性及套期保值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何海鷹;基于Copula理論的信用風險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趙麗琴;基于Copula函數(shù)的金融風險度量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10 韓鐵;信用違約互換組合定價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典芝;基于獎懲系統(tǒng)的我國商業(yè)銀行內部信用評級仿真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2 鄧麗杰;基于Copula函數(shù)的證券市場相關性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劉錚;基于Copula函數(shù)CreditMetrics模型改進與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4 姚定球;滬深股市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5 安文俊;基于Copula的信用違約互換定價模型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黎曉穎;基于跳—擴散過程的利率隨機的信用違約互換定價[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王玨;基于Copula方法的中國商業(yè)銀行整合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8 方利丹;基于風險相關性的商業(yè)銀行經(jīng)濟資本聯(lián)合計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9 沙永強;違約過程為馬氏鏈的信用違約互換定價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10 蘇紅蓮;利率市場化條件下的利率風險度量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凌;彭建剛;王修華;;內部評級法框架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的資本測算[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8年03期
2 王瓊,陳金賢;基于跳-擴散過程的信用違約互換定價模型[J];系統(tǒng)工程;2003年05期
3 劉久彪;;基于t-copula的信用組合一致性風險度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熊正德;冷梅;;KMV和Apriori算法在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傳染中的應用[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陳守東;胡錚洋;孔繁利;;Copula函數(shù)度量風險價值的Monte Carlo模擬[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2期
6 蘇靜;杜子平;;Copula在商業(yè)銀行組合信用風險度量中的應用[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年05期
7 白保中;宋逢明;朱世武;;Copula函數(shù)度量我國商業(yè)銀行資產(chǎn)組合信用風險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8 劉盛宇;楊桂元;袁宏俊;;組合預測模型在我國旅游業(yè)預測中的應用[J];科學決策;2012年03期
9 劉博;;基于KMV模型對中國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進行度量的實證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年03期
10 孫清;蔡則祥;;基于COPULA函數(shù)的信貸資產(chǎn)風險估計模型[J];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金國;李竹渝;;非參數(shù)核密度估計與Copula[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9年01期
2 王展青;趙鵬;王傳廷;李磊東;;基于copula的滬深股市的風險分析[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8年11期
3 童中文;何建敏;;基于Copula風險中性校準的違約相關性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8年05期
4 程艷榮;欒長福;田秋榮;;基于Copula函數(shù)的貸款組合期限結構優(yōu)化模型及其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9年22期
5 汪飛星;陳東峰;;用copula度量相依風險函數(shù)VaR的最優(yōu)界[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6 謝中華;晏麗紅;史道濟;;滬深股市的二元風險模型[J];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7 羅薇;劉建平;何山;;基于Copula理論的金融風險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08期
8 楊湘豫;夏宇;;基于Copula方法的開放式基金投資組合的VaR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08年12期
9 李芳;李秀閣;姚佳;閆厲;;基于copula方法的VαR估計[J];網(wǎng)絡財富;2010年23期
10 謝銓;;基于Copula的信用風險經(jīng)濟資本計量模型及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作春;甘仞初;;基于copula函數(shù)的相關異類風險的綜合風險測度方法研究[A];全國第九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魯煒;劉冀云;方兆本;;相依結構及其在構建投資組合中的運用[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劉瓊芳;張宗益;;非參數(shù)法與半?yún)?shù)法的滬深股市相關性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許啟發(fā);劉少杰;;基于Copula技術的動態(tài)組合投資選擇新方法[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瓊芳;基于Copula理論的金融時間序列相依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胡心瀚;Copula方法在投資組合以及金融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趙寧;基于Copula熵的資本資產(chǎn)定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4 魯訓法;Copula方法在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5 張碧原;Copula方法在信用衍生品定價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2年
6 葛振忠;基于隨機森林和Copula的港口物流能力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李盈儀;兩岸三地期貨避險績效之實證研究-ARMAX-GJR-GARCH-Copula模型之應用[D];廈門大學;2014年
8 陳田;基于因子Copula的債務抵押債券定價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杜紅軍;基于Copula函數(shù)-Asymmetric Laplace分布的金融市場風險度量與套期保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陳劍利;基于因子Copula的CDO定價模型[D];浙江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雁勇;混合Copula的選擇、估計及其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2 鄧麗杰;基于Copula函數(shù)的證券市場相關性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趙成珍;基于Copula函數(shù)風險控制的期貨套利交易保證金比率研究[D];北京物資學院;2010年
4 劉海燕;基于Copula方法的違約相關性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林澤波;基于Copula理論的金融風險度量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周鑫;Copula-SV-GED模型的投資組合風險分析[D];重慶大學;2010年
7 程金靜;基于Copula-Kernel模型的投資組合風險分析[D];重慶大學;2010年
8 王軍;基于Copula方法的中國股票市場的相關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9 肖璐;基于Copula方法的開放式基金風險分析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10 周愛群;Copula理論及其在股市分析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29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152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