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轉型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02 20:00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的是領導干部職務終身制,沒有建立統(tǒng)一的退休制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各級領導班子隊伍老化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探索建立了干部離休制度,使其從退休制度中分離出來,實現(xiàn)了新老干部的交替,它是我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地方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以下簡稱干休所)是干部離休制度的產(chǎn)物,是集中安置離休干部的場所。長期以來,干休所按照離休干部“基本政治待遇不變,生活待遇還要略為從優(yōu),并注意很好地發(fā)揮他們的作用”的要求,做到了“讓黨委放心、讓老干部滿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干休所面臨著諸多新情況,主要表現(xiàn)在服務對象人數(shù)減少、服務對象需求變化、住所人員結構多元化、基礎設施陳舊、發(fā)展活力不足以及資源浪費等方面。特別是在干部離休制度終將走向終結、社會保障均等化以及事業(yè)單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干休所轉型發(fā)展勢在必行。按照組織變革理論,干休所要深入分析內(nèi)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用好變革動力,及時轉型。近年來,各地干休所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轉型探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是各地在轉型探索的過程中,也還存在著缺乏頂層設計、轉型意識不強、思路不寬、力度不大、上下級溝通不暢以及服務...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方法
1.4 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1.5 論文的基本結構
第2章 相關理論概述和概念解釋
2.1 相關理論概述
2.1.1 組織生命周期理論
2.1.2 組織變革理論
2.1.3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2.2 相關概念解釋
2.2.1 離休干部
2.2.2 干部離休制度
2.2.3 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
第3章 干休所轉型的必要性和有利條件
3.1 干休所的發(fā)展歷程和主要貢獻
3.1.1 干休所的發(fā)展歷程
3.1.2 干休所的主要貢獻
3.2 干休所轉型的必要性
3.2.1 干休所轉型的內(nèi)在必要性
3.2.2 干休所轉型的外在驅動因素
3.3 干休所轉型的有利條件
3.3.1 厚重的紅色資源
3.3.2 豐富的土地資源
3.3.3 充足的人力資源
第4章 干休所轉型的現(xiàn)狀
4.1 干休所轉型的基本情況
4.1.1 提高服務能力
4.1.2 增加服務職能
4.1.3 轉型成老年大學
4.1.4 轉型成離退休黨校
4.2 干休所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4.2.1 缺乏頂層設計
4.2.2 轉型意識不強
4.2.3 轉型思路不寬
4.2.4 轉型力度不大
4.2.5 上下級溝通不暢
4.2.6 服務對象顧慮較多
第5章 干休所轉型的對策
5.1 抓住改革機遇,加強頂層設計
5.1.1 制定全國性指導意見
5.1.2 與事業(yè)單位改革同步推進
5.1.3 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同步推進
5.1.4 處理好“三個關系”
5.2 統(tǒng)一認識,增強轉型意識
5.3 明確目標,分情況采取不同轉型模式
5.3.1 采取“縫縫補補”式轉型
5.3.2 采取“大刀闊斧”式轉型
5.3.3 采取“釜底抽薪”式轉型
5.4 加強溝通,形成聯(lián)動合力
5.4.1 上級部門與干休所形成聯(lián)動合力
5.4.2 政府各職能部門形成聯(lián)動合力
5.5 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
5.6 妥善解決人員和財產(chǎn)問題
5.6.1 解決好服務對象后顧之憂
5.6.2 解決好工作人員去留問題
5.6.3 解決好房屋產(chǎn)權歸屬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669153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方法
1.4 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1.5 論文的基本結構
第2章 相關理論概述和概念解釋
2.1 相關理論概述
2.1.1 組織生命周期理論
2.1.2 組織變革理論
2.1.3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2.2 相關概念解釋
2.2.1 離休干部
2.2.2 干部離休制度
2.2.3 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
第3章 干休所轉型的必要性和有利條件
3.1 干休所的發(fā)展歷程和主要貢獻
3.1.1 干休所的發(fā)展歷程
3.1.2 干休所的主要貢獻
3.2 干休所轉型的必要性
3.2.1 干休所轉型的內(nèi)在必要性
3.2.2 干休所轉型的外在驅動因素
3.3 干休所轉型的有利條件
3.3.1 厚重的紅色資源
3.3.2 豐富的土地資源
3.3.3 充足的人力資源
第4章 干休所轉型的現(xiàn)狀
4.1 干休所轉型的基本情況
4.1.1 提高服務能力
4.1.2 增加服務職能
4.1.3 轉型成老年大學
4.1.4 轉型成離退休黨校
4.2 干休所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4.2.1 缺乏頂層設計
4.2.2 轉型意識不強
4.2.3 轉型思路不寬
4.2.4 轉型力度不大
4.2.5 上下級溝通不暢
4.2.6 服務對象顧慮較多
第5章 干休所轉型的對策
5.1 抓住改革機遇,加強頂層設計
5.1.1 制定全國性指導意見
5.1.2 與事業(yè)單位改革同步推進
5.1.3 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同步推進
5.1.4 處理好“三個關系”
5.2 統(tǒng)一認識,增強轉型意識
5.3 明確目標,分情況采取不同轉型模式
5.3.1 采取“縫縫補補”式轉型
5.3.2 采取“大刀闊斧”式轉型
5.3.3 采取“釜底抽薪”式轉型
5.4 加強溝通,形成聯(lián)動合力
5.4.1 上級部門與干休所形成聯(lián)動合力
5.4.2 政府各職能部門形成聯(lián)動合力
5.5 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
5.6 妥善解決人員和財產(chǎn)問題
5.6.1 解決好服務對象后顧之憂
5.6.2 解決好工作人員去留問題
5.6.3 解決好房屋產(chǎn)權歸屬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6691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691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