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行動中賞罰效果的差異性研究:來自公共品實驗的證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2-02-12 13:59
借助公共品博弈實驗來比較獎勵和懲罰這兩種"選擇性激勵"的引入對提升公共品自愿捐獻的效果。結果顯示,被試對獎勵的使用更頻繁,但是引入懲罰的合作效果更佳,而且這種效果差異還會因為激勵引入順序的差異而加強。通過定量比較這兩種激勵發(fā)揮作用的路徑以及行動者使用賞罰的方式,識別出了這種差異存在的行為根源。行動者對獎勵的偏好主要源于他們就獎勵本身形成的一種互惠,與合作無關;而懲罰效果更強則是因為行動者在使用賞罰時展現(xiàn)出另一層偏好,即相比獎勵合作者,行動者更傾向于懲罰不合作者。借助于這種與合作之間更緊密的關系,懲罰獲得了相對于獎勵而言更強的激勵效果,從而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合作水平。這些結果表明集體行動中賞罰機制的設計需要考慮以下內容:行動者使用賞罰的方式及其行為對象的反應、如何在激勵與合作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lián)系以及激勵引入的時機。
【文章來源】:交大法學. 2020,(01)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部分圖文】:
獎勵懲罰的使用圖
圖1給出了不同情形下捐獻變化的趨勢。由圖可見,在所有基準情形中,小組平均捐獻都呈現(xiàn)出一種隨時間推移而遞減的態(tài)勢。與此不同,在引入懲罰的兩種情形中,小組平均捐獻呈現(xiàn)出遞增態(tài)勢;而在引入獎勵的兩種情形中,小組平均捐獻呈現(xiàn)出一種先增后減的趨勢?傮w上,引入“選擇性激勵”確實可以抑制自愿捐獻情形中捐獻衰退的趨勢。統(tǒng)計檢驗支持這一結論。檢驗表明,不管是基準情形還是實驗情形,個體平均捐獻都顯著不為零(表2第三列與第四列),明確拒絕了標準理論的零捐獻預測。[46]我們還可以通過比較引入賞罰前后捐獻的變化,觀察賞罰引入的影響。表2中的第五列顯示,有賞(罰)和無賞(罰)兩種情形之間的平均捐獻差異同樣顯著不為零。[47]對引入賞罰前后捐獻水平進行比較的非參數(shù)檢驗也支持這一結論。[48]這表明,引入“選擇性激勵”確實可以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改革開放以來實驗經濟學的本土化歷程[J]. 周業(yè)安. 南方經濟. 2019(01)
[2]社會偏好、獎懲機制與公共品的有效供給——基于一種實驗方法的研究[J]. 張元鵬,林大衛(wèi). 南方經濟. 2015(12)
[3]懲罰、社會資本與條件合作——基于傳統(tǒng)實驗和人為田野實驗的對比研究[J]. 周曄馨,涂勤,胡必亮. 經濟研究. 2014(10)
[4]懲罰機制真能解決搭便車難題嗎?——基于動態(tài)公共品實驗的證據(jù)[J]. 連洪泉,周業(yè)安,左聰穎,陳葉烽,宋紫峰. 管理世界. 2013(04)
[5]收入不平等、懲罰和公共品自愿供給的實驗經濟學研究[J]. 宋紫峰,周業(yè)安. 世界經濟. 2011(10)
[6]利他互惠行為與中國經濟轉型期公共品供給機制創(chuàng)新——基于公共品博弈的實驗經濟學分析[J]. 秦海英,王冠群. 克拉瑪依學刊. 2011(01)
本文編號:3621847
【文章來源】:交大法學. 2020,(01)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部分圖文】:
獎勵懲罰的使用圖
圖1給出了不同情形下捐獻變化的趨勢。由圖可見,在所有基準情形中,小組平均捐獻都呈現(xiàn)出一種隨時間推移而遞減的態(tài)勢。與此不同,在引入懲罰的兩種情形中,小組平均捐獻呈現(xiàn)出遞增態(tài)勢;而在引入獎勵的兩種情形中,小組平均捐獻呈現(xiàn)出一種先增后減的趨勢?傮w上,引入“選擇性激勵”確實可以抑制自愿捐獻情形中捐獻衰退的趨勢。統(tǒng)計檢驗支持這一結論。檢驗表明,不管是基準情形還是實驗情形,個體平均捐獻都顯著不為零(表2第三列與第四列),明確拒絕了標準理論的零捐獻預測。[46]我們還可以通過比較引入賞罰前后捐獻的變化,觀察賞罰引入的影響。表2中的第五列顯示,有賞(罰)和無賞(罰)兩種情形之間的平均捐獻差異同樣顯著不為零。[47]對引入賞罰前后捐獻水平進行比較的非參數(shù)檢驗也支持這一結論。[48]這表明,引入“選擇性激勵”確實可以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改革開放以來實驗經濟學的本土化歷程[J]. 周業(yè)安. 南方經濟. 2019(01)
[2]社會偏好、獎懲機制與公共品的有效供給——基于一種實驗方法的研究[J]. 張元鵬,林大衛(wèi). 南方經濟. 2015(12)
[3]懲罰、社會資本與條件合作——基于傳統(tǒng)實驗和人為田野實驗的對比研究[J]. 周曄馨,涂勤,胡必亮. 經濟研究. 2014(10)
[4]懲罰機制真能解決搭便車難題嗎?——基于動態(tài)公共品實驗的證據(jù)[J]. 連洪泉,周業(yè)安,左聰穎,陳葉烽,宋紫峰. 管理世界. 2013(04)
[5]收入不平等、懲罰和公共品自愿供給的實驗經濟學研究[J]. 宋紫峰,周業(yè)安. 世界經濟. 2011(10)
[6]利他互惠行為與中國經濟轉型期公共品供給機制創(chuàng)新——基于公共品博弈的實驗經濟學分析[J]. 秦海英,王冠群. 克拉瑪依學刊. 2011(01)
本文編號:36218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218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