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如何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新冠疫情考驗下的杭州“城市大腦”
發(fā)布時間:2021-11-18 00:31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進一步優(yōu)化具有重要意義。新冠疫情防控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杭州市基于城市大腦的建設,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對新冠疫情考驗下的杭州城市大腦的深入調查,研究發(fā)現:技術驅動下的智慧城市建設從提升治理成效的高效化和精準化、倒逼治理流程的分權化和扁平化、重塑治理結構的多元化和協(xié)同化三個維度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要審慎地依靠制度設計處理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構建以公共價值而非行政效率為導向的治理體系;并通過運行和維護實現公共政策執(zhí)行和公共服務供給的長效治理能力,進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5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3 頁
【部分圖文】:
杭州城市大腦中樞架構
在組織架構上,城市大腦推動了整合型政府組織結構的設計,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職能部門分割所導致的碎片化現象。如圖2所示,首先,杭州市委市政府在云棲小鎮(zhèn)成立了運營指揮中心,下設城市大腦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機制,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各地各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下設辦公室,由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日常辦公。工作專班則由11個市級部門專班、17個區(qū)縣專班和1個綜合協(xié)調專班組成。其次,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組織結構,分別是云棲工程院和云棲城市大腦科技有限公司。云棲工程院作為由不同企業(yè)的志愿者組成的NGO部門,主要負責中樞系統(tǒng)的研發(fā)和數據處理迭代;云棲城市大腦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國有控股公司,則主要負責城市大腦日常的建設運營。杭州城市大腦在實踐探索中逐步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xié)同”的組織架構,進而實現業(yè)務從分散走向集中、空間從分割走向整體,最終實現治理從破碎走向整合,是實現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三、面向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智慧城市邏輯框架
綜上所述,面向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智慧城市建設,既是技術浪潮下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歷史機遇,也是社會治理體系的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如圖3所示,在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求下,智慧城市建設不應止步于對技術理性的追求,而應以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生態(tài)為愿景,弱化治理結構和治理流程的剛性,調和治理能力成長性與治理體系回應性間的矛盾,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撐。四、城市大腦的治理邏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理解公共行政的新維度:政府與社會的互動[J]. 竺乾威. 中國行政管理. 2020(03)
[2]智能與韌性是否兼容?——智慧城市建設的韌性評價和發(fā)展路徑[J]. 宋蕾. 社會科學. 2020(03)
[3]從技術理性轉向價值理性:大數據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挑戰(zhàn)與應對[J]. 張鳴春.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20(02)
[4]政府多部門決策協(xié)調的研究述評[J]. 吳文強. 公共行政評論. 2020(01)
[5]國家治理的信息敘事:清晰性、清晰化與清晰度[J]. 韓志明. 學術月刊. 2019(09)
[6]深化數字政府建設 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J]. 舒潔,石建瑩. 區(qū)域治理. 2019(33)
[7]智慧城市推進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路徑研究[J]. 吳超,吳毅,羅昊宇.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8(01)
[8]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邏輯與過程邏輯——基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思考[J]. 呂同舟.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7(05)
[9]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治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研究[J]. 張小娟,賈海薇,張振剛. 中國科技論壇. 2017(10)
[10]數字政府治理——基于社會形態(tài)演變進程的考察[J]. 戴長征,鮑靜. 中國行政管理. 2017(09)
博士論文
[1]智慧城市系統(tǒng)的要素、結構及模型研究[D]. 張小娟.華南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01863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5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3 頁
【部分圖文】:
杭州城市大腦中樞架構
在組織架構上,城市大腦推動了整合型政府組織結構的設計,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職能部門分割所導致的碎片化現象。如圖2所示,首先,杭州市委市政府在云棲小鎮(zhèn)成立了運營指揮中心,下設城市大腦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機制,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各地各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下設辦公室,由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日常辦公。工作專班則由11個市級部門專班、17個區(qū)縣專班和1個綜合協(xié)調專班組成。其次,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組織結構,分別是云棲工程院和云棲城市大腦科技有限公司。云棲工程院作為由不同企業(yè)的志愿者組成的NGO部門,主要負責中樞系統(tǒng)的研發(fā)和數據處理迭代;云棲城市大腦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國有控股公司,則主要負責城市大腦日常的建設運營。杭州城市大腦在實踐探索中逐步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xié)同”的組織架構,進而實現業(yè)務從分散走向集中、空間從分割走向整體,最終實現治理從破碎走向整合,是實現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三、面向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智慧城市邏輯框架
綜上所述,面向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智慧城市建設,既是技術浪潮下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歷史機遇,也是社會治理體系的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如圖3所示,在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求下,智慧城市建設不應止步于對技術理性的追求,而應以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生態(tài)為愿景,弱化治理結構和治理流程的剛性,調和治理能力成長性與治理體系回應性間的矛盾,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撐。四、城市大腦的治理邏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理解公共行政的新維度:政府與社會的互動[J]. 竺乾威. 中國行政管理. 2020(03)
[2]智能與韌性是否兼容?——智慧城市建設的韌性評價和發(fā)展路徑[J]. 宋蕾. 社會科學. 2020(03)
[3]從技術理性轉向價值理性:大數據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挑戰(zhàn)與應對[J]. 張鳴春.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20(02)
[4]政府多部門決策協(xié)調的研究述評[J]. 吳文強. 公共行政評論. 2020(01)
[5]國家治理的信息敘事:清晰性、清晰化與清晰度[J]. 韓志明. 學術月刊. 2019(09)
[6]深化數字政府建設 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J]. 舒潔,石建瑩. 區(qū)域治理. 2019(33)
[7]智慧城市推進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路徑研究[J]. 吳超,吳毅,羅昊宇.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8(01)
[8]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邏輯與過程邏輯——基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思考[J]. 呂同舟.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7(05)
[9]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治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研究[J]. 張小娟,賈海薇,張振剛. 中國科技論壇. 2017(10)
[10]數字政府治理——基于社會形態(tài)演變進程的考察[J]. 戴長征,鮑靜. 中國行政管理. 2017(09)
博士論文
[1]智慧城市系統(tǒng)的要素、結構及模型研究[D]. 張小娟.華南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01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018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