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獎勵見義勇為行為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08:20
政府是否合適地獎勵見義勇為者不僅關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問題,也關系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能順利實現(xiàn)的問題。在現(xiàn)行的地方政府法規(guī)條例中,政府獎勵見義勇為者的標準十分模糊,僅僅依靠政府的自由裁量難以實現(xiàn)政府獎勵與見義勇為者行為價值的普遍相稱。本文以1644個見義勇為事跡材料為樣本,通過語義分析軟件、降維方法的使用,提取出政府獎勵的若干主要衡量因素并進行相關性檢驗。最終發(fā)現(xiàn)見義勇為者的受傷等級、挽救生命數(shù)量、圍觀群眾、主動情況和犯罪對象是決定政府獎勵的影響因素,但是通過預測概率發(fā)現(xiàn)這些影響因素的區(qū)分度不大。究其原因,是獎勵評價標準模糊、自由裁量權過大、缺乏相應的監(jiān)察機制和輿論監(jiān)督制度和缺乏問責機制引起的,因此筆者建議將見義勇為法單獨立法,明確獎勵標準和稱號、明確政府獎勵的程序與權限、確定上級監(jiān)察與輿論監(jiān)督制度、確定問責機制來解決上述問題。
【文章來源】: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國內(nèi)外見義勇為發(fā)文數(shù)量對比折線圖
第4章政府獎勵見義勇為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35勇為時受到了傷害,有些還直接危及生命!奥牭健眲t說明了大多數(shù)見義勇為者都主動進行了見義勇為行為,因為“聽到”是與裝聾作啞的反義詞,因此可以視之為主動行為!澳ν熊嚒、“村民”、“民警”和“抓獲”的中心度相對較低,它們的連接線都為6個,“摩托車”不僅說明在見義勇為事跡中出現(xiàn)了交通工具或者作案工具,也側面說明在交通工具中人們把“摩托車”稱之為“人包鐵”給人帶來的危險;“村民”則說明見義勇為事跡發(fā)生在縣區(qū)級的可能性比較大,符合統(tǒng)計中獲得縣區(qū)級的獎勵等級數(shù)量多的事實;“抓獲”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見義勇為事跡中,制止犯罪類見義勇為比重大,第二個是見義勇為者在制止犯罪類見義勇為中的協(xié)助作用良好!吧、“報警”和“制服”的中心度偏低,與其他詞語之間都只有4個連線,“生命”說明了見義勇為者不論自身還是他人,都受到了生命威脅,側面表明情況危急,見義勇為者在見義勇為中具有較大的付出性;“報警”說明部分見義勇為者在情況危急時采取了撥打“110”報警電話,側面說明見義勇為者面對的情況危急,已不是自身能夠處理,因而才撥打報警電話;“制服”則說明見義勇為者在制止犯罪類見義勇為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在語義網(wǎng)絡結構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上岸”和“水中”單獨連接,不與其他詞語產(chǎn)生聯(lián)系,說明見義勇為事跡分類中,有搶險救災救人類的存在,而且大多數(shù)搶險救災救人類見義勇為都與水相關。從以上對語義網(wǎng)絡結構圖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政府獎勵見義勇為者考慮了勇敢程度、正義程度和貢獻程度。圖4-1語義網(wǎng)絡結構圖為進一步驗證上述影響因素的關聯(lián)性,可以對高頻詞進行聚類分析,生成的歐式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6距離表,來判斷政府分級獎勵的主要影響因素。歐式距離表結果如圖4-4所示。在歐氏距離表中,詞語對之間聚類距離越近,表明各詞語出現(xiàn)在同一個見義勇為案例中的機率越大;距離越遠,表明各詞語出現(xiàn)在同一個見義勇為案例中的機率越校它反映的是詞語間的關系緊密程度(賀林波、劉園園,2018)。從圖4-2的歐式距離表可以看出,犯罪對象和受傷情況為1個距離單位,說明犯罪對象和受傷情況可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同一個見義勇為事件中,關系非常緊密。而挽救時間、圍觀情況,這一對共詞之間的距離單位為2個單位,僅次于犯罪對象和受傷情況,而他們又與騎乘持械緊密相連。騎乘持械與主動情況為5個距離單位,他們與挽救對象之間則為9個距離單位,騎乘持械、主動情況和挽救效果與危險類型的距離單位為25個,距離較遠,在同一見義勇為事跡中共同出現(xiàn)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危險類型可被挽救效果替代。綜上所述,在聚類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犯罪對象、受傷情況、挽救時間、挽救效果、圍觀情況、騎乘持械、主動情況共詞出現(xiàn)的可能性極高,關系很緊密,因此這7個詞語能較好地描述該事件的重要性,而這7個詞語在表4-4的高頻詞統(tǒng)計分類表里表現(xiàn)為勇敢程度、正義程度和貢獻程度,也驗證了語義網(wǎng)絡分析的結論,即政府決定獎勵級別主要考慮了見義勇為者的勇敢程度、正義程度和貢獻程度三項指標。圖4-2歐式距離表通過以上三個方法得出的——人工歸類的高頻詞分類表、系統(tǒng)自動生成的語義網(wǎng)絡結構圖和使用SPSS軟件生成的歐式距離表的相互補充和驗證,可以得出兩類見義勇為分級獎勵的影響因素有勇敢程度、正義程度、貢獻程度三個方面,并可以細化為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見義勇為”中損害過限的刑法保護[J]. 賈長森.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2]見義勇為的價值悖論和政府責任的一些思考——基于道德與法律的關聯(lián)視角[J]. 王祚遠. 經(jīng)濟研究導刊. 2018(13)
[3]政府分級獎勵見義勇為者如何實現(xiàn)相稱?——以制止犯罪類見義勇為事跡材料為樣本的實證研究[J]. 賀林波,劉園園. 浙江學刊. 2018(02)
[4]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論——以《民法總則》第183條為中心[J]. 王竹. 法學論壇. 2018(01)
[5]國外好撒瑪利亞人法及對我國的立法啟示[J]. 劉鑫. 法學雜志. 2017(09)
[6]“善有善報”與“善不受報”——佛教善惡“因果”觀辨析[J]. 陳堅.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7]善有善報:利他行為得到回報的心理學機制[J]. 郭慶科,馮琳琳. 齊魯學刊. 2016(05)
[8]論被救助者對見義勇為者所受損害的賠償義務[J]. 繆宇. 法學家. 2016(02)
[9]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正義追求[J]. 張康之. 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10]法律視野下的見義勇為——基于立法進行補償和獎勵的角度[J]. 鄺少明. 廣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4(06)
碩士論文
[1]見義勇為行為的民法透視[D]. 蔡鎮(zhèn)疆.四川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00521
【文章來源】: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國內(nèi)外見義勇為發(fā)文數(shù)量對比折線圖
第4章政府獎勵見義勇為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35勇為時受到了傷害,有些還直接危及生命!奥牭健眲t說明了大多數(shù)見義勇為者都主動進行了見義勇為行為,因為“聽到”是與裝聾作啞的反義詞,因此可以視之為主動行為!澳ν熊嚒、“村民”、“民警”和“抓獲”的中心度相對較低,它們的連接線都為6個,“摩托車”不僅說明在見義勇為事跡中出現(xiàn)了交通工具或者作案工具,也側面說明在交通工具中人們把“摩托車”稱之為“人包鐵”給人帶來的危險;“村民”則說明見義勇為事跡發(fā)生在縣區(qū)級的可能性比較大,符合統(tǒng)計中獲得縣區(qū)級的獎勵等級數(shù)量多的事實;“抓獲”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見義勇為事跡中,制止犯罪類見義勇為比重大,第二個是見義勇為者在制止犯罪類見義勇為中的協(xié)助作用良好!吧、“報警”和“制服”的中心度偏低,與其他詞語之間都只有4個連線,“生命”說明了見義勇為者不論自身還是他人,都受到了生命威脅,側面表明情況危急,見義勇為者在見義勇為中具有較大的付出性;“報警”說明部分見義勇為者在情況危急時采取了撥打“110”報警電話,側面說明見義勇為者面對的情況危急,已不是自身能夠處理,因而才撥打報警電話;“制服”則說明見義勇為者在制止犯罪類見義勇為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在語義網(wǎng)絡結構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上岸”和“水中”單獨連接,不與其他詞語產(chǎn)生聯(lián)系,說明見義勇為事跡分類中,有搶險救災救人類的存在,而且大多數(shù)搶險救災救人類見義勇為都與水相關。從以上對語義網(wǎng)絡結構圖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政府獎勵見義勇為者考慮了勇敢程度、正義程度和貢獻程度。圖4-1語義網(wǎng)絡結構圖為進一步驗證上述影響因素的關聯(lián)性,可以對高頻詞進行聚類分析,生成的歐式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6距離表,來判斷政府分級獎勵的主要影響因素。歐式距離表結果如圖4-4所示。在歐氏距離表中,詞語對之間聚類距離越近,表明各詞語出現(xiàn)在同一個見義勇為案例中的機率越大;距離越遠,表明各詞語出現(xiàn)在同一個見義勇為案例中的機率越校它反映的是詞語間的關系緊密程度(賀林波、劉園園,2018)。從圖4-2的歐式距離表可以看出,犯罪對象和受傷情況為1個距離單位,說明犯罪對象和受傷情況可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同一個見義勇為事件中,關系非常緊密。而挽救時間、圍觀情況,這一對共詞之間的距離單位為2個單位,僅次于犯罪對象和受傷情況,而他們又與騎乘持械緊密相連。騎乘持械與主動情況為5個距離單位,他們與挽救對象之間則為9個距離單位,騎乘持械、主動情況和挽救效果與危險類型的距離單位為25個,距離較遠,在同一見義勇為事跡中共同出現(xiàn)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危險類型可被挽救效果替代。綜上所述,在聚類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犯罪對象、受傷情況、挽救時間、挽救效果、圍觀情況、騎乘持械、主動情況共詞出現(xiàn)的可能性極高,關系很緊密,因此這7個詞語能較好地描述該事件的重要性,而這7個詞語在表4-4的高頻詞統(tǒng)計分類表里表現(xiàn)為勇敢程度、正義程度和貢獻程度,也驗證了語義網(wǎng)絡分析的結論,即政府決定獎勵級別主要考慮了見義勇為者的勇敢程度、正義程度和貢獻程度三項指標。圖4-2歐式距離表通過以上三個方法得出的——人工歸類的高頻詞分類表、系統(tǒng)自動生成的語義網(wǎng)絡結構圖和使用SPSS軟件生成的歐式距離表的相互補充和驗證,可以得出兩類見義勇為分級獎勵的影響因素有勇敢程度、正義程度、貢獻程度三個方面,并可以細化為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見義勇為”中損害過限的刑法保護[J]. 賈長森.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2]見義勇為的價值悖論和政府責任的一些思考——基于道德與法律的關聯(lián)視角[J]. 王祚遠. 經(jīng)濟研究導刊. 2018(13)
[3]政府分級獎勵見義勇為者如何實現(xiàn)相稱?——以制止犯罪類見義勇為事跡材料為樣本的實證研究[J]. 賀林波,劉園園. 浙江學刊. 2018(02)
[4]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論——以《民法總則》第183條為中心[J]. 王竹. 法學論壇. 2018(01)
[5]國外好撒瑪利亞人法及對我國的立法啟示[J]. 劉鑫. 法學雜志. 2017(09)
[6]“善有善報”與“善不受報”——佛教善惡“因果”觀辨析[J]. 陳堅.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7]善有善報:利他行為得到回報的心理學機制[J]. 郭慶科,馮琳琳. 齊魯學刊. 2016(05)
[8]論被救助者對見義勇為者所受損害的賠償義務[J]. 繆宇. 法學家. 2016(02)
[9]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正義追求[J]. 張康之. 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10]法律視野下的見義勇為——基于立法進行補償和獎勵的角度[J]. 鄺少明. 廣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4(06)
碩士論文
[1]見義勇為行為的民法透視[D]. 蔡鎮(zhèn)疆.四川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005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005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