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志愿服務的實踐與啟示:志愿失靈的視角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voluntary failure", we can find that the localization of charity resources under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the reversal of charitable concept under religious feelings can avoid the plight of charity scarcity. The compounding tendency of charity organizati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innovation of charity service mode avoid the particularity of charity; The system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individual self-discipline of the leaders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nd the self-organization tendency of the members avoid the parental production style of charity, and the rational choice and relatively perfec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volunteers break through the pattern of charity amateurism.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imbalance of resource distribution among organizations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rity complex in Taiwan, the practice of voluntary servic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ainland China to avoid "voluntary failure".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重大突發(fā)事件社會輿情演化規(guī)律及應對策略研究”(編號:15JZD27)
【分類號】:D63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鄭振宇;;臺灣社會組織管理的經(jīng)驗、問題與啟示[J];探索;2013年03期
2 高峰;;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慈善怎么做[J];社會工作(實務版);2011年11期
3 孫婷;;中國式“志愿失靈”表象剖析——以北京志愿服務為例[J];中國青年研究;2011年10期
4 鄭振宇;;借鑒臺灣經(jīng)驗 發(fā)展非營利組織——基于福建視角[J];社團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5 馬X;;中國NGO的志愿失靈[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6 朱希峰;;“遍地是志工”——臺灣社會福利服務中的志愿服務[J];社會福利;2007年02期
7 虞維華;;從“志愿失靈”到危機:薩拉蒙非營利組織研究疏議[J];行政論壇;2006年02期
8 何海兵;;我國臺灣地區(qū)非營利組織的概況及發(fā)展特色[J];理論界;2006年01期
9 王茹;臺灣的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建構[J];臺灣研究集刊;200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柯靜;廣州市志愿服務失靈的治理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顧敏燕;上海志愿服務中的志愿失靈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黨生翠;;臺灣志愿服務的實踐與啟示:志愿失靈的視角[J];中國行政管理;2016年12期
2 牛宗嶺;;電信詐騙問題的成因分析[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3 張佳書;龍海嬌;洪曉逸;;中國臺灣地區(qū)志工服務:特點及啟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4 袁麗華;;臺灣地區(qū)公立大學圖書館志工制度調(diào)查與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16年11期
5 張萬秋;;“志愿失靈”理論視野下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問題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年03期
6 劉燕清;陳玉林;;大學生志愿服務失靈及矯正機制構建[J];當代青年研究;2016年03期
7 汪曲;;耦合視域下政府公共服務的評估體系與質(zhì)素模型——香港、澳門、臺灣多案例的扎根理論分析[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8 王小波;;關于志愿精神不同維度的思考[J];南方論叢;2016年01期
9 崔立君;梁超;;公立醫(yī)院社工志愿服務失靈成因與對策探討[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5年11期
10 楊婷;;臺灣地區(qū)老年社會福利經(jīng)驗啟示[J];商;2015年3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單飛杰;志愿服務發(fā)展中基層政府的作用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5年
2 王翊同;薩拉蒙志愿失靈理論視角下的新疆K市志愿服務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3 劉海燕;災害應急管理中的“志愿失靈”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4 冷明;志愿失靈理論視角下的沈陽市志愿服務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5 張淼;“志愿孵化”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6 陳碧紅;志愿服務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7 薛舒萌;非營利事業(yè)傳遞失靈與可持續(xù)發(fā)展[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年
8 魏華;社會工作視角下志愿服務精神的現(xiàn)實邏輯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9 薛薇;網(wǎng)絡草根組織志愿失靈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10 陳明香;青年志愿者服務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柯少愚;朱建;黃家淑;方祝平;陳勇智;;臺灣非營利組織考察報告[J];學會;2012年04期
2 許月云;許紅峰;王海飛;;民間體育組織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以福建省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3 李松;;北京社會組織生態(tài)[J];w,
本文編號:23736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37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