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式政策框架:探究政策過程中的敘事效應
本文選題:敘事式政策框架 + 實證主義 ; 參考:《公共行政評論》2017年03期
【摘要】:敘事式政策框架主要是由馬克·麥克貝斯、邁克爾·瓊斯和伊麗莎白·沙納漢三位學者創(chuàng)立,他們?yōu)榛貞_巴蒂爾對后現(xiàn)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批評,將后現(xiàn)代公共政策分析的視角和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有機結合,試圖提出一個主要討論敘事在政策過程中作用的理論框架,進一步推動后現(xiàn)代政策分析學者與政策過程理論者對話,推進政策過程理論的發(fā)展。其理論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敘事視角,另一類是政策過程理論中的倡導聯(lián)盟框架。其哲學基礎是解釋主義,在本體論方面堅持主觀本體論,同時在認識論上堅持客觀主義。政策敘事是其核心概念,對政策敘事的測量包含形式和內容兩個層面,微觀、中觀與宏觀構成了分析的三個層次。在微觀層面,敘事式政策框架研究敘事對個人信念和行為的影響;在中觀層面,敘事式政策框架研究敘事對聯(lián)盟的形成及其策略的影響,以及它對政策信念、公眾意見的影響;在宏觀層面,敘事式政策框架研究文化和制度式政策敘事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Abstract]:The 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 was created by three scholars, Mark Macbeth, Michael Jones and Elizabeth Shanahan, in response to Sabatil's criticism of post-moder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Combining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ositivism,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mainly discusses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the policy process. Further promote postmodern policy analysis scholars and policy process theoris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 process theory. There are two main theoretical sources: one is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in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the other is the framework of advocacy alliance in the theory of policy process. Its philosophical basis is hermeneutics, adhering to subjective ontology in ontology and objectivism in epistemology. Policy narrative is its core concept. The measurement of policy narrative consists of two levels: form and content, micro, meso and macro. At the micro level, the 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narrative on individual belief and behavior, and at the middle level, the 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narrative on the formation of alliance and its strategy,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policy belief and public opinion. At the macro level, 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policy narration on public policy.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17XNA006)
【分類號】:D0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國家計委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民營投資權益保護亟待加強[J];領導決策信息;2002年11期
2 劉繼同;國家與兒童:社會轉型期中國兒童福利的理論框架與政策框架[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年03期
3 金三林;;解決農民工住房問題的總體思路和政策框架[J];開放導報;2010年03期
4 鄭友德;王活濤;;論規(guī)制3D打印的法政策框架構建[J];電子知識產權;2014年05期
5 冉冉;;中國環(huán)境政治中的政策框架特征與執(zhí)行偏差[J];教學與研究;2014年05期
6 王少普;試論冷戰(zhàn)后日本對朝政策框架的基本特點[J];世界經濟研究;2002年05期
7 韓俊;秦中春;張云華;羅丹;;促進中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fā)展的政策框架[J];紅旗文稿;2007年04期
8 《我國農民工工作"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研究》課題組;韓俊;汪志洪;崔傳義;何宇鵬;;農民工住房態(tài)勢及其政策框架[J];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10期
9 賈康;;財稅政策調控與新一輪價、稅、財配套改革[J];紅旗文稿;2013年07期
10 劉繼同;;中國青少年研究典范的戰(zhàn)略轉變與兒童福利政策框架的戰(zhàn)略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前言[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四)——積極老齡化研究之六——健康與老齡化[C];2010年
2 沈莉莉;;解決鄭東新區(qū)開發(fā)過程中失地農民問題的政策框架及具體措施[A];2012管理創(chuàng)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積極老齡化——政策框架[A];陜西省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對策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許諾夫;;讓老年休閑成為時尚——實施“積極老齡化”理念的應對措施[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一)——積極老齡化研究之三[C];2006年
5 高芳X;;生命全程保健——積極老齡化策略之一[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老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棚改政策框架漸明[N];中國證券報;2014年
2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首席經濟學家 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巴曙松;新經濟常態(tài)與新政策框架[N];金融時報;2014年
3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并非簡單的政策堆積[N];中國經濟導報;2011年
4 證券時報記者 賈壯;周小川:盡快采納運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N];證券時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任曉;周小川:盡快采納運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N];中國證券報;2011年
6 張茉楠;“去杠桿”應創(chuàng)新政策框架[N];經濟參考報;2014年
7 朱廣菁;在法律政策框架內重視女性及其特殊需求[N];大眾科技報;2005年
8 記者佐臣、國光;在政策框架內優(yōu)先為勞模排憂解難[N];唐山勞動日報;2009年
9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 王勇;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為金融業(yè)鋪開新路[N];上海證券報;2012年
10 鄭聯(lián)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美聯(lián)儲政策框架轉向“正常模式”[N];經濟日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邱榮海;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下的金融監(jiān)管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333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93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