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開門”決策新取向:基于W市經(jīng)驗
本文選題:地方“開門”決策 + 開閘 ; 參考:《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摘要】:新時期中央政府對協(xié)商民主的倡導與示范,地方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下決策情勢復雜化,網(wǎng)絡時代民眾參與熱情高漲和民意份量的加大,共同推動地方政府在一元化體制框架下愈多吸納社會參與,進一步凸顯"開門"決策,顯現(xiàn)"開閘式"議程設置、"開放式"政策論辯、"開明式"政策決斷三個動態(tài)銜接的實踐取向;谶@些取向,地方政府"開門"決策承繼和體現(xiàn)群眾路線,但相比傳統(tǒng)政治,又明顯將群眾路線往制度化、信息化、操作化方向推進,通過建立、運行線下組織平臺與線上互動平臺,出臺鼓勵和方便民眾參與的各種規(guī)章辦法,讓地方政府決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獲得制度(渠道)保障和技術支持。本文以W市地方政府相關做法為例,對此作出了實證考察。
[Abstract]:The central government's advocacy and demonstr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the new era,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cision-making situ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of the local economy, the rising enthusiasm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weight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network era. Jointly promoting local governments to absorb more social particip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unified system, thus further highlighting "open door" decision-making, It shows three practical orientations of "opening" agenda setting, "open" policy argument and "enlightened" policy decision. Based on these orientations, local governments "open the door" decision-making to inherit and embody the mass line, bu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olitics, they obviously promote the mass line in the direction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operation, an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t, Under the operation line, the organization platform and the online interactive platform have introduced various regulations and measures to encourage and facilitate the people's participation, so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can "come from the masses and go to the masses" to obtain the system (channel) guarantee and technical support. This article takes W city local government related practice as an example, has made the demonstration investigation to this.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法政學院;
【分類號】:D6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春福;;論公共政策議程的協(xié)同回應模式——以溫州金融體制綜合改革試驗區(qū)議程為例[J];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07期
2 陳姣娥;王國華;;網(wǎng)絡時代政策議程設置機制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3年01期
3 韓志明;;利益表達、資源動員與議程設置——對于“鬧大”現(xiàn)象的描述性分析[J];公共管理學報;2012年02期
4 王紹光;樊鵬;;政策研究群體與政策制定——以新醫(yī)改為例[J];政治學研究;2011年02期
5 劉偉;黃健榮;;當代中國政策議程創(chuàng)建模式嬗變分析[J];公共管理學報;2008年03期
6 朱旭峰;田君;;知識與中國公共政策的議程設置:一個實證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8年06期
7 王紹光;;中國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的模式[J];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志彬;;智庫影響科技政策議程設置模式研究[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7年06期
2 江天雨;;中國政策議程設置中“壓力—回應”模式的實證分析[J];行政論壇;2017年03期
3 張權;;當代中國“就事論事”的政治信任:結構、形成與變化——一個分析框架的初步建構[J];浙江社會科學;2017年05期
4 蔣勇;;警察權“強”“弱”之辨:結構失衡與有效治理[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7年03期
5 王華華;;大數(shù)據(jù)時代2.0服務型政府:內(nèi)涵、要求與路徑[J];黨政研究;2017年03期
6 袁本濤;陳東;;研究與轉(zhuǎn)化的橋梁:從知識運用看英國教育智庫的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2期
7 肖生福;曾冬冬;;當代中國媒體、民意與公共決策互動關系發(fā)展的障礙及其突破[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8 王勇;;地方政府“開門”決策新取向:基于W市經(jīng)驗[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9 曾燁璐;廖曉明;;從封閉式小區(qū)到開放式“街區(qū)”:困境與出路[J];領導科學;2017年08期
10 李亞;劉玲;;沖突治理視角下的政策過程模型[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振輝;;表演式抗爭:景觀、挑戰(zhàn)與發(fā)生機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J];開放時代;2011年02期
2 董海軍;;依勢博弈:基層社會維權行為的新解釋框架[J];社會;2010年05期
3 吳同;文軍;;自我組織與遵紀守法:工人依法維權的集體行動策略 以上海SNS企業(yè)工人抗爭為例[J];社會;2010年05期
4 鄭風田;劉杰;;從群體性意見到群體性事件:一個觀念的澄清——基于貴州甕安、湖北石首、河北威縣的調(diào)查[J];中國農(nóng)村觀察;2010年05期
5 朱亞鵬;;網(wǎng)絡社會下中國公共政策議程設定模式的轉(zhuǎn)型——基于“肝膽相照”論壇的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于建嶸;;精英主義束縛底層政治[J];人民論壇;2010年21期
7 陳映芳;;行動者的道德資源動員與中國社會興起的邏輯[J];社會學研究;2010年04期
8 田先紅;;從維權到謀利——農(nóng)民上訪行為邏輯變遷的一個解釋框架[J];開放時代;2010年06期
9 陳姣娥;王國華;;網(wǎng)民政策態(tài)度形成機制研究——從“網(wǎng)議寧波”說起[J];中國軟科學;2010年05期
10 韓志明;;行動的選擇與制度的邏輯——對“鬧大”現(xiàn)象的理論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翟建才;論決策行為[J];社會科學研究;1987年05期
2 閔長高;;民主決策中應注意的問題[J];決策探索;1993年07期
3 鄧之新;聰明領導者的決策誤區(qū)[J];領導科學;1994年01期
4 沈鋒;如何降低決策失誤的成本?[J];黨的生活;2003年12期
5 陳文權;試論政府決策科學化的實現(xiàn)機制[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6 胡運星;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 提高政府決策水平[J];政策;2003年11期
7 胡曾勝;;決策專權與執(zhí)行濫權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危害及原因分析[J];領導科學;2012年26期
8 王娟;;福州女性旅游決策行為的實證分析[J];臺灣農(nóng)業(yè)探索;2013年02期
9 盧林;;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是不可兼得的[J];政治學研究;1989年06期
10 彭友文;;縣委書記在提高縣委決策效益中應發(fā)揮的作用[J];黨政干部學刊;199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樹林;劉媛;;中西方?jīng)Q策文化比較研究[A];“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高領導文化發(fā)展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戴昌鈞;劉廣;;信息效用及其在決策行為中的應用[A];中國信息經(jīng)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林子銘;施永裕;張金隆;劉明輝;;戰(zhàn)略決策支持系統(tǒng)設計與高階主管決策風格的差異:大陸與臺灣之比較研究[A];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與服務創(chuàng)新——第十三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張寧;侯玉波;;思維方式對中國企業(yè)領導者行為與情緒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秦玲玲;陳飛;馮廷勇;;負性反饋對決策信心調(diào)節(jié)的認知機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靜;;個人和團體任務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強度對個體決策行為的影響[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鄭蕊;謝曉非;時勘;;動態(tài)風險決策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任廣乾;;基于非標準偏好和信念的公司治理主體決策行為研究——一個理論框架[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9 丁瑞;李鋼;李同f;Friedrich M.Zimmermann;樊相寧;;西安市生態(tài)脆弱群體就醫(yī)偏好與決策行為研究[A];第七屆全國地理學研究生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王芹;白學軍;;最后通牒博弈中回應者的情緒喚醒和決策行為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西 魏文彪;決策失誤的危害不可低估[N];經(jīng)濟參考報;2008年
2 記者 韓賀彬 通訊員 王志強;安徽規(guī)范政府系統(tǒng)重大事項決策行為[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4年
3 雷新;決策應對危機 信心保證權利[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4 湖北省谷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劉建明;對“三拍干部”實行問責是有益的嘗試[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09年
5 衛(wèi)虎林 賀欣;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N];發(fā)展導報;2000年
6 東潤;強化管理,推動改革,規(guī)范國企決策行為[N];中國審計報;2014年
7 崔霞;公民參與成政府決策必須環(huán)節(jié)[N];深圳商報;2004年
8 曉株;株洲嚴格“三項制度”規(guī)范決策行為[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9 空軍后勤部機場營房部 陳定勝邋劉浩;節(jié)約呼喚科學決策[N];解放軍報;2007年
10 通訊員 李承錦 記者 肖樹臣;決策者要為自己做出的錯誤決策“買單”[N];工人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紅;組裝商持股供應商情形下組裝供應鏈運作決策與協(xié)調(diào)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鐘俊;建構水平影響決策結果評價的ERP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3 阿依吐爾遜·沙木西(SHAMXI Aytursun);西部少數(shù)民族農(nóng)戶土地利用決策行為對區(qū)域土地利用變化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2年
4 胡豹;農(nóng)業(yè)結構調(diào)整中農(nóng)戶決策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陳晶;決策信心的加工與效用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D];西南大學;2015年
6 宗文;組織內(nèi)部員工對信息技術/信息系統(tǒng)(IT/IS)主動采納的決策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7 程振波;基于獎勵調(diào)制的決策計算神經(jīng)模型[D];清華大學;2012年
8 王春超;政策約束下的中國農(nóng)戶就業(yè)決策與勞動力流動[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翁世華;快餐文化對內(nèi)隱態(tài)度及決策行為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李愛梅;心理賬戶與非理性經(jīng)濟決策行為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兵;競爭和情緒對大學生分配決策公正性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5年
2 王婷婷;內(nèi)蒙古主要草原類型區(qū)牧戶不確定性條件下決策行為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宋麗;信息外部表征對政府危機決策行為的影響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李穎;女子佩劍運動員決策進攻時機的眼動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5年
5 劉美珍;高水平籃球運動員籃球運動決策過程特征及ERP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雙;外源性情緒和基于案件的內(nèi)源性情緒對刑罰強度的影響[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7 喬方毅;長沙市消費者購房決策行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余盼;農(nóng)村家庭再生育決策的代際差異及原因分析[D];安徽大學;2016年
9 盧雪冰;產(chǎn)品涉入度對線上消費者退貨決策影響的研究[D];福州大學;2014年
10 馬翔;自我控制損耗下情緒動機、延遲時間對沖動決策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8832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8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