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機的全球治理——基于公共性的回歸
本文選題:全球公共危機 + 全球治理。 參考:《國際觀察》2016年02期
【摘要】: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公共危機,全球治理彰顯了一種新的公共性的特征。在政治權(quán)威方面,非政府組織等行為體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危機治理之中,帶有公共特點的私有權(quán)威正在公共治理中崛起;在公共領(lǐng)域方面,公共性不再是社會生活的核心,全球社會和全球公共領(lǐng)域之間的疆界變得復雜;在公共產(chǎn)品方面,公共性超越了普通公共產(chǎn)品所帶有的工具性和經(jīng)濟意味,更多地體現(xiàn)為公共實踐。由此可見,公共性在全球公共危機治理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強,但這種公共性已不再需要對其設(shè)置特定的邊界,它正逐步演變?yōu)榻鉀Q特定問題的一系列實踐,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回歸。其中,中國也努力通過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chǎn)品、負責任地提出了"中國方案"以及參與或主導建立若干全球性機制等實踐,推動公共性在全球公共危機治理中的擴大。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global public crisis, global governance highlights a new public feature. In terms of political authorit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actors are more and more involved in crisis governance, private authority with public characteristics is rising in 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public sphere, publicity is no longer the core of social lif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global society and the global public sphere become complex; in the aspect of public goods, the publicity transcends the instrumental and economic meanings of the common public goods, and is more embodied in public practice. It can be seen from thi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ity in global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 but this publicity no longer needs to set specific boundaries, it is gradually evolving into a series of practices to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This is another form of return. Among them, China has also made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publicity in global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by providing public good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utting forward the "China Scheme" responsibly and participating in or lea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ber of global mechanisms.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后流動站;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
【基金】: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4BZZ006) “華與羅世界文明與比較政治項目”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6批資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03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丹;;全球危機治理中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地位與作用[J];教學與研究;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志剛;王安秋;;納米技術(shù)善治的“第三種力量”——非政府組織在納米倫理討論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4年15期
2 趙軍鋒;金太軍;;論非政府組織參與危機管理的演化邏輯——基于治理網(wǎng)絡(luò)的視角[J];學術(shù)界;2013年08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解蕾;我國食品安全危機管理應急處理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汪煒;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際防艾合作:挑戰(zhàn)與對策[D];暨南大學;2011年
3 姚瑤;國際非政府組織對國際政治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葉士春;試論國際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的作用[D];外交學院;2010年
5 杜茜;我國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多元參與機制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3年
6 張亞倫;關(guān)于社會組織在災害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7 吳碧云;從12315行政維權(quán)實踐看食品安全領(lǐng)域的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盧靜;;全球治理:地區(qū)主義與其治理的視角[J];教學與研究;2008年04期
2 李海東;;從邊緣到中心:美國氣候變化政策的演變[J];美國研究;2009年02期
3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面對公共危機,你該怎么辦?[J];中國保安;2004年08期
2 王曉成;論公共危機全球化趨勢[J];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3 石英華;轉(zhuǎn)軌時期的公共危機與政府管理[J];財政研究;2004年08期
4 安建增,何曄;非政府組織在應對公共危機時作用的探析[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董平;郭瑞鵬;王永軍;;公共危機發(fā)生理論及誘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6 常鳴;;公共危機最能檢驗“憂患意識”[J];發(fā)展;2006年01期
7 劉衛(wèi);;公共危機應對中的信息管理[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05期
8 陳雪平;;政府:如何提高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J];粵港澳市場與價格;2006年01期
9 黃順康;;論公共危機預控[J];理論界;2006年05期
10 張維平;;關(guān)于政府公共危機管理[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建勛;;國外多元化公共危機服務(wù)協(xié)力供給的基本做法、經(jīng)驗及對我國的啟示[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吳克明;;論公共危機中的政府形象樹立[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王鵬;;我國社會轉(zhuǎn)型期災害性公共危機產(chǎn)生的因素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9·理論專刊)[C];2009年
4 戴華;;政府公共危機管理的不足與應對[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7年
5 徐祖榮;;治理與善治語境下公共危機的多元共治模式[A];“建設(shè)服務(wù)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康麗霞;;關(guān)于我國公共危機管理績效評估若干問題的思考[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吳江;;應對公共危機的未來領(lǐng)導力[A];中國領(lǐng)導人才的開發(fā)與管理——2012中國領(lǐng)導人才論壇暨第三屆黨政與企業(yè)領(lǐng)導人才素質(zhì)標準與開發(fā)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選集[C];2012年
8 邱菀華;;序言[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shù)沙龍文集35:現(xiàn)代社會危機管理與風險決策[C];2009年
9 趙遠萍;閆強;舒華英;;公共危機偽信息擴散模型及仿真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吳建勛;;公共危機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務(wù)及其提供問題研究[A];“建設(shè)服務(wù)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林金芳;公共危機要公共面對[N];安徽日報;2005年
2 林金芳;公共危機,,不僅是公共部門的事[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5年
3 林金芳;應對公共危機不僅是公共部門的事[N];中國文化報;2005年
4 張榮旺;企業(yè)如何應對公共危機[N];中國經(jīng)營報;2005年
5 林金芳;公共危機不僅是公共部門的事[N];中國信息報;2005年
6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系 吳妙琴;宗教在公共危機中的角色與功能[N];中國民族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范艷;艾學蛟:四刀“割”掉企業(yè)公共危機[N];糧油市場報;2012年
8 記者 龐磊成;掌握傳播規(guī)律 應對公共危機[N];潮州日報;2014年
9 林金芳;公共危機治理是大家的責任[N];北方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10 鐘健夫;企業(yè)在公共危機中如何做品牌營銷[N];中國企業(yè)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拓;公共危機偽信息復雜性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經(jīng)戈;我國公共危機網(wǎng)絡(luò)治理模式及其信息分享結(jié)構(gòu)的驗證[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3 黃R
本文編號:18209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2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