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建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的若干思考
本文選題:中國特色 + 管理科學。 參考:《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11期
【摘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進程中,政府行為如何規(guī)范運作,市場經(jīng)濟如何形成和管理,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制度如何確立和推行等等,都有待于管理學界給予充分重視和研究。創(chuàng)建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必須遵循民族化和科學化的原則。既要注意全球化,又要實現(xiàn)本土化。要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理論和方法,吸收中國悠久歷史過程中積淀起來的管理思想的優(yōu)秀成果,結合中國的國情進行探索,創(chuàng)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理論體系。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ow to regulate the government's behavior, how to form and manage the market economy,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etc. All need to be given full atten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management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national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globalization, but also realize loc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nd learn from foreign theories and methods, absorb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management thoughts accumulated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 probe into the situation of China, and establish a management science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單位】:
【分類號】:C9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帥力;;發(fā)展中國特色管理科學的探討[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王克強;孫東川;;管理科學與物理學、醫(yī)學的分析比較——論創(chuàng)建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管理科學[J];生產(chǎn)力研究;2005年11期
3 李樹林;吹響向新管理進軍的號角[J];管理科學文摘;2003年01期
4 王麗萍,湯兵勇,李創(chuàng);我國管理會計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5年05期
5 鄒虎嘯;;對“管理科學”的幾點思考[J];企業(yè)文明;1996年05期
6 成思危;建立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J];煤炭企業(yè)管理;2003年02期
7 成思危;;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本土化體系刻不容緩[J];管理觀察;2009年01期
8 王佩君 ,王海洋;建立和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記《中國科學院科研管理學術討論會》[J];科研管理;1981年04期
9 李業(yè)杰,石建軍,陳玉娥;論國有企業(yè)發(fā)展的三個基本因素[J];山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10 彭明;試論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J];經(jīng)濟師;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克強;孫東川;;管理科學與醫(yī)學、物理學的分析比較——論創(chuàng)建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管理科學[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2 王德孚;;管理科學的新論點和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A];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論文摘要集(1984)[C];1989年
3 王學明;杜行儉;曹毅;;微機醫(yī)藥經(jīng)營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A];1999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4 ;編者的話[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許康;勞漢生;蘇衡彥;常立農;;中國近百年管理科學發(fā)展的回顧與前瞻[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6 宋學鋒;;編者的話[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唐小我;周子學;席酉民;陳宏民;;前言[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4卷)[C];1997年
8 ;搏擊管理科學的專家——劉建一[A];中國價值工程輝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9 蘇新龍;;中國企業(yè)財務會計概念結構探討[A];企業(yè)財務報告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羅恩;;略論近年來我國大型建筑工程設計的傾向性問題[A];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如金;和合管理:創(chuàng)新中國管理科學的探索[N];光明日報;2006年
2 藍曙光 特約記者 袁明輝;管理科學正規(guī) 設備配套齊全[N];戰(zhàn)士報;2003年
3 潘承烈;探究管理背后的因素[N];中國企業(yè)報;2008年
4 本報駐京記者 洪鴻;中國管理科學進入成熟期[N];經(jīng)理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謝克儉;探索合作創(chuàng)新之路 共謀兩岸發(fā)展雙贏[N];福建科技報;2006年
6 鄒東濤;管理科學 興國之道[N];學習時報;2003年
7 姜培峰;“從歷史看管理”演繹管理科學精華頂峰團隊領跑巨量市場[N];中國信息報;2004年
8 江建國;高度重視 管理科學 設備先進[N];中華合作時報;2003年
9 楊俊一;中國特色實踐模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N];社會科學報;2000年
10 楊琦;產(chǎn)權清晰 權責明確 政企分開 管理科學[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岳洪江;基于科學計量的管理科學發(fā)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2 曾憲明;中國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劉建武;鄧小平社會主義特色觀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毅強;知識經(jīng)濟時代管理科學的哲學初探[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邵憲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觀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6 樊星;影響·契合·創(chuàng)造[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7 欒亞麗;民主價值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8 高旭紅;新民主主義政治文明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正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10 譚吉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歷史經(jīng)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桑凱;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企業(yè)文化建設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魏爽;當代中國電視情景喜劇的審美流變[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3 孟萍;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4 王紅嬋;試論走中國特色城鎮(zhèn)化道路[D];山西大學;2004年
5 劉浩林;論中國特色的政治發(fā)展道路[D];南昌大學;2005年
6 潘小鵬;中興通訊公司企業(yè)文化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康占軍;鄭州X公司企業(yè)文化建設個案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8 押靜;論中國特色的法治政府之路[D];重慶大學;2008年
9 李春蕾;中國特色的公務員培訓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姜凌剛;論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沉默權制度[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15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91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