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拱壩建設科研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兼論科研工作在溪洛渡拱壩建設項目管理模式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文關鍵詞:特高拱壩建設科研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兼論科研工作在溪洛渡拱壩建設項目管理模式中的地位與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水電工程 無裂縫特高拱壩 建設項目管理模式 科研模式 溪洛渡水電站 動態(tài)科研
【摘要】:本文結合溪洛渡特高拱壩工程建設提出的"一個中心、兩個支撐,三個支柱力量"的建設項目管理模式,分析了國內外重大水電工程中科研工作的主要模式,詳細闡述了無裂縫大壩建設科研模式的特征、內涵和意義;提出了緊密圍繞工程實際,重視業(yè)主對建設無裂縫大壩的核心需求,做好研究角色和研究方法的轉變,實現跨單位、跨學科、跨地區(qū)的一體化科研新模式。最后闡述了這種模式在溪洛渡拱壩建設中的應用,根據建設現場的實際條件動態(tài)跟蹤科研,實時、在線、個性化、智能化研究大壩混凝土、基礎巖體材料和大壩結構的真實性能,通過動態(tài)科研配合動態(tài)設計、施工和采取切實可行的工程措施,實現大壩無裂縫建設的全過程。本文的科研模式可為指導同類工程建設提供借鑒。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水電工程 無裂縫特高拱壩 建設項目管理模式 科研模式 溪洛渡水電站 動態(tài)科研
【基金】:清華大學自主課題資助項目(20111081122)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項目(2011CB013503,2013CB0359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272178)
【分類號】:TV642.4;TV512
【正文快照】: 0引言特高拱壩一般指壩高240m以上的高拱壩[1],如建成的二灘拱壩(壩高240m),小灣拱壩(壩高292m),拉西瓦拱壩(壩高250m)等,在建的溪洛渡拱壩(壩高285.5m)、錦屏I級拱壩(壩高305m)、擬建的白鶴灘拱壩(壩高289m)、烏東德拱壩(壩高265m)、龍盤拱壩(壩高276m)、馬吉拱壩(壩高300m,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樊啟祥;陸佑楣;;西部水力資源開發(fā)的項目管理:以金沙江下游河段為例[J];中國工程科學;2010年08期
2 卿龍邦;李慶斌;管俊峰;王娟;;基于虛擬裂縫模型的混凝土斷裂過程區(qū)研究[J];工程力學;2012年09期
3 魯興啟;當代科研模式呼喚研究方法的變革[J];科學學研究;2002年01期
4 陳李斌 ,何琪;中、美科研模式比較和探討[J];石油科技論壇;2005年01期
5 樊啟祥;洪文浩;汪志林;周紹武;;溪洛渡特高拱壩建設項目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J];水力發(fā)電學報;2012年06期
6 張志會;;世界經典大壩——美國胡佛大壩概覽[J];中國三峽;2012年01期
7 管俊峰;朱曉旭;林鵬;李慶斌;;特高拱壩懸臂高度個性化控制的分析研究[J];水利學報;2013年01期
8 林鵬;王仁坤;康繩祖;張海超;周維垣;;特高拱壩基礎破壞、加固與穩(wěn)定關鍵問題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10期
9 林鵬;康繩祖;李慶斌;王仁坤;汪志林;;溪洛渡拱壩施工期巖體質量評價與大壩穩(wěn)定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世棟;趙斌;廖占勇;夏家鴻;;小灣特高拱壩蓄水初期垂線監(jiān)測成果分析評價[J];大壩與安全;2010年03期
2 薛瑞;邵建斌;陳剛;李國棟;董少敏;;基于MATLAB的泄洪洞氣泡運動軌跡檢測[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3 殷榮崗;張建海;劉喜康;;大崗山高拱壩壩肩剛體彈簧元抗滑穩(wěn)定分析[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4 黎強;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應用實例及其啟示作用[J];中國工程科學;2003年06期
5 王正中;劉計良;;拱壩抗曲折穩(wěn)定再探[J];工程力學;2010年06期
6 胡波;劉觀標;吳中如;;基于原型監(jiān)測的小灣特高拱壩首蓄期壩基變形特性分析[J];水電自動化與大壩監(jiān)測;2012年05期
7 胡波;劉觀標;吳中如;;基于原型監(jiān)測和數值仿真試驗的小灣特高拱壩壩基巖體變形特性分析[J];水電自動化與大壩監(jiān)測;2013年01期
8 蔣勇;丁曉唐;顧沖時;;特高薄拱壩壩體屈曲分析及應力控制指標的修正[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9 丁曉唐;顧沖時;蔣勇;;基于有限元和突變理論的高拱壩壩體穩(wěn)定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楊樹高;丁曉唐;蔣勇;;基于拱壩穩(wěn)定的拱圈線型優(yōu)化探討[J];紅水河;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國新;解敏;趙文光;向弘;;特高拱壩溫度應力仿真與溫度控制的幾個問題探討[A];水工大壩混凝土材料和溫度控制研究與進展[C];2009年
2 林鵬;王仁坤;周雅能;周維垣;;特高拱壩建基面淺層卸荷機制與穩(wěn)定分析[A];第二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8年
3 周建平;杜效鵠;;高壩工程風險分析與應對措施[A];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中的技術進展——中國大壩協(xié)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胡波;劉觀標;吳中如;;基于原型監(jiān)測及數值仿真試驗的小灣特高拱壩首蓄期壩基變形特性研究[A];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中的技術進展——中國大壩協(xié)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曾志華;邱小弟;董澤榮;;小灣水電站拱壩變形監(jiān)測成果統(tǒng)計回歸分析[A];2012年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大壩安全監(jiān)測專委會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巨廣宏;高拱壩建基巖體開挖松弛工程地質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2 胡衛(wèi);高拱壩破損潰決全過程模擬及安全評價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3 潘堅文;高混凝土壩靜動力非線性斷裂與地基輻射阻尼模擬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4 樊啟祥;水電項目開發(fā)利益共享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5 丁曉唐;高拱壩結構穩(wěn)定轉異和體形優(yōu)化分析理論和方法[D];河海大學;2005年
6 馬斌;高拱壩及反拱水墊塘結構泄洪安全分析與模擬[D];天津大學;2007年
7 王仁坤;特高拱壩建基面嵌深優(yōu)化設計分析與評價[D];清華大學;2007年
8 陳英儒;變形加固理論及其在高拱壩工程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呂衛(wèi);瑪爾擋水電站壩肩高邊坡工程地質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李子昌;特高拱壩應力與整體安全度控制指標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3 黃朝煊;薄高拱壩壩體屈曲穩(wěn)定初探[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4 肖偉榮;基于有限元ANSYS的拱壩體形優(yōu)化[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5 陳嬋;高等學?鐚W科組織的系統(tǒng)管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史新鵬;瀾滄江小灣水電站2~#山梁高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06年
7 吳冬梅;那恩雙曲拱壩應力穩(wěn)定分析[D];廣西大學;2007年
8 薛瑞;泄洪洞反弧段流場氣泡運動特性的圖像測量與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9 王瀚;論納米技術的法律促進與規(guī)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余灝;錦屏一級水電站進水口引渠內側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及支護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志東,胡卸文,張倬元,黃潤秋;西南某水電站壩肩巖體質量分級方法選取探討[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2 陳磊;戴前偉;曾凡卿;;大壩建基巖體物理探測方法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3期
3 杜時貴,王思敬;巖石質量定量描述研究現狀及趨向[J];工程地質學報;1998年03期
4 樊啟祥;陸佑楣;;西部水力資源開發(fā)的項目管理:以金沙江下游河段為例[J];中國工程科學;2010年08期
5 李慶斌,張楚漢,王光綸;用虛裂紋模型研究混凝土裂縫擴展的邊界單元法[J];工程力學;1993年03期
6 卿龍邦;李慶斌;管俊峰;;混凝土斷裂過程區(qū)長度計算方法研究[J];工程力學;2012年04期
7 周喜德;巖體中彈性波速度及其應用研究[J];貴州水力發(fā)電;1999年02期
8 童斌;跨學科研究與歷史學[J];國外社會科學;1979年05期
9 陳升平,余天慶,劉祖德;混凝土斷裂過程區(qū)的閉合解[J];湖北工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10 王利民;徐世p,
本文編號:511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511319.html